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一段令人心颤的文字:“同志们!战友们!现在把反党、篡军、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揪出来了,真是大快人心!我坚决与三反分子**划清界线,坚决站在党和毛主席一边,彻底清算**的罪行,誓死保卫党中央,誓死保卫毛主席……我们要发扬痛打落水狗的精神,穷追猛打,坚决把**斗倒!斗臭!”
这段文字为什么令人心颤?因为这是元帅亲生女儿“文革”期间写的一篇大字报。
还听过另一元帅,那是很久很久以前,宋代岳飞元帅的一个让人深省的历史故事:
宋朝将领曹荣觉得宋军将败便悄悄投奔金国,曹荣的儿子曹宁“坚决划清界限、站稳立场”,毫不犹豫的把自己的父亲杀后投奔岳军。
曹宁是一名骁将,战场正需要他,杀了叛国投敌的父亲又一大功臣。但是岳飞不仅没有表彰褒奖曹宁,相反,还责备他,拒绝把他留在军中:“哪有子杀父之理,岂非人伦大变。本帅不留!”于是曹宁自愧而拔剑自刎。
**的女儿能够“站稳立场,坚决划清界线”肯定是被当成造反英雄、造反功臣,而受到组织肯定、鼓励,受到战友的表彰、赞扬,甚至披红戴彩。曹荣的儿子曹宁坚决杀父,岳飞将军竟然拒绝收留他。
相隔千余年的两个历史时代,真是迥然不同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呵,迥然不同的两种是非观与功过观呵。
历史大变迁的年代,“敌我”“立场”“阶级”“路线”等等问题是时常要遇到的,然而孰是孰非、谁我谁敌、哪对哪错,常常又是一时之间不容易分清的。
难决断的时刻应该听谁的呢?听皇帝的?听元帅的?听司令的?听上级的?听头目的吗?**的女儿一定是听了造反派头目的。结果她却错了。经过“拨乱反正”以后,她知道了真相以后能不后悔吗?
哪一个狂风暴雨的历史时代都会有许多颠三倒四、阴错阳差的事,也都会有“大义灭亲”的事,古代有,现代有,当代也可能有。
土地改革年代就有过斗争“地主恶霸”大会之后,儿子亲手枪毙父亲的事。如果等待这阵狂风暴雨过去,历史证明自己错了,不知道这儿子会不会梦见父亲哭哭啼啼来到身边,会怎样折磨得他的心灵不得安宁。当自己为人父母老态龙钟以后,会不会常常梦见给父亲烧了冥币冥金银,父亲却不领情,统统退回,甚至发脾气说:“不要你这不孝儿子的钱,宁愿在九泉下饥寒交迫!”又不知道会不会梦见自己去了九泉之后父亲不肯相认,甚至不许他进祖坟,不许他进祖庙的大门。
自古以来就有“大义灭亲”,但大多数是在战场两军交战中,两军你死我活的生死攸关时刻。
听说那个年代有“回避”政策,又不是战争情况下,批判斗争父母的时候儿女可以“回避”,不必面对面的斗争,更不要求儿女亲自子弹上膛。
然有人不这样想,觉得轰轰烈烈中更能表明立场的良机,更能表现出自己的斗争性和勇气,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过去有“踩在别人的肩膀上往上爬”的说法,曹宁亲手剁下父亲的头颅岂不是“踩着父亲的尸骨往上爬,踏着父亲的血泊往前奔!”他的心好狠啊。
有人重忠不重孝,只主张对组织、上司忠心耿耿,不提倡孝顺父母。不爱父母也不爱子女的人,能爱同事、同仁、上级、部下吗?不能。
不能爱自己父母怎可能真心爱别人,怎可能真心爱同事、同仁、上级、部下呢?所以古人主张道德教育从孝道开始,强调“孝是根本”,当官的人首先就得遵循孝道,父母去世必须回家守孝。
没有孝心的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是会装诚心、装积极、装忠心耿耿、装无私奉献,装一心一意的。实际上,没有孝心的人不可能真正的对上面忠心耿耿,一旦目的达到,就完全可能翻面无情,不需要的时候马上倒戈。
文革后有一官员就认识到这一点,一个对他最狠、最凶、最无情的原来就是他最看重,最贴心,最信任,又对他最忠心耿耿的,天天跟随着他的一个秘书。
有个历史故事:某国王对他的厨师说:尝尽了天下奇珍异馐,
唯独没有尝过人肉。那厨师对国王非常忠心,把自己的孩子烹给了国
王吃。忍心杀死自己孩子的人哪里会有真爱,果然有朝一日,厨师得
到权利以后便把国王饿死在了禁闭室里。
所以古人要求“亲吾亲,以及人之亲,长吾长,以及人之长,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提倡“孝为先、仁为本”,为什么,经验教训呵。
古话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意思是说:能孝顺父母敬重兄长的人,有孝心仁慈心的人,便会对父母兄弟和孩子有一份责任心,便能好好工作、努力上进,便会对社会负责、积极向上,便会对事业、家庭、社会、国家的安宁稳定有益。这样的人很少会冒犯上司、暴乱背叛。所以古人主张道德教育首先从“孝”的教育开始。
无论宋代岳元帅对待曹宁的故事,还是当代元帅女儿对亲生父亲的故事,或者是厨师杀儿媚主的故事,都可以给人以启迪啊。大变迁年代难于决断的时候,孰是孰非、谁我谁敌、哪对哪错,常常一时之间不易分清时候,千万不要盲目和上当受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