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塘,一路吃行
时间:2009-11-27 23:59
来源:《读者》(乡土人文版)供稿
作者:宋慧明
点击:次
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是西塘的形象,其传统小吃更传递着特有的文化底蕴。 西塘这样比较出名的古镇,本不是我特别中意的目的地,因为周庄的过度商业化,连带让我对交通方便的西塘也有这样的担心。不过既然顺路经过,还是做了短暂停留,而
“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是西塘的形象,其传统小吃更传递着特有的文化底蕴。
西塘这样比较出名的古镇,本不是我特别中意的目的地,因为周庄的过度商业化,连带让我对交通方便的西塘也有这样的担心。不过既然顺路经过,还是做了短暂停留,而西塘轻易就将带着偏见的我俘获。在客栈放下行李出来,走了不到十米,我就对这个地方很感兴趣。因为沿路两旁都是各种各样的小吃摊,种类之丰富让我开始为自己来之前没做什么功课而感到后悔。走了不到百米,我已经爱上了这个地方,这里依旧淳朴的民风更是出乎我的意料。
熏青豆是我出门买的第一样小吃,西塘沿街几乎每家店都设有炭炉现炒现卖,青豆青翠嫩绿如细碎的翡翠,很诱人。在小吃很多而肚子容量有限的情况下,我只敢买一小包先尝尝。扔一颗进嘴里,起先仿佛淡而无味,渐渐地就有了一种清香,微咸而甘,带着熏制品特有的气息。这种江南人家的家常小吃,用的是毛豆,虽然做法大同小异,但每家的“产品”都有各自独特的味道,可以免费试吃,然后再挑选最合自己口味的买。这是真正适合随身而带的小吃,当走累了小憩时,可以边看风景边细细品味,那真是再惬意不过。
这里卖小吃的摊子比比皆是,在哪个摊子前停留购买,有时候全是缘分。我们在一个卖芡实糕的铺子前停下脚步,完全是因为切糕的女主人和蔼可亲的笑容,她轻声招呼我们品尝。芡实糕的主要配料是糯米粉、白糖和芡实(又叫鸡头米),乍一看有点像云片糕,但白色的边夹着中间是咖啡色的糕体。初入口也没什么特别,但不一会儿就有一股带着桂花味的清香从舌根处沁上来,一时整个人似乎都被那种淡淡的清新气息笼罩了。恰如进入古镇的感觉,初时不觉得特别,稍稍待上一会儿就会离不开。因为第二天下午才走,我告诉女主人明天走之前再过来买,她也是淡淡地笑着说好,全无担心我们只是一句应付而怂恿我们现在就买。后来这一路我们感觉到,古镇里很多卖东西的人都有这种淡然的气质。
粉蒸肉这种大块头的小吃被我们列入第二天的计划,怎么也不能视而不见的是小巧玲珑的“一口粽”。“一口粽”如婴儿拳头般大小,用细细的棉线系着,有用鲜肉、赤豆、红豆沙、冰糖红枣等做的,入口绵软香甜。最要命的是居然一个只要五角钱,真是致命的诱惑。西塘镇隶属嘉善县,嘉善又归嘉兴市管辖。嘉兴的粽子出名已久,米好是原因之一。嘉兴古代叫做“禾”,稻谷之意,所以嘉兴也叫“禾兴”。江南一带出好米,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不少地名都和米有关,如苏州、常熟、太仓、稻香村等等。因米好、料足、捆扎紧而更香甜,西塘的粽子如今已经成为小镇主要的特色小吃之一。
走到永宁桥,老远就看见写有“陆氏馄饨”的布幌子。小巧精致的馄饨挑子一看就很有历史,冲着馄饨挑子的历史,还有简陋小长桌前的吃客都是放学回家的西塘人家的孩子的分上,虽然已经很饱,我们还是每人要了一碗。煮好的小馄饨端上来,倒是颇有点像厦门的扁食,皮薄如蝉翼,肉的分量很轻,撒了葱花的汤里似乎看不出什么秘密,但特别鲜美。
天色开始暗下来,吃晚饭的时间到了。吃晚饭的地点我们早在白天就已经侦察好了,在“送子来凤桥”附近,露天的餐桌可以摆到河边,旁边有一棵美丽的樱花树,正值花期,树枝上满是成团的粉色花朵,粉色花瓣星星点点地落在周围的石板上、草地上。点的菜有颇具西塘特色的“蝉衣包圆”,虽说只不过是豆腐衣包野菜和肉末,但那豆腐衣特别好吃,野菜有一种独特的清香;“椒盐南瓜”外面是咸的椒盐,里面是甜的南瓜,又香又糯,平时不太爱吃南瓜的我也垂涎三尺;“老鸭馄饨煲”汤鲜肉香,尽管基本不饿,我还是努力喝干了最后一口。吃完饭在河边小坐,有乌篷船从面前驶过,留下水乡妇女的江南小曲儿在空中飘荡。一阵微风将花瓣从树上纷纷吹落,就像是下了一场花瓣雨,此时的我恍惚间已忘了自己置身何处。
第二天早晨起床的时候,心情十分愉快,因为这一天还有很多美食等待着我。当要经过“老马粉蒸肉”黑底金字的招牌时,刚好赶上主人掀开门口的大笼屉,用水壶往已蒸了一会儿的粉蒸肉上浇了一圈水,再盖上盖子,偷偷溜出来的香气将我勾了进去。坐在八仙桌前,菜未上桌,先闻到了荷叶的清香。荷叶里面的豆腐衣包裹着面粉,粉里裹着五花肉,吃起来口感香糯而不油腻。别处的粉蒸肉都是长方形,四元一块。这里的是摆成正方形的,五元一块,但个大好吃,物有所值。我们的运气还不错,因为回家之后上网查资料才知道,“老马粉蒸肉”是西塘最受好评的粉蒸肉之一。
在永宁桥头“烧香港”的牌子下,我邂逅了一副年深日久的木头挑子,卖的是“钱氏豆腐花”。卖豆腐花的钱老先生身着蓝色长袍,头戴黑毡帽,和古镇的环境倒是很相配。豆腐花有咸和甜两种口味,咸的就是淋上酱油,撒上紫菜丝和虾皮,喜欢的话还可以加上辣酱和榨菜等。每当有人来吃,老人就用扁勺从木桶里舀出热气腾腾的豆花,然后用小勺从一个个白搪瓷杯里舀点调料撒在上面,装酱油的容器居然用的是紫砂壶。那水嫩水嫩的豆腐花入口非常滑溜,在嘴里滚来滚去的奇妙感觉真让人难以形容。见我们吃得竖指称赞,老人很自豪地说:“石磨磨出来的豆腐花味道好,一会儿就卖完了,卖完就收摊回去。”
过了“烧香港”前面的桥,继续朝前走,不知不觉就走到了西塘的非游客区。依然是沿着河边走,依然处处是老宅子,但少了游客,少了红灯笼,少了卖东西的摊子,已全无商业气息。谁能想到在巷子的深处,竟然看到一座西方的十字小教堂,与东方的白墙黛瓦相安为邻。更没想到就在此时,一个阿婆推着三轮车经过,眼尖的我看到三轮车上有一白一绿两样小吃,心中大喜,赶紧招呼阿婆停下。绿的是青团子,这种糯米做的小吃只在清明节前后才有。绿色的是用麦浆草的汁液做成的面皮,里面包的是肉馅。和阿婆精心制作的青团子比起来,前面在古镇游客区吃过的灰绿色青团子简直就不能叫“青团子”了。白色的是大方糕,每个上面都点着红圈圈,形状四四方方,有些像莆田的茯苓糕,但中间包有清甜的红豆馅。看阿婆骑着三轮车离去的背影,满足之余不禁窃喜,这种好运气竟然能让自己碰上。
返回时经过塘东街,又吃了一次芡实糕。在西塘第一次吃芡实糕是因为卖主的笑容,这第二次竟然也是。不同的是店主微笑着看我们的同时,手下依然下刀如风,而这样盲切出的一片片芡实糕竟也薄厚均匀,这位师傅的刀功着实了得。他很憨厚,并给我们展示了这把特制的大刀:上窄下宽像把斧头,一面平滑如镜,另一面则略有厚度,这样切出的糕片不会粘在一起。走之前我们买了这里的和前面提到的第一家的糕。回去后发现,另外一家的芡实糕已经重新粘成整块,而这家的芡实糕不仅不粘,而且还清甜如昨。
从即将告别的时刻起,我就开始期盼着下次有机会再来。“漫漫村落水流沙,清明初过已无花。春寒欲雨归心急,懒住扁舟问酒家。”明代诗人高启的《过西塘》,将是我下次到西塘之前心情的最佳写照。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