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民谚
时间:2010-06-28 00:06
来源:《读者》(乡土人文版)供稿
作者:朱晓岚
点击:次
春节回家见到母亲,一种无法言喻的温暖霎时溢满心间。嫁为人妇,加之在外地工作,一年之中难得有几日呆在母亲身旁。看到母亲七十六岁了,依旧身板硬朗,心里便觉得踏实和幸福。吃饭的时候,我端起饭碗就吃,母亲说:吃饭先喝汤,肠胃不受伤,忘记了?一句平
春节回家见到母亲,一种无法言喻的温暖霎时溢满心间。嫁为人妇,加之在外地工作,一年之中难得有几日呆在母亲身旁。看到母亲七十六岁了,依旧身板硬朗,心里便觉得踏实和幸福。吃饭的时候,我端起饭碗就吃,母亲说:“吃饭先喝汤,肠胃不受伤,忘记了?”一句平常的话,倒勾起了我无数的回忆。
记得小时候,我家的屋后有一片桃林,是母亲亲手栽种的。红红的桃子成熟之后,当我贪婪地吃着鲜桃时,母亲便告诉我:“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她嘱咐我多吃桃,少吃杏,别吃李子,并告诫我:“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病从口入,坏了的东西绝不能入口。”
在所有的蔬菜中,母亲特别偏爱萝卜,并把萝卜做出许多花样,而我却不爱吃。母亲便对我讲:“吃了萝卜菜,啥病都不害。”接着又强调:“吃萝卜,喝热茶,大夫急得满街爬。”萝卜吃在我的嘴里,笑容泛在母亲的脸上。那时候,我最不喜欢吃的是稀饭,母亲却说:“稀粥烂饭不伤人。”而我总以为母亲是在节约呢。
上初中的时候,母亲常把玉米、黄豆等杂粮当主餐给我吃,我不悦,母亲便劝慰我:“吃粗食,长得快。”我有时说母亲淘米淘得不干净,母亲也有她幽默的理由,这便是:“吃米带点糠,保你一家老小都安康。”碰到我偏食,耳旁总响起母亲的唠叨:“偏吃不胖。”遇到我某餐不吃,母亲又叮咛:“宁吃半餐,不吃断餐。”吃过饭后,母亲总忘不了交代:“吃了饭,走百步,一辈子不用上药铺。”母亲未读过书,不知从哪里学来这么多“讲究”。
母亲做鞋的水平不太高,但她每年冬季总要给我做一双厚厚的新棉鞋,她说:“寒从足起。”求学在外,每次回家,母亲总忘不了交代“春不减衣,秋不加帽”、“冬不蒙首,春不露背”、“冬不极温,夏不极凉”、“春捂秋冻,到老不生病”之类关于穿衣要注意的事项。现在大家都知道“二八月,乱穿衣”这句话,许多人以为“乱”是“随便”的意思,其实不是,母亲告诉过我,二八月骤寒骤暖,“乱穿衣”是指要注意随时增减衣物。母亲虽然没有满腹经纶,但诸如“洗头洗脚,胜似吃药”、“头对风,暖烘烘;脚对风,请郎中”、“日光不照临,医生便上门”、“心要常操,体要常劳”等民谚,她随口就可以说出许多句来。
上高中时,学习紧张。有一次我生病住院,落下了功课。母亲看我着急,便安慰我“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慢病在养,急病在治”。我知道母亲心里比我还急,但她总满脸笑容地开导我:“愁一愁,白了头;笑一笑,十年少。”她想方设法减轻我的心理压力。我爱活动,母亲便搀着我走动,说:“好人老睡成病,病人老睡成死。”直到我生龙活虎地返回学校,母亲才算放下心来。
时光易逝,人生易老。可能是无意中注重保养的缘故吧,母亲虽是古稀之年,却丝毫不见老态,这令在外地工作的我也踏实了许多。告别时,母亲怔怔地望着我,我看见了她眼里闪动着依依不舍的泪花。当我转身踏上归途的时候,似乎有一个悠远的声音在耳边回响:“儿是娘的心头肉,儿行千里母担忧。”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