剜青,是苏北鲁南农村在特定时期内特有的词汇。剜,是割、铲、挖之意;青,指青草。特定时期是指人民公社至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前的这段时期。 剜青草做什么呢?上交生产队,喂牲口,攒粪挣工分。那时,没有“单干”这个词。户户种集体的地,家家吃自个儿的饭。家里只能养几只小鸡、鸭子,喂一两头猪和几只羊什么的。大的牲口,比如骡、马、牛、驴等,都在生产队养着,有专人看护饲养,像侍候祖宗似的。 这些干重活的家伙,能干也能吃。冬天,外面寒风刺骨,大雪封野,牛棚里却是一天到晚生着大火盆,温暖如春。牛槽里有铡好的干净麦秸、豆秸,寸把长;还有红薯秧、花生秧,都拌着黑豆汁、黄豆汁,营养丰富,味道想必不错!牛们驴们就不住嘴地反复咀嚼,满嘴流白汁,滴滴答答的,时不时地还亮上几嗓子,惬意至极! 一开春,遍地的野草疯了似的长。昨天还是嫩黄的芽儿刚顶破地皮冒出头,过不了几日,就已繁茂丛生,布满沟沟畔畔了。一片葱绿,怡神养眼。有风过处,小草弯着小腰给你点头打哈哈,自己的心也就跟着绿意浓浓,精气神也就立马来了。 这时候,就该是下湖剜青的时候了。剜青是孩子们的事,尤其是农村的女孩子,好像是专为剜青而生的。下午到学校上课,女孩的胳膊上无一例外地都挎着筐头子(柳条或藤条编的盛物工具),筐子里放着铲子。在教室的外面,数一数筐子,大致就能知道这个教室里有几个女生,很准的。 放学时,时间还早。女孩子都不回家,约上几个要好的同学,背着书包,挎上筐子,相互簇拥着,叽叽喳喳地奔向湖地,四下里为牛马觅食去了。 常剜青的孩子有经验,不在村庄附近剜。因为那地方的青草不是让散养的猪和羊啃光了,就是让先下手的剜青人“连锅端”了,瞎耽搁工夫。 我记得,我的姐姐们都跑到离村庄有三四里路远的地方去剜青,像南湖、破地这些地方。南湖在拦水坝子以南,有上千亩地,水源丰富,适宜庄稼和青草生长。去时空筐一身轻,不觉得怎样;回来可就累坏了,看似不大的筐子,装满青草后,累得她们的小脸通红通红的,看了让人心生怜惜。 剜青也有说法。牛、马、驴不吃的不能剜,像马菜,听说牛、马吃了会流眼泪。可也奇怪,既然叫马菜,马吃了怎么会流泪呢?一直弄不明白。不过马菜这东西,就是有也不交给生产队,自己留着,回家放到锅里一煮,八成熟后捞出来,搁点蒜,放些许酱油,搅拌搅拌当下饭的菜吃,味道也很鲜美。 能喂牛马的青草,有秫秸秧子、狗牙草、野糁子、老婆脚趾头、灰菜、老驴盾子,等等。其中老驴盾子它们最爱吃,名称与长相也相符。它贴地皮生长,根系发达,触角四处延伸,盘根错节,结成一大团,真像个挡矛的盾。这种草不好剜,剜上一墩子,费老大劲,手磨得生疼。 我也剜过青,跟姐姐去的。这可能与另一个女孩子有关吧。那女孩子和我三姐一般大小,扎着两条小羊角辫,瘦瘦的,高高的,很清秀。怎么看怎么像地里的野花儿,鲜嫩嫩的,娇艳极了!剜青回来时,我也不替三姐抬筐子,争着替那女孩背青草,也不知害羞,气得三姐跺着脚丫骂。一晃,近30年时间过去了,也不知那个当年的小丫头片子现在怎么样了。 剜青替家里挣工分是头等大事。家里的穷富程度全在当年挣工分的多与少上。那时候,男劳力干一天活可以挣到6分工,女劳力干一天活可挣4分工。每分工约合人民币1角钱左右。交生产队的青草怎么算呢?也简单。秋末至麦收前的这段时间,青草少,剜一筐不容易,6斤至7斤挣1分工;到了开春,天气转暖,适宜草生长,青草就不值钱了,20斤至30斤挣1分工。也就是说,20斤至30斤的青草,才卖1角多钱! 剜的青草还得摆(洗的意思)。把夹杂在青草中间的烂泥清洗干净,不然牲畜吃了不消化,影响畜力,会误庄稼地里的活。 农民的孩子朴实忠厚,极爱惜这些出力受累的牲畜。傍晚剜青回来,都会不约而同地齐聚在小河汊口处的小石桥上,桥南桥北一长溜,全是摆青草的孩子,一把一把摆得仔细认真。摆好后,或背或抬,送到牛宅子里过秤。沿途一路水淋淋的,湿了背,也湿了心情。 也有个别耍心眼子的,青草摆得干净,没得说,可就会在筐子里夹藏石块以求增加重量。不过,这都是碰运气的事。逮不着算是捡了便宜,逮着了免不了挨一顿呵斥,弄得灰头土脸的,很难堪。 我三爷爷那阵儿是我们第四生产队的饲养员,专管喂牛、过秤的事,眼睛贼尖,很少有耍滑的伎俩能逃脱他老人家的眼睛。 青草收得多了,牲畜吃不完,就摊在水泥场上,晾晒干后,收在牛棚里的草料圈栏里,留着过冬用。还有就是把青草与牛马粪混杂堆成堆,外面培上厚厚一层泥,捂着沤粪。一个一个沤粪的草堆抹得光滑滚圆,说难听一点,像个坟头,有点瘆人。 这种土法积攒的肥料,是纯粹的有机肥,施在庄稼地里没有任何污染,肥力又壮,还省钱,比现在的钾肥、磷肥、氮肥强多了。不知现今的瓜果、蔬菜、小麦、大米食之无味的原因,是不是与用的肥不同有关系? 剜青这项活计已经成为历史,这没有什么不好的,至少它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远离苦难与艰辛、无奈与酸楚。享受现代化的文明、富裕、进步的生活,不就是当年我们所有人的梦想和期盼吗? 【出处】连云港文学 【摘自日期】2010年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