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老苏州们的平江路时光

时间:2010-08-05 22:58来源:《读者》(乡土人文版)供稿 作者:龚 寒 点击:
傍晚时分,平江路上的人逐渐多了起来。不时有自行车或电瓶车在石子路上驶过,载着一袋蔬菜、一罐液化气或是一个背着书包的小孩,他们是平江路上的居民,住在平江路两侧无数纵深的巷子里。 每条小巷子里往往住着几十户人家。一位居民打趣说,要是节日里有活动

  傍晚时分,平江路上的人逐渐多了起来。不时有自行车或电瓶车在石子路上驶过,载着一袋蔬菜、一罐液化气或是一个背着书包的小孩,他们是平江路上的居民,住在平江路两侧无数纵深的巷子里。
  
  每条小巷子里往往住着几十户人家。一位居民打趣说,要是节日里有活动,大家全都从巷子里出来看,可以把平江路站满,等活动一结束,又如潮水般退回巷子里去。
  
  就是这些老居民,在平江路斑驳的旧墙、悠长的深巷、湿滑的井台当中,构筑了一番亲切可喜的人间气象,让这一条跨越千年的老街既沉静又鲜活。
  
  联萼芳
  
  “马子”在平江路消失的那一年,钱阿姨松了口气。
  
  苏州话管马桶叫“马子”。前几年家家都没有卫生间,家家都用“马子”。每天早上会有人拉着小板车,把大家的马桶收走倒掉,刷完再给送回来,一个月收十几块钱。
  
  钱阿姨退休前,是位于平江路的苏州戏曲博物馆的副馆长,时常要接待外宾。以前,每当她在回家路上看到晾在外面的马桶时,都有点担心:万一外宾问起怎么解释?
  
  钱阿姨住的院子叫“联萼芳”,也在平江路上,院子里边又有好几个弄堂,算算加起来有二十几户人家。
  
  2007年街巷整治,污水管和下水道都接进来了。街坊们都兴高采烈,终于能在自家的卫生间用上抽水马桶了。院里只有一位90岁的“大妈”不乐意,坚决不换。钱阿姨带着几个老街坊轮番去做工作,“大妈”就是不愿意。最后,钱阿姨说:“大妈,以后都没有人收这个了,你还怎么用?”
  
  “大妈”听了,知道没办法了。最后,街坊帮“大妈”把抽水马桶装到了房间里。
  
  “大妈”的孩子都在外面住楼房,让她去她也不肯。小辈们一周来几次,平常街坊们也很照应。早上没看到“大妈”出门,必定要去敲敲门:“哎,大妈,大妈!”在路上看到“大妈”拎着菜,必定把菜接过来,回来放在“大妈”家门口,“大妈”就空着手慢慢地走回来。
  
  前不久,“大妈”走了。她的孩子给钱阿姨打电话,说请老街坊一起吃个饭,也当对“大妈”是个纪念。
  
  大院子里就是这样,有人离开了,有人回来了。有了卫生间和厨房后,搬出去的住户有三家又搬了回来,有老人也有中年人。“哎哟,外面的房子上没天下没地,像盒子一样,闷气!”老邻居回来,院子里必定又要热闹一阵子。
  
  不少新苏州人也搬进来了。光钱阿姨家所在的那个弄堂里,就有5家新苏州人。他们大多在平江路的横巷里务工,住在这里倒也很方便。有的把孩子也带过来了,院子里很热闹。
  
  钱阿姨是院子里的热心人,也是公认的能人。元宵节时,钱阿姨组织了文艺表演,把院里新来的两个小孩也带上了,扮成了观音童子,上了电视,小孩一家都很兴奋。
  
  院子里大家的关系很难不亲近,用钱阿姨的话说:“就像北京的四合院,我的墙就是你的墙。”
  
  现在这片房子的产权都属于国家。居民手上有个房卡,每3年签订一次协议。钱阿姨的房子50多平方米,一个月交38块钱,院里面积最大的也才50块钱一个月。有朋友问她:“你怎么还待在这里,还不搬到楼房去呀?”钱阿姨不以为然:“我住这里多幸福啊,平江路上24小时都有城管值班,门口都有探头。”
  
  摆渡人
  
  58岁的姚师傅是一辈子和水打交道的人,年轻时在阳澄湖的国企里养鱼,直到政府为了保护水资源不让养了,才回到了平江河上摇起了手摇船。
  
  这个手摇船是平江路的管理部门专门为游客设置的,所以姚师傅一天的工作量取决于客人的多少。几个师傅轮流下来,多的七八趟,少的也就三四趟。听起来不多,但每趟的时间都不短。“从这里出发到宝吉利桥,40分钟;要是到大儒巷,就得一个小时了。苏州有句话:‘三苦,摇船、打铁、磨豆腐!’呵呵!”姚师傅笑着说。
  
  姚师傅从小住在平江路上,他说:“小的时候这条路上很热闹。大儒巷那有个市场,但更多是在河上,船是流动的摊点,一路划一路喊,白菜、萝卜、甘蔗、苹果,早上还卖点心汤包。”
  
  他现在住的房子是祖传的,到他这儿已经是第8代了。
  
  “虽然我的房子面积不大,但我们苏州人对老建筑很有感情。祖上几百年传下来的,除非是国家要整改,否则自己是不能卖掉的。如果要是卖了,就好像过街的老鼠,人家会骂你的。”
  
  “现在这里比较破旧了,年轻人不喜欢,还是老人住的多,老人不喜欢住高楼大厦,一年下来不知道对面住的是什么人!不像这里,晚上你家买的什么菜,我家买的什么菜,都可以互相尝尝,好吃的话明天也去买。街坊的感情很好,我们这有句话,叫‘金亲戚,银相邻’。”
  
  作为生活在这里的人,姚师傅对平江路和平江河太熟悉了,有时他还能给导游挑挑错。
  
  “有的导游说苏州人以前会在河里洗马桶,那是不对的。其实每隔一个码头就会有条船,我们用一个瓢把水舀起来在船上刷,然后再把水倒进船身上的一个孔。正宗的苏州人是很爱惜河流的,对这条河有感情。以前没有自来水,我们喝的就是这里的水。”
  
  说到建筑,他会给你讲讲苏州的大户人家,比如汪家、周家、潘家的豪宅;经过某座桥时,他能说出桥名的典故。
  
  坐姚师傅船的人,哪国的都有。其中,他最喜欢美国人,最幽默最好玩。如果遇上懂中文的留学生,聊一聊也很开心。
  
  姚师傅的脚上穿着一双布鞋,乍一看很普通,仔细一看做工很精细。姚师傅说,那是他妻子做的,鞋底上面有着密密麻麻的针眼,是一针一针做出来的,做一双至少得一个星期。
  
  有一次,一个坐船的外国人看上了姚师傅穿的布鞋,想出50欧元买。“我没有卖,毕竟我都已经穿过了,再卖给人家就不好了。还是要注意中国人的形象。”
  
  史老先生
  
  屋外下着雨。屋里,在略带昏黄的灯光下,史老先生把家里的那本大大的老房契展开给记者看,上面的时间是:同治三年。
  
  史老先生的爷爷和爸爸都是织绸的,当年爷爷买下这房子时,有三进那么大。算到史老先生的孙子这辈,这个房子住了5代人了。不过史老先生的孩子和孙子们都不住这里,只是晚上回来吃个饭,然后回到各自的楼房里去。
  
  楼房好是好,但他住不惯,他说:“感觉像关在鸟笼子里”。而且他今年71岁了,住了这么多年,也舍不得搬了。
  
  平江路还是让他留恋的。在他的记忆中,幼时的平江河跟现在不一样。农民划着小船在河上叫卖菱角、南瓜一类的蔬菜水果。沿河全都是店面,面点、茶馆、小吃店、粮油店、香烛店。印象尤其深刻的是茶馆“申明楼”,上午可以喝茶,下午可以听评弹。
  
  他爸爸常带他去申明楼,那里是普通老百姓去听的书场,说评弹的老先生没有多大名气,常说些《水浒》、《三国》,打来打去的,幼年的史老先生最爱听黑旋风李逵。其实唱得好不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去了可以吃零食。有人背着个竹篓在场里兜来兜去,叫卖西瓜子、香瓜子、果肉等等。
  
  门票便宜到史老先生记不起来了:“我儿子小的时候,我带他到公园去,门票才3分钱。我小时候那就更便宜了。”
  
  如今史老先生从收音机里听戏,晚上5点打开上海电台,听一个钟头的沪剧。每一两周也会和朋友去评弹博物馆的评弹专场,4块钱一张票,还送杯茶。不过现在不像小时候那样无所谓唱得好坏了,他说:“听习惯了电视广播里那些很好的老演员唱,都听不惯评弹博物馆里的了(注:评弹博物馆里常有年轻的演员表演)。”
  
  现在史老先生最常去的是平江路上的图书馆,几乎每天下午都去。整个阅览室里的读者都是老熟人,两人大声聊天也不会有人投来不满的眼神,而是会有人加入进来一块聊。工作人员也不会呵斥,因为已经熟悉得如同老街坊一般——确实是街坊,史老先生出了图书馆,一拐弯,就到家了。
  
  临近傍晚了,史老先生的妻子正在厨房里忙碌,孩子和孙子一会儿该回家吃饭了。说起孙子,史老先生很自豪:“他是学古汉语的,还特别喜欢古琴!他倒是蛮喜欢这个老房子的。”这让史老先生很欣慰。
  
  【出处】今日中国
  
  【摘自日期】2010年第6期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上海王:男人翻云覆雨的世界

作者:虹影

主人公小月桂从小父母双亡,在舅舅舅妈家长大,不甘心在乡村里、在舅妈的苛刻中过日子。就是这样的一个完全出生于底层…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