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的最后一天,特别冷,我第一次来到上海。”在辗转江苏、深圳、东莞后,1998年起就从安徽老家出外打工的徐宏东从南方折返,开始了一路北上。这一年,东方卫视推出“我型我秀”,开启中国内地平民的选秀热潮;隔年,湖南卫视“超级女声”引爆市场。徐宏东真正频繁走向海选现场的时间,也正集中于2005年和2006年。 2010年,徐宏东是随着《中国达人秀》重返上海的。他记得自己在北京参加海选的时间是6月17号,却怎么也想不起地点。然而,这个“记忆差”的农民却凭着对意大利歌剧的热爱,12年来硬是练会了“天书般的”4首意大利歌剧选曲和一首西班牙歌剧选曲。 歌剧梦 徐宏东的童年与少年时代均在安徽霍邱度过。成长记忆的开篇,便是躺在父亲的肚皮上听他唱不知名的歌谣。而他亲身见证的,是传统戏曲黄梅戏随着一代人而老去,在小乡村里消失。 从小嗓音嘹亮的他自然地爱上了歌唱。高一时,他偷偷跟着音乐老师学习民族唱法,直到高三时因家境贫困辍学务农。 那年夏天的法国世界杯期间,三大男高音音乐会在电视中播出,时间是半夜两点半。为了不打扰家人休息,徐宏东搬出家里的黑白电视机,放在晒稻谷的地方看,兴之所至,跟着唱起来。 “我以前从来没有唱出过这么漂亮的声音,看着这3个老人家,我觉得我也有这样的机会。当时决定以后就以这个为人生目标了,突然把以前的都放下了。” 他买了个二手录音机和帕瓦罗蒂的录音带,反复将自己的歌唱和帕瓦罗蒂进行比较、纠正,每天一个半小时到两小时,边听边唱。乡里人有的对此喜闻乐见,也有的接受不了美声唱法,称之“驴叫”,他并不在意。 在东莞,他参加志愿者合唱团,听了十几节大课。一周一节课,每节课讲一点声乐的知识。但实际上,他总是因为下班晚而迟到,运气好听一节课,运气差听10分钟或5分钟。 不是没有放弃过练声。在东莞做送报工的时候,他买了辆很重的自行车,准备锻炼身体。“后来感觉不对劲了,压根就骑不动了,一点精神都没有,于是就不唱了。每天下班回来脚下发飘,一开始工作的时候还唱,后来就非常疲惫了,就像一头没有休息的牛一样,压根就吼不出来了。那时哪怕去上课的时候站在上面都是两腿发飘,身体都在抖。不但没有锻炼身体反而还透支体力了。”他大笑,好像那是 别人的笑话。 选秀专业户 2005年和2006年,他每年参加了三四个选秀节目,成了选秀专业户。他提到“好男儿”和“快男”,但事实上“快男”在2007年才开始,他已经完全模糊了印象,或许也因为那些完全一致的过程和结果—海选即遭淘汰。 直到2009年9月山东卫视举办《中华达人》,徐宏东在北京的公车上看到广告,随即报名,并被导演看中,开始赢得聚光灯,“就好像久违的那种感觉,这边需要等待我,而我需要找它,走到一起—那种感觉就是我找到了一个舞台。” 他是复赛的优胜者,两轮比赛后拿了2600元奖金,买了正版的伴奏CD和意大利交响乐团录制的咏叹调。这时,他练歌的工具已经从早前的录音机变成MP3,CD就被转录成MP3格式放了进去。 “我这一年什么事都没干,就是找舞台。在北京漂着,就是一个懒汉。”他不好意思地承认。他在做什么?家人不知道—找比赛消息,锻炼、观察比较声音,搜索网上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