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一场大雪,埋葬了伤痛,也在深深的雪层中孕育了生的温暖。 谁也没有想到,除夕的前夜竟然被困在半山腰,进退维艰。霜凝太滑,车子不敢再向前了,行李挑挑拣拣,拿起,又放下,最终还是大包小包一行人徒步上山了。 天黑得极早,还没到晚饭时间,夜幕便已笼罩这片山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此刻方才体会到其中真谛。寒风似刀,听不到鸟儿的欢歌,听不到树叶的婆娑,只听得到衣服的摩擦和深深浅浅的喘息,风来来回回呼啸在耳畔,夹着脑袋望去,黑暗中摇曳着盏盏红灯笼,明亮的屋子内金黄的灯光是否也在等待归家的旅人呢? 一路跌跌撞撞,等到外婆家时,个个都成了冰人,大舅他们白天挑的几大桶水,表面结着薄薄的冰片,此时一人一壶洗脸暖身也见了底。街上房屋如栉,青蓝色的瓦片上柔柔的睡着几片雪花,慢慢地,它们的被子更厚了…… 不知多少声鸡鸣后终于起来。推开“吱呀”的木门,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雪白的世界,青山本黛眉,为雪白头。白的山,白的地,白的屋,不染一丝纤尘,竟然白得如此纯粹。门前的公路被封了,俨然成了一个天然的溜冰场,大人们在雪白的“桌布”上剁着鲜红的辣椒,熏得黑黑的腊肉是冬季不可缺少的身影。外婆挂在屋檐外的橙黄的玉米棒子,这下倒真成了冰棒子傲立寒风中。坐在自制的“滑雪车”上一次一次从坡上冲下,尖叫声与笑声交织奏响。 今年的冬雪格外绵长,一下起来便是几天都不停歇。此起彼伏的鞭炮声,透过屋舍传来的嬉笑声,劝酒声,全都融入这无声的,深情的白雪中。 当新闻播送着雪患严重,有人为灾区捐款,有人呼吁大家同心协力抗灾,而我身后的这群农民,他们拿着平时耕作的锄头,平时都不舍得多用得到盐,走街串巷四处铲雪,解冻。走不出这白茫茫的山头,或许他们能做的,也就是使自己身边的冬天尽量温暖吧。 夜,渐深了。 老人们抽着大大的烟杆坐在火炉旁闲谈,父母们聊着一年的经历与收获,而孩子们则在雪的世界里,搭着城堡,堆着雪人,成立两支打雪仗的队伍,不一会儿,雪球就在头顶飞开了,不断吸着鼻子,忘了手冻的通红,仿佛享受此刻,便是冬的乐趣了。 听着火苗烧得霹雳作响,闻着深夜美味,连门前的阿黄也谗得直叫唤,黑糊糊的洋芋从炭灰中扒出,烫得在手中左右跳跃,热乎乎的洋芋一直暖到心底。 开始,我不明白为什么冰天雪地,封路难行这个冬天都一定要回来,也许不仅是因为爸爸在电话中的那一句:恩,妈,今年一定回家。 这个冬天,与山相眠,与雪相连,与亲人共团圆,穿过指间的风,如此温暖。 今夜,屋内的光线更加明亮,屋外的灯笼更显通红,一片雪的纯粹与透亮,来年,一定是春意盎扬! 点评:纵观全文,深沉的语言和颇为深刻的思想让人联想到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归家的心情。而大学孕育了生的温暖,也孕育了作者对于整个冬天的思考。 “今年的冬雪格外绵长,一下起来便是几天都不停歇。此起彼伏的鞭炮声,透过屋舍传来的嬉笑声,劝酒声,全都融入这无声的,深情的白雪中。”似乎冬雪带动了整个冬天的情怀,作者都不明白为何在冰雪难行的时刻,父亲却依然要归家,这正是每个在外的儿女对于家乡的一种特殊的情怀。 无论这个冬天前路多么难行,但是请一定要努力,努力回家,努力去获得最后的一份温暖!点评老师:沈霁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