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注重一个产品的参数。大到汽车小到手机,在购置之前,我们总要做点功课。 你要买一部手机。这个时候,各种消息人士、行业预测、以往惯例,会轮番轰炸般地告诉你,下个月即将发布新款。尽管新参数对你来说如同天外来客,不过你最好等一等。因为很快,你要买的这款直接被划入旧款,身价大跌,而那些你听不懂的术语则成了铺天盖地的现实。所以,总得为未来留点空间吧。 更不用说是一辆车了。你已经退订了一次,不是因为颜色,也不是因为价格,纯粹是为了等几个即将更新的参数。那些除了图新鲜,你可能一辈子都用不了几次的功能,死死地锁定了你的购买行为。再说起迟迟没有到位的新车,老王直接说:“好吧,我们更愿意谈论未来。” 老王说得对。我们总是更愿意谈论未来,也更愿意尽自己所能去选择未来。我们对即将发生的事情充满期待,也想要下点赌注去赌一下自己的眼光——赢了我们赞叹自己有预见,输了也无伤大雅,起码在自己这儿没留什么遗憾。 这样的行事逻辑我们再熟悉不过了。 一位同事早早就买下车库,早到车还没有买,车库就已经敲定。那位姑娘的理论很简单:“车总要买的吧,可车库是有限的。”还是这位姑娘,第一辆车已经到位,依然奋勇参加摇号。当然在别人看来,她纯属“捣乱”,可是“捣乱的人”通常都有好运气,没几期她就中签了。第二辆总是要买的吧,可车号是有限的,于是再把新车请进家。这位姑娘对即将发生的事有一种超乎寻常的预感和判断。其实,她只是比别人多了一点展望,至少在车位这件事上她现在省钱又省心。 公司里也有不少这种“未来派”。看到领域里的尖端产品出现在办公桌上,他们有一种天然的围观欲。在这种基于礼貌的赏新活动中,他们总会抛出一个新概念,在周围人茫然的眼神中高调地当一回“先知”。至于这个所谓尖端设备的实用性,你最好别问,大家都谈概念的时候你谈实用,多土啊。 是的,年轻的时候,我们动不动就说,让我们说说未来吧。我们对生活有自己的规划,哪怕在老一辈看来这些接近于空想,我们还是要坚持。 我的两个20多岁的妹妹,一个在北京,一个在江苏,跟我说的都是几年以后的事儿。 当空姐的那个说:“我现在的目标就是飞遍世界各地,同时积累点资金,顺便考察下哪个国家比较宜居,也有深入学习的机会,到那个时候,我就放下一切去读书。” 当高管的那个说:“我的想法是在这个公司好好待几年,促成它上市,我就可以作为原始股东掘到第一桶金,出去干一番自己的事业。将来在哪儿我也不知道,就像几年前我不知道现在在这儿一样。” 她们说的你都懂。就在几天前的公司聚餐上,“50后”“60后”还在讨论他们已经走过来的“未来”。 当年谁敢考虑这儿啊。可是有一年出差,偏巧就看到了招聘启事。那会儿出差,一去都是十天半个月的,等回去黄花菜都凉了。可我还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打了个电话。当然,如愿以偿的下文我们都知道了。 回到那俩姑娘,回到她们的眼神。就算86岁的姥姥用匪夷所思的语调说:“现在的年轻人啊,好好待着不行?一心想着出去……”就算老爸老妈用尽了各种战术想要把女儿留在身边,可是姑娘们的心思,早就跳到了那个自己觉得有存在感的地方。 好多年后,她们可能会忘了自己侃侃而谈的样子,但是别人记得。好多年后,她们还可能在到达的地方看着出发点感叹:“唉,那儿真温暖。”回望时的温暖和一直不曾离开的温暖,同是温暖,却不在同一番天地。 所以,在仰望未来的路上,请自动忽略别人的眼光。就这么坐下来吧,我们更愿意谈谈未来。 (抒 蕃摘自《新一代》2014年第7期,勾 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