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新绛县西曲村支教已经有段时间了。在这段时间里,我对农村孩子有了一个更加真切的认识。我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孩子,后来进城读书,也就没有机会经常到乡下去。这次的暑期活动对我来说,是相隔十多年后,再一次真正体验农村生活,了解农村孩子。 农村孩子相对于城里孩子较为腼腆,上课时都很安静,缺少活泼好动的表现,他们的天性更多的体现在与大自然的交往中,对于时事也往往显得很少关注,同时有关自身及同龄人的认识,也有些欠缺,但他们往往更多的崇尚合作,注重伙伴的感受,这些都是当今城里的孩子所缺乏的。
队友的班上有这么一个学生。小男孩眼睛严重近视,读书、行动多为不便,和同学们也很少交往,显得很孤僻。班上的同学对这件事情也没有太多的关注,随着时间的流逝,与小男孩便渐渐疏远了。队友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很想改变这种状况,帮助一下小男孩,可是不知道该怎么帮,心里很苦恼。他来向我求助,对于这种情况,我想起了前苏联的教育家霍姆林斯基的一个故事,便答应了队友的请求。
第二天,我到这个班里讲作文课。上课之前,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卡通人物的头像,中间没有画鼻子。然后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用红纸做成的鼻子,让几个学生做盲人贴鼻子的游戏。游戏结束后,我让参加游戏的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一个学生回答说,看不见东西真不方便,我连步子也不敢迈了;另一个学生说,当我蒙上眼睛的时候,心里很紧张,觉得世界好像远离了我一样;还有一位学生说,盲人真是太不容易了。接着下面的学生七嘴八舌地谈了起来,纷纷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示意大家安静,认真地说:“大家说的都很对,盲人确实很不容易,他们做什么事情都不方便。一个人眼睛看不见东西是可怕的,由此造成的心理上的阴影和内心的痛苦更是可怕的,我们应该理解他们,而不应该是误解,甚至是对他们冷漠,大家说是不是啊?”“是!”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我看时机差不多了,又接着侃侃而谈:“我们班上有这么一位同学,他的眼睛不太好,做事情有点困难,大家说我们应该怎么去对待他呢?”话说完,全班同学都默不做声,不约而同地将视线投向了那个小男孩,接着全班沉浸在一片寂静之中,唯一能听见的是那个小男孩低低地啜泣声。这时候我宣布:“这节作文课的题目就是谈谈自己对这件事的感受。”我的话音刚落,学生们便伏在桌子上写了起来,一片沙沙的写字声在教室响起。
下课了,我收起学生们的作文本,准备离开。课间活动开始了,只看见好多学生围在那个小男孩的身边,一起开心的做着游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