方言与地名趣谈
时间:2010-06-01 23:53
来源:《读者》(乡土人文版)供稿
作者:李晓燕
点击:次
方言是地方文化中最重要的认同标志。由于居住地不同,人们对地名的称呼有相当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往往反映出一个地方的地域特征。 我们从湘方言和普通话以及其他方言区地名的比较中,可以看出方言的这种差异。 首先,不同方言对地形地貌有不同指称。 同样是山
方言是地方文化中最重要的认同标志。由于居住地不同,人们对地名的称呼有相当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往往反映出一个地方的地域特征。
我们从湘方言和普通话以及其他方言区地名的比较中,可以看出方言的这种差异。
首先,不同方言对地形地貌有不同指称。
同样是山,不同的方言系统有不同的称谓。例如:
崮:山东有座有名的山,叫做“孟良崮”。同样的地形,在西北叫做“塬”。
岭:南方特别是湘方言区,多习惯于把山叫做“岭”。长沙市区现在有不少以“岭”为名的地名,如“识字岭”、“留芳岭”、“黄土岭”、“金盆岭”、“长岭”、“窑岭”等等,这些地名所界定的区域,在历史上多是小山。
仑:处在湘方言和北方方言分界线的益阳,对山有一个独特的称呼——“仑”,例如“桃花仑”。益阳话的“仑”与普通话的意思正好相反,按普通话的解释,“仑”,是大山,而益阳话的“仑”是小山(普通话中称小山为“丘”)。
界:西南官话中,有的把山叫做“界”,如湖南湘西的“张家界”、四川的“老山界”,都是名山。“界”的本意是分界,如界山、界河、界碑等等。
同样是水,不同的方言系统也有不同的称谓。例如:
塘:湘方言多把屋门口的小水坑叫做“塘”,大塘就叫“湖”。而北方有的地方把水坑称为“淀”,知名的有“白洋淀”、“荷花淀”;有的地方称为“泊”,如“梁山泊”;有的地方则称为“海”或“池”,如新疆的“天池”。
冲:作为地名的本意是交通要道,如“要冲”。但湘方言区习惯于把山谷中的平地称为“冲”,最著名的要算韶山的“韶山冲”。而在北方方言区,山谷中的平地叫做“峪”,还有的地方叫做“塆”,如河北的“马兰峪”、甘肃的“嘉峪关”,都是名“峪”。湖南的张家界处在西南官话区,其部分地名也就体现出北方方言的特征,如习惯于把湘方言区叫做“冲”的地方称为“峪”,如著名风景区“索溪
峪”。
嘴:嘴巴,本义指的是动物进食的器官,用于地名则是指“嘴子”,即某个突出的地方,如“山嘴”。水边的滩涂突出部位,有的地方称为“嘴”,最有名的是上海的“陆家嘴”。而在洞庭湖地区,主要是湖南西北部和湖北一些地方,则把上海人称为“嘴”的地方叫做“头”,“黄山头”即是。江南和北方的某些地区则把水边突出的岩石或石滩叫做“矶”,例如湖南岳阳的“城陵矶”、长沙的“三岔矶
”、江苏的“燕子矶”和安徽的“采石矶”。
凼:湘方言区习惯于把小水坑叫做“凼”,而北方则叫做“洼”或“水泡子”。用于地名时,“凼”和“洼”都是指凹陷的地方,而在有水这个意义上,“凼”和“水泡子”差不多。
其次,方言中反映着不同的居住环境。
南方多山多水,地形复杂,所以南方的地名中多带有诸如“冲”、“塘”、“岭”、“桥”一类名词。在湖区,人们围湖造田,在湖里筑堤,为自己造出一块居住、生产和生活的地盘。那道保护他们生命和生活的堤就叫做“垸”,因此,湖区人们聚居地多以“垸”字附在地名后,如“长春垸”、“共华垸”。而在山区,不少村落缀以“寨”字。山西省有个“大寨”,湖南省的湘西也有个“黄狮寨”。
峒:在湘方言、西南官话和广东话里,“峒”是田地的意思。如广东有“儒峒”,贵州有“合伞峒”。湖南江永有个瑶族发源地,叫做“千家峒”,写做“千家洞”,这个地方其实是山间一块较大的平地。
市:现在多理解为“城市”,但在湖南一些乡村,却多有以“市”作为地名后缀的,这个“市”的含义就是“圩市”了,是赶集、买卖货物的地方,如“鸡笼市”、“文家市”。
再次,地名中还有一种身份标志或者叫做官方命名的情况。这种地名的起因应该说有更多的共性。比如,边远地区不少地方有叫“××营”的,多是古兵营的沿袭称谓。如湖南城步县有个地方叫“长安营”,是清朝“旗营”旧址,现居民都是军人后裔,说一口“京腔”。湖南长沙也有个“营盘街”。
不过,即使是官方命名,由于方言的影响,也会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比如“驿站”,是古时官府在驿道上设立的接待站,至今不少地方还叫做“××驿”的。但在湘方言区,有的则不叫“驿”而叫“铺”,如长沙附近有个“白若铺”,沿着319国道一线有“夏铎铺”、“沧水铺”、“回龙铺”、“君山铺”、“谢家铺”等。
化、宁:我国不少地名中含有这两个字,如湖南的“新化”、“安化”、“宁远”、“新宁”、“绥宁”、“常宁”。这些地方大都处于边远地区,属于后来“归化”的地方,官府希望这些地方安宁,不要闹事,因此得名。不过,由于这些地方基本上都是较大的地名,地方特色就显得弱一些了。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