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嗵!”的一声,车间办公室门被推开了,织布二班班长耷拉着脸,眼眶里含着眼泪,进来后对我说:“主任,你把卜江丽调出我们班吧!”“怎么?她又出什么新花样了?”我问。“她昨天迟到一小时,今天又离岗到准备车间去聊天,我好好跟她说,她不仅不听,还跟我大吵。我这个班长实在是吃不消当了。”二班长是个老实人,甚至可以说是个老好人,能过得去她都会过去,她今天提出这个要求,说明她已经忍无可忍了。我沉思着没有响。二班长看我没表态,她又说:“我知道卜江丽是老板的亲戚,有靠山,你也有难处。但她来了才几个月,跟班里的人个个都吵,你说,这个人在我们班,我们班还搞得好吗?”我说:“你先忍耐几天,我再想想办法看。” 看着二班长怏怏而去,我也越发觉得这个卜江丽头疼。她仗着是老板的亲戚,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别说是班长,就连我这个车间主任,也没当一回事。上次我找她到办公室谈话,要她多尊重别人,她一听,圆睁双眼,连珠炮似地责问我:“我怎么不尊重人了?!我怎么不尊重人了?!------” 幸好当时旁边没有人,否则真要弄得我下不了台。后来在老板面前谈到她时,我正想向老板反映一下,谁知还没等我开口,老板先笑着说:“卜江丽这个人还不错吧!”我只好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虽然我答应二班长再想想办法,其实我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在不久后的一次厂部召开的 生产会议上,为了保证完成织布订单任务,老板在会上要求织布车间学习以前国有集体企业的经验,各班之间开展劳动竞赛。并宣布哪个班产量最高、质量最好,那个班就发奖金,哪个班最差扣工资。中间的班不奖不扣。在民营企业里,老板的话无异于皇帝的圣旨,会后我正在车间办公室考虑如何落实老板的指示,开展劳动竞赛,织布三班长冲了进来,她急呼呼地说:“主任,开展劳动竞赛我没意见,但织布挡车工要分分匀。现在我们班力量最差,人数也最少,不是月月都要扣工资啦?!”我说:“我已经想到这个问题了,正在考虑解决。”
三班长走后,我反复思考如何均衡挡车工力量的问题,经过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我找到老板,把三班长反映的问题和我想出来的解决办法向老板做了汇报,老板一听很高兴,满口答应,要我大胆做去就是。
星期天上午,职工都回去休息了,车间里原来轰鸣的机器声变得沉寂了。我通知三个织布班长到车间开会。我事先抬一块大黑板搁在办公室桌子上,靠在墙上。我说今天牺牲大家一点休息时间就是均衡一下三个班的挡车工力量,以便下一步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开展劳动竞赛。办法是打破班的界限,每位班长在全车间范围内挑一名你认为最好的挡车工,我用粉笔把三个名字写在黑板上,接着挑第二轮三个,第三轮三个------;遇到冲突,即出现一个人有两个以上班长要,优先原来所在的班长。三个班长对这办法都没意见。于是一轮三个一轮三个全车间五十几个挡车工很快被挑得差不多了。大部分都还在原来的班里,也有少数个别与原班长有矛盾被别的班挑去的。这样一动,不仅三个班挡车工力量均衡了,而且各班的人际关系也理顺了,三个班长都很高兴。但最后剩下来一个人,谁都不要,这个人就是卜江丽。这个插曲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我先动员二班长要回去算了,二班长坚决不要。我又问另外两个班长要不要,另外两个班长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
散会后我把结果向老板汇报,老板起先还听得很高兴。最后汇报到卜江丽没人要时,老板的笑容消失了。他低头想了一下,对我说:“大家都知道卜江丽是我的亲戚,其实是八竿子都打不着的远房亲戚。平时见到我都是客客气气的,好像很懂道理,想不到她在车间里是这样一个人,那就叫她当车间清洁工去好了!”
第二天早上一上班,我还没有找卜江丽谈话,就发现卜江丽的脸已经像霜打的茄子了,原来满脸的神气、霸气荡然无存。她干了没几天清洁工,就辞职回去了。
后来二班长碰到我时,翘起大拇指笑着对我说:“你的办法真好!实在是高!”我连忙说:“哪里!那是歪打正着,意外收获,事先我也没有想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