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晚清名人眼中的世博会

时间:2010-05-24 21:36 来源:《读者》(乡土人文版)供稿 作者:李文书 点击:
徐荣村的兴奋 亲历了1867年巴黎世博会的王韬,在文章中第一次向国人描述了世博会的胜景,因而被称为中国睁眼看世博的第一人。但事实上,最早参加世博会的另有其人,而且他在第一次参加世博会时就得了个碰头彩,高中金、银奖,这个人就是徐荣村。 徐荣村是广

  徐荣村的兴奋

  亲历了1867年巴黎世博会的王韬,在文章中第一次向国人描述了世博会的胜景,因而被称为“中国睁眼看世博的第一人”。但事实上,最早参加世博会的另有其人,而且他在第一次参加世博会时就得了个碰头彩,高中金、银奖,这个人就是徐荣村。

  徐荣村是广东香山拱北北岭人。他和他的兄弟是最早到沪闯荡并因此发迹的买办商人之一。1851年,当他听到在伦敦举办万国博览会的时候,他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难得的商业机会。

  于是,他立即选取了12包“荣记湖丝”用快船运送到伦敦。开始的时候,由于“荣记湖丝”的包装十分简陋,没有什么人注意。但是,在长达数月的会展期间,人们终于发现上海荣记丝绸的优良品质,评委们交相称赞,结果“荣记湖丝”一举夺得金、银大奖,由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亲自颁发奖牌、奖状,为中国人赚足了面子。

  对于少数有机会出国亲自参加世博会的中国人来说,他们就像误入奇境的爱丽丝,看到了一个新奇的世界,真正意识到西方科技的先进。

  盛宣怀的抑郁

  第一次参加世博会的徐荣村一鸣惊人,但这并不代表以后参加世博会的中国人从此一帆风顺。

  在中国近代史上,盛宣怀是“洋务运动”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被后人誉为“中国近代企业的开拓者”、“中国早期工业之父”。最近揭秘的史料证明,盛宣怀也曾经参与过世博会,但是没有能够再次收获徐荣村那样的盛誉。

  盛宣怀参加的是1878年巴黎世博会,当时他送展的物品一共70多件,其中大部分是瓷器。除了在参展时丢失和损坏的以外,一共只卖出一件瓷器和3个木架。看来,这次送展没有给盛宣怀带来任何利润。

  为什么在巴黎世博会上徐荣村的丝绸能够轻松获胜,而在之后的几届世博会上,中国的瓷器和茶叶也广受欢迎,到盛宣怀的时候就不行了呢?

  原来,到19世纪末的时候,国外已经掌握了中国的制瓷技术,并已经研制出了全新的瓷器生产工艺。英国、德国的制瓷工艺十分精良,价格也很便宜。如此一来,中国的瓷器就完全失去了竞争力。盛宣怀也只好郁郁而归。

  溥伦的困惑

  到了1904年,美国要办圣路易斯世博会了,这时候的清政府内部也有了很多变化。首先,兴办洋务、主张新政的人多了,慈禧对洋人的态度也从最初的恐惧害怕,变得开始有了一点点好奇。她想弄清楚,实行新政改良究竟会给她的权力带来什么影响。所以她决定借参加美国世博会的机会,派人去考察一下美国的宪政。

  为了让这次任务万无一失,她特意挑选道光皇帝的曾孙、贝子溥伦做领队。在当时的皇室成员中,溥伦是影响比较大的一位,是个比较开明的“少壮派”,倾向立宪。

  按说这次参加世博会,老佛爷也开了口,朝廷上下都认真对待,还拨出一笔巨款,地方乡绅们也积极支持,应该是很顺利了。可是没想到,人还没到美国,溥伦就遇到了一个伤透脑筋的问题。按照世博会的要求,溥伦首先派人赶到美国去负责展馆“中国村”的修建。在修建的时候,美方的设计师就提出了一个要求:最好建一个中国皇宫的缩小模型。中方的负责人一听就蒙了。这话说得轻巧,美国人的白宫是免费对公众开放的,谁爱看谁看。他们哪里知道中国皇宫里面戒备森严,不要说老百姓,就连官职小点的官员都不知道是什么样。

  怎么办呢?远在美国的负责人只好向还在北京的溥伦请示,可这事溥伦也感到很为难:要往上请示,肯定会被马上驳回来;要不同意,也会影响跟美国方面的合作。思前想后,溥伦干脆决定就照自己家的样子在圣路易斯修一个,反正也算是皇宫的宫殿。

  复制的溥伦宫室有着百分之百的中国色彩,雕梁画栋,飞檐斗拱,卧室里面有着精工雕刻镶金的大床,床上铺着锦被,床外挂着刺绣精美的床帘,会客厅里面摆放着精美的檀木座椅。这两间房子为中国村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当时美国媒体把它称为“夏宫”,称赞中国馆

  是“本届博览会上东方建筑最漂亮的典范”。

  除了引人注目的中国村,中国的展品也获了很多奖项。清末开办的著名的启新洋灰公司的“马牌”洋灰(就是现在的水泥),就获得了赛会的头等金奖。

  溥伦也借此机会在美国停留了4个多月时间。除了出席世博会外,他还游历了华盛顿、纽约、芝加哥等美国大城市,考察了美国的宪政,会见了美国的地方官员和在美的华人界成功人士,可以说是相当成功地完成了任务。

  除了展示国家形象,了解世界风貌,世博会上外贸的刺激也让当时的中国实业界印象深刻。以张謇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家,就曾经在报上公开呼吁举办中国自己的博览会。中国的小说家也开始在小说中想象中国举办世博会的辉煌场景。

  近代启蒙思想家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写道:“故欲富华民,必兴商务,欲兴商务,必开会场。欲筹赛会之区,必自上海始。”其中“赛会”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世博会。

  小说家陆士谔在小说《新中国》里,幻想了上海召开万国博览会的画面:“彼时租界治外法权已经收回,洋人见了中国人彬彬有礼,电车改为地下通行,一座大铁桥一直架到浦东。”但是,他们的梦想最终随着清政府的灭亡而消散,在百年后的今天才得以实现。

  【期号】2010.06

  【出处】翻阅日历

  【摘自日期】2010年第4期

    顶一下
    (3)
    75%
    踩一下
    (1)
    25%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匿名?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相信梦想的力量:IT新秀的创业故事

    作者:速途网

    本书是速途网编辑部根据2012---2013年期间采访的500位创业者故事精选出其中100位而来,这批创业者所提供的产品或者服…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