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咸丰年间,这一年春天,关中渭北高原田家庄田员外的独生子田立业在书僮李勋的陪同下,离开家乡,进京赶考。
主仆二人一路上风餐露宿,昼行夜宿,日夜兼程。这一天,他们来到直隶府境内,眼看着就要到达京城,那知偏偏在这个时候田立业因为旅途劳累,水土不服,突然上吐下泻,水米不进,一下子病倒在旅馆里。
这下可忙坏了书僮李勋,他又是请医生,又是抓药、煎药,忙得不亦乐乎。一晃半个多月过去了,田立业的病情丝毫不见好转。眼见考期临近,田立业心急如焚却束手无策。书僮李勋见田立业的病情没有好转迹象,对田立业的态度开始越来越冷淡。先是整天魂不守魂,心不在焉。到后来竟然连一句也没有留下,一夜之间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就好像田立业身边从来就没有李勋这个人一样。
李勋不辞而别,直把田立业气得七窍生烟,大骂李勋是个无耻的小人。可骂归骂,病还得治。好在李勋还算有良心,给田立业留下足够的银子。因为有银子,旅馆老板不但没有为难田立业,反而为田立业买药、治病。在旅馆老板的大力帮助下,田立业的病情终于痊愈了。但此时考试的时间早已过期,田立业只好用剩余的银子做路费,打道回府。
田员外耐着性子听完了儿子的叙说,不由怒发冲冠,大骂李勋是个忘恩负义的卑鄙小人。原来李勋本是个苦命的孩子,年仅3岁父母二人不幸先后患病,相继离开了人世,李勋因此变成了孤儿。心地善良田员外见小李勋自幼父母双亡,委实可怜,不由动了恻隐之心,收养了年幼的李勋。此后不久,田员外见小李勋乖巧听话,聪明伶俐,又让李勋做了儿子田立业的陪读兼书僮。万万没想到知人知面难知心,在田立业最需要人帮忙时,李勋竟然做下了这么令人难以置信的绝情之事,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随着时间的推移,田员外父子慢慢地淡忘了这件事,淡忘了李勋这个人,田立业听从父亲安排,继续埋头读书,打算明年再去进京赶考。这天上午,田家大门外突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田家父子正想出门打听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就见有官府衙门的人进屋贺喜,说是田立业考中了进士,官府特地派人送来喜帖。
“考中了进士?”田立业感到莫名其妙,我连考场都没有进,怎么可能考中进士呢?“官爷,您们是不是把人搞错了?”
“错不了,”官府的人毕恭毕敬地说:“田老爷,我们县除了您叫田立业,还有那个再敢叫这个名字呀。再说了,一个县能有几个人考中进士。”容不得田立业多想,官府的人硬把喜帖送到田立业手中。田员外见状,连忙给报喜的官爷们每人送了一个大红包。官爷们接过红包,个个喜笑颜开地离开了田家。
官府的人走后,田家父子想破了头也没有想出个头绪,田立业别说进考场,就连京城也没进又怎么能考中进士呢?
不久,田立业被朝廷任命为河北沧州县令。上任前收拾行李时,田立业在他进京时所带的包裹夹缝里发现了一封书僮李勋写的信,信中写道:
“田少爷:眼看考期即将来临,可您却一病不起,等您身体康复后考试日期恐怕早就过了,这该如何是好?老爷、太太对我恩重如山,是我的再生父母,我早就想报答您和老爷的大恩大德,可一直苦于没有机会。这一次我仔细地观察了您的病情,发现虽说你的病一时半会儿好不了,但也绝对不会有性命之忧。经过反复考虑,我认为自己从小做少爷陪读,学了不少知识,遂决定大胆冒名顶替,代您去参加考试。因为我知道,大凡世界上的任何事,只要努力去做,就会有希望,那怕是万分之一的希望。而不做,是没有任何希望的。我的学识虽然没有少爷您渊博,但去考总比不考有希望。
“我只所以不辞而别是我不敢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您,一来觉得自己水平有限,怕说出来少爷笑话我飞蛾扑火,自不量力,二来更怕这件事一旦走漏风声,后果当然是十分严重的。
“我这次考试如有幸能考中功名,则少爷您从此步入仕途,我继续留在少爷身边已属多余。故我会离开老爷和少爷,从此浪迹江湖,相信还不至于饿死街头,老爷、少爷大可不必为小人操心。如不能考中则我会继续在身边侍候少爷,直到少爷考中为止。”
原来如此,田立业父子这才知道他们大大地冤枉了书僮李勋!此后,田家父子曾多方找寻书僮李勋的下落,但却一直音讯全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