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在重庆某县工作了12年之久,在我工作单位所在地的一个小村里,几乎是每天中午都有鞭炮声,有时一天中午还可能有几处鞭炮声。放鞭炮在人们的心目中多半是喜事的象征,真是喜事多多吗? 带着这个问题,我走访了该村的一个村民。
我问他:“你们这个村里每天鞭炮声声,你们是在什么情况下放鞭炮?”
他告诉我:“在过春节时,清明时节扫墓时家家都要放鞭炮。除此之外,生了孩子过三朝要放鞭炮、老年人过生日放鞭炮、孩子考上大学、儿女结婚、家里有人升官了、修了新房子、家里有人去世了、死人周年祭……总而言之,可以归纳出一句话,不管是生朝满日、婚丧嫁娶、红白喜事,通统都要放鞭炮。”
我说:“在民间,一般是请客送礼放鞭炮是同时的,你们在哪些情况下要请客送礼呢?”
他说:“在这个村,除了春节,清明节扫墓放鞭炮不请客外,其余的情况一般都要请客送礼放鞭炮。”
我说:“你们一般请客要请哪些人,请多少人呢?”
他说:“自己的亲朋好友是一定要请的,除此之外本村每一户的家长都要请。”
我说:“你们这个村有多少家村民?”
他说:“这个小村庄,村里有三十多户人家,”
我说:“你们村里平均每家有多少人口?”
他说:“平均人口大约是四个人,我家有父亲、妻子、一儿一女共五个人。”
我说:“按照每个人每年都过一次生日,要请客送礼放鞭炮,这个数目就不得少于一百二十次啊!”
他说:“这个村每年请客送礼远不只这个数,就我家来说,去年我家六个人,每人过一次生目,我儿子结婚,女儿上大学,年底我母亲去世,我家一共说请客九次。”
我说:“你家是这样,当然别人家也有同样的情况,还有生孩子的、修新房的,这样加起来这个数就大了,怪不得每天中午我差不多都听到你们村里有人在放鞭炮。你们这样一年到头,你请过去,我请过来,有啥子好处吗?”
他说:“一言难尽。请客一定要送礼,请客的人高兴,送礼的人不一定高兴;人口多的人家多请一二次客,礼收回来的就多,当然高兴,人口少的人家自然就不高兴;每年每户人家请客送礼达到一百多次,就像是苛捐杂税,增加了每家的经济负担,使本来就不富裕的村民雪上加霜;请客送礼应酬多,有时同一天就有三家人要请客,你就得一家人一分为三,浪费许多的时间,影响了村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请客就要办酒席,大家大吃大喝,还互相攀比,先冷吃后热吃,鸡鸭鱼肉、猪牛羊肉一应俱全,只差山珍海味了,造成很大的浪费。一个并不富裕的小村,能经得起这样折腾吗;在酒席筳上,还经常有人在吃酒时划拳打码,酒醉闹病或者发酒疯,搞得一场酒席乌烟瘴气,不欢而散,使主办方苦不堪言……”
我说:“你们这种习惯是何时开始的?”
他说:“过去人民公社的时候没有这种情况,过生日时放鞭炮,但是不请客。有人结婚也只请一些亲朋好友,没有全村人都请。现在这种情况是从1980年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一是生活条件好了一点,二是因为请客少的人家要吃点亏,所以大家就想法尽量找点事来请客。现在搞得大家怨声载道。”
我说:“就没有人出来打破或者制止这种不良现象吗?”
他说:“谁来打破?我去打破吗?如果我来打破它,我不请客,那么人家来请你,你能不去吗?一般情况大家都要争取多请客,把送出去的礼钱多收点回来,没有不请客的道理。你不请客你就吃亏了。”
如此恶性循环何时止。真是:
家有喜事放鞭炮, 请客送礼人常情, 泛滥成灾人遭罪, 好事变成坏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