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光绪年间,在山西洪洞县,出了个窑匠,叫张小五。他年近四十,有一手好手艺,盖房、上瓦那是手到擒来。乡里乡亲盖房子,修院子,铺路子,几乎都找他,他干得好,价格也合理。所以,他在当地那是有相当的口碑。
只是有一件事,乡亲们有些不明白,就是张小五年近四十,没有娶媳妇,更没有子女,只有他与他老娘一起生活。这在当时,可是一件难以理解的事。毕竟当时传宗接代的思想很严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张小五上有老娘,怎么会不给她找个儿媳妇,生个孙子呢。在当地也是众说纷纭,有的人说是他身体不好,有的说是老娘不让他娶媳妇,还有的说是他自己不想娶。
这乡里乡亲,有什么事情那可是传得快啊,邻村的媒婆六姑,早也知道了张小五家的事情,打算张罗着给他说个媳妇,这农村的媒婆啊,总是想着法子给人说媒,要是几天不说啊,就闲得慌。于是,她就找了个空来到了小五家。小五没在家,小五娘在晒玉米,见六姑来了,赶忙让她屋里坐。“小五娘,晒玉米呢,哟,这玉米可真是熟的好啊,真不知道是咋长的哈,他娘,教教我呗,让我也能种成这样。”小五娘倒了一碗水,说道:“有什么呀,就是今年雨水多点儿,赶上好时节了。”六姑端起碗来喝了口水,“那我们家的也没长这么好呀,对了,小五干活去了?”“嗯,小赵村有叫他去盖房的,一大早就去了,六姑来有事儿?”“我呀,今天来就是想给小五说通媒,不知道您老人家怎么说呀?”小五娘眉头一紧,“给小五说媒?这小五都四十了,哪家姑娘还能看上他啊?”“哎,这话说得,有多少家的姑娘看上了小五,就等着说亲呢。不会是您老人家不同意给小五说亲吧?”“我一个老人了,也不知道能活几年,我倒是希望他给我说个媳妇,生个孙子呢。要真有姑娘看上他,我做主,就把她娶过来。”六姑大喜,“真的,您老人家真是痛快,您擎好吧,我这就去给您找姑娘去,您就等着娶媳妇吧。”说完,六姑着急忙慌的就走了,只留下小五娘在叹气。
六姑从小五家出来,马不停蹄地就赶往了邻村,在邻村,有个年龄较大的丫头,还未嫁,做的一手好针线活,人也长得好看,只是没找到合适的对象,开始说了几家,没成,婚事也就淡了下来。六姑一到她家,看到她娘在,就直接说道,“小英娘,我跟你说件事,邻村的张小五,你知道吧,他最近想找媳妇了,我看小英也没个婆家,不如让他俩成了,反正小五也能干,小英过去也亏不了。”小英娘有点没缓过来,“让小英嫁给张小五,这合适么,小五都快四十了,小英才三十出头。”六姑没等她说完,就开口了,“哎哟,小英娘,这年龄差距啊,不是问题,只要小英看上眼,嫁过去能过安稳日子,就没问题。”“那我要问问小英,看她答不答应。”六姑又在小英娘前把小五给夸了一番,才告辞而去。小英回家后,她娘把这件事告诉了她,她有点犹豫,她知道张小五人不错,老实,又干的一手好活,跟了她也不会受累。只是,她担心,小五会不会要她。这么着一来,小英这边算是决定了,就等着小五那边的决定了。
小五晚上回家,用凉水洗漱完毕,跟娘一起吃饭。他娘说:“小五啊,这些年你一直跟娘过着,自己也没娶个媳妇,也没个娃,这万一哪天娘不在了,你自己娘不放心啊。正好,今天六姑来要给你说媒,问我同不同意,我答应了,我觉得吧,要是有哪家姑娘愿意,就娶过来吧,两个人过总比一个人过好。”小五喝了口粥,听娘说完,“娘,我要是娶了媳妇,就不能好好孝敬您了,这怎么行,再说,哪家姑娘能看上我啊。”“我自己能照顾自己,你娶了媳妇,你们俩就好好过呗,甭老惦记着我。我看啊,就这么定了,你娶个媳妇吧。”小五娘说完,也不吃饭了,直接进屋睡觉了。小五在这沉思……
话说这六姑知道小英家同意了,心里更活络了,马上跑到小五家,跟小五娘说了,小五娘也是同意了。于是,两家算是订下了。等下个月找个好日子就娶过来。
娶亲的日子到了,因为小五和小英年龄都比较大了,所以,婚礼也没搞得特别隆重,小五就只是用一顶花轿把小英接了过来。
小英过门了,跟婆家相处的比较融洽,体贴丈夫,孝敬婆婆,日子过得也倒是和睦。小五看到小英对母亲孝敬有加,也是比较高兴,原来他不打算娶媳妇,怕的就是媳妇过门后对母亲不孝敬,但小英还是让他比较满意的。
没过多长时间,洋鬼子打到了京城,皇上和老佛爷跑到山西了。这在小五家当地传的是沸沸扬扬,人们纷纷猜测,这清王朝是不是到头了,是不是会让洋人统治了中国。
这小五听说了这件事,也是非常担心,虽然他是个窑匠,整天盖房上瓦的,国家大事也跟他沾不上边,但是他也比是较爱国的,这国家要灭亡了,他自然是不高兴的。于是,他想为国效力,只是怎么做呢?巧的是,听说皇上和老佛爷从小五家乡经过,这让小五心里活络起来。于是,他瞒着母亲和小英,自己到了县城里,打听皇上到哪了,想为皇上效力,毕竟小五是农民,农民还是没大有见识,想为皇上效力也没有什么方法,只是想见到皇上再说。这皇上出逃,也不是什么光荣事,当地的官员也是能掩饰就掩饰,毕竟这让上头知道自己治理的地方谣言乱窜,这还了得。小五走在县城里,满怀着对皇帝的崇敬,一心想要为皇上效力,于是来到衙门口,向当差的说了说,当差的一愣,赶忙唤着门口的另一个官差把他带到里面去了。县太爷听说了,二话不说,直接把王小五关在了大牢里,这哪来的疯子,想见皇上,我自己还见不上呢!小五啊,还真是冤,你说他就想见见皇上,想为皇上效力,可是被关到牢里,真是冤呐!
后来,小五被判了牢,要待十年,通告发到了小五家乡。
小五娘看了,直接晕倒了,没几天就走了。小英含泪把娘葬了,回到了娘家。小英娘劝她再找个婆家,可是小英不答应,要等小五,起先小英娘还说说她,到后来拗不过她,就随她了。小英要等小五十年,十年啊,这是一个多么长的时间,可是小英还是想等。
等啊等,到了第五年,小英在娘家院子里晒玉米,突然来了个老头,小英开始以为是要吃的,可是,恍惚间,她看清了,小五!你回来了……
张小五原本要做十年牢,可是县里换了个太爷,这人比较好,翻了翻案底,看小五也没啥罪,就把他给放了。
张小五与小英又过上了原来的日子,小五依旧熟练的干着活计,只是他的眉头很少舒展过,在他脑海里,始终是母亲在院子里晒玉米的画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