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立马峰,奇峰汇聚,谷壑深幽,渐入黄山佳境。老赵带我们从前海去往北海,将走遍黄山五云海。我随队游山,不请自来,老赵毫不见外,故而我很乐意与他交淡。老赵满腹才情,熟晓黄山,讲述的黄山佛道两教历史、普门开山轶事和“黄山海马”传说,我闻所未闻。黄山峰崖险阻,壁立千仞,古代官宦文人欲登高揽胜而望峰兴叹;山里土人以背作鞍、驮着他们翻山越岭,登上烟波云涛裹拥的峰巅,故称海马。老赵很推崇黄山开山宗师普门和尚。他说普门和尚寻梦黄山,建寺立庙,弘扬佛法,最可称道的是引领僧众披荆斩棘,架桥修路,造福千秋,黄山从此寺庙林立,游人纷至。三百多年来游黄山者不计其数,很少有人知晓普门开山伟业。普门和尚于黄山有大功德,若在四大佛教名山,要为他立塑像修灵塔的。 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普门和尚挂褡朱砂庵,抬眼处荒凉闭塞,径绝人稀,发宏愿开山建寺,振兴黄山禅林。年近花甲的普门和尚于皖南奔走化缘,获徽商士绅慷慨资助。而后他率领僧众历时四年,不避艰险,在悬崖峭壁上千锤万凿,一条始于人字瀑的山道蜿蜒盘旋,翻越高耸云霄的天都峰与莲花峰,直抵黄山第二峰光明顶。普门和尚于黄山建寺修路,名动江南;时有一乘、心月诸高僧会聚黄山,相继开辟了东、西、北路三条登山道。从此黄山五云海四通八达,慈光寺、祥符寺、翠微寺和掷钵禅院四大丛林连接通畅。普门和尚开山数年后,心系山川的徐霞客两上黄山,其时全山十万余级石蹬相连可上云天。徐霞客凌奇峰之巅,揽仙山胜景,一声惊叹:“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黄山奇绝,名扬四海。 黄山前海位于巍峨峭拔的莲花峰、天都峰南面,自古峰高壑深,云海苍茫,也称南云海。时光已过中午,游客们又累又渴,都问老赵怎么还不到半山寺?老赵笑道,快了,快了,前面就是半山寺,到了庙里可茗茶观海。龙蟠坡下的半山寺依山而筑,周围林木葱茏。走进寺庙,大伙遽然一惊——半山寺有和尚的!一位五十来岁的壮汉身裹旧僧衣,打绑腿束腰带,蓬发黑鬚,模样怪异,正和一位头盘发髻、身系绣花围裙的中年农妇在端茶待客,一杯绿茶收二毛钱。老赵告知,此人原是个打杂和尚,文革以前还俗下山,而今带着老婆守寺庙,也是黄山一景,众人听了皆摇头无语。半山寺南海胜地,凭栏眺望,云似波涛,峰若飘螺,如此风景,让一个腌臢和尚带着婆娘当靠山富翁,真可谓焚琴煮鹤,暴殄天物,大煞风景。 半山寺始建于民国初期,早年佛殿三间,名无量庵。这座黄山上存世时间最短的小庙,解放以后因地处前海佳处得以重建。然而新修的寺庙像一幢高山上的富家宅院,说是佛寺,徒有虚名。游客们凭栏遥看群峰若浮,白云往来,也懒得理会那冒牌和尚。我饶有兴趣地眺望前方老人峰顶巨石形似雄鸡,正对着天都与玉屏两峰间的天门坎振翅欲鸣。后来登上天门坎回望老人峰,美称“金鸡叫天门”的巨石已变成五位老翁,相携相扶,欲登天都。黄山奇石果然惟妙惟肖,移步换形。此时,西移的太阳将玉屏峰巨大的山影投在天都峰西壁,烟云缭绕的天都峰愈显山势巍峨,巨岩欲倾。老赵问大伙,天都峰风光无限但山道陡直,1500多级石蹬称百丈云梯,步步峻险,你们想登顶吗?一帮文人仰望云峰,脸色凝重,犹豫不决。 天都峰海拔1810米,横空出世,卓绝云表,古称“群仙所都”,意天上都会。黄山三大主峰中,天都峰高度不如莲花峰和光明顶,但此峰气势磅礴,雄伟壮丽冠绝七十二峰,称黄山第一奇峰。天都峰险峭峻奇,绝壁凌空,古代无鸟道蹊蹬。唐会昌年间,诗僧岛云闻新罗国僧人曾结茅修禅于林壑,佛踪神异,特遍访黄山。岛云和尚历经千难万险,从东侧登山,攀援“于石壁外无路”处,终至峰顶,为登攀天都第一人。岛云绝壁题诗:“盘空千万仞,险若上丹梯;迥入天都里,回看鸟道低。”天都高峻,如入青冥。七百多年后,明嘉靖年间状元罗洪先欲登天都,望峰兴叹:“何年白日骑鸾鹤,踏碎天都峰上云;”祈愿鸾鹤来携,飘临仙山之巅。直至民国中期,当地政府出重金募工匠凿石开路,天都峰方始有了登山梯道。 山风劲峭,铁索晃荡。我们一行如一串蜘蛛匍伏于悬崖峭壁,手握铁链,攀援而上。我紧随老赵身后,奋力攀爬时还得担心额头会碰上他脚跟。应是欲往天都峰巅尽揽黄山美景,一众游客都奋力而为。然而未至鲫鱼背,两位来自上海的医生身靠岩壁,脸色苍白,满头虚汗。这情景急坏了老赵,赶紧陪护他俩缓缓下山。鲫鱼背海拔1770米,为天都峰最险峻处,长十余米的石矼形似鱼脊,宽三尺许,两侧悬崖千仞,深邃莫测。抓着铁索走过石矼,有惊无险,我由衷感佩前人无畏生死,造福千秋。越过鲫鱼背,终于登临天都峰巅。览望黄山,千峰竟秀,万壑峥嵘,云海浩茫,无边无垠——梦幻般的仙境距我劳作的乡村竟然只有两日路程!此刻夕阳正移向彩霞绚烂的西云海,山风与云雾时时将我拥裹,天都峰半在苍溟外。 从天都峰去玉屏峰,一路美景,奇松怪石赏览不尽。临近峰顶,三座小石峰清峻峭拔,峰上古松苍郁,轻烟薄雾中幻似蓬莱仙山,称“蓬莱三岛”。玉屏峰海拔1716米,位于天都、莲花两峰之间,因山体色似黛玉,峰壁巍如巨屏而名。徐霞客谓玉屏峰:“左天都,右莲花,两峰秀色,俱可手揽,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玉屏峰集黄山风光之大成,自古以来是观赏南海绝佳处。三百六十多年前,五台山上的普门和尚深夜参禅,恍惚间随文殊菩萨座下两童子凌云南飞,无多时刻见云海苍茫,黛峰竞秀。童子告知普门,此乃文殊古道场,是你未来修行处。普门和尚一梦醒来,明白菩萨显灵,指引自己往仙山重开文殊道场,随即下五台遍访东南,梦中的胜妙宝地正是被誉为“天上玉屏”的玉屏峰。 黄山谚语曰:“不到文殊院,不见黄山面”。文殊院即普门和尚开创名山,于云雾深处兴建的文殊禅院,因供奉文殊菩萨而名。令人扼腕长叹的是二十年前一场大火将殊美佛寺烧得片瓦无存,寺院旧址盖起了一幢宾馆称玉屏楼。暮晚时我们来至玉屏楼,一对中年夫妇经营这家高山招待所。女主人笑语殷勤,引领我们观赏文殊台两侧的青狮石和白象石。玉屏楼背倚秀峰,危临云壑,楼前巨岩如坪,名文殊台,又因普门和尚梦入仙山之说名梦境台,青狮白象守护文殊,佛境天然。文殊台畔胜景汇聚,最可称颂的是青狮石旁已有八百多年树龄的迎客松苍劲挺拔,枝桠逸伸,生机盎然。文殊台上眺望南海,群峰峥嵘,烟云缥缈;抬眼西天,巍峨峭拔的莲花峰背衬夕阳,灵辉闪烁,峰脊金练披拂,如金蛇窜游,流光溢彩,瑰丽胜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