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黄山归来(二)

时间:2016-04-25 09:26来源: 作者:山海天风 点击:
黄山绵延数百里,号称五百里黄山,奇峰错列,雄秀险幻,三十六大峰巍峨峻峭,三十六小峰峥嵘清丽。云海、温泉、奇松、怪石,为闻名天下的黄山四绝。

黄山脚下的汤口镇一条长街,数十户人家。三百多年前,徐霞客游罢徽州境内齐云山来至汤口,其日记称:“过江村二十里,抵汤口,香溪、温泉诸水所由出者”;可知汤口因位于黄山温泉出口处而名。源于黄山的逍遥溪流过小镇,清泉淙淙。山溪上一座拱桥连接两岸,四围山林苍翠,溪谷幽旷。平生初次走进皖南乡镇,满目新奇。逍遥溪畔长街曲折,街道两侧一旁是年久失修、参差不齐的砖瓦房,一旁是一堆堆垛在溪岸上的劈柴。家家户户屋檐下辣椒艳红,烟叶金黄。一幢名“黄山旅社”的两层楼房是镇上最好的建筑。汤口镇看似闭塞简陋,民风淳朴,自给自足。小镇上明代地理学家罗洪先题刻的“黄山一望”石碑,早已不知去向。抬眼眺望,黄山群峰层层叠叠,莲花、天都、容成诸高峰摩天蔽日,雄伟壮丽。

黄山绵延数百里,号称五百里黄山,奇峰错列,雄秀险幻,三十六大峰巍峨峻峭,三十六小峰峥嵘清隽。云海、温泉、奇松、怪石,为闻名天下的黄山四绝。黄山峰高谷深,山广林密,烟云似海,苍茫云海是黄山第一奇观,因而黄山亦称黄海,全山五景区谓前海、东海、西海、北海和天海。黄山峰岩呈黛青色,古称黟山。南宋范成大诗曰:“黟山郁律神仙宅,三十六峰雷雨隔,碧城栏槛偃双旌,笑挹浮丘为坐客。”黟山烟云缥缈,仙道往来,峰林间常闻仙乐之声。相传轩辕黄帝率左右丞相容成子和浮丘公于山间采药炼丹,历八甲子方成,服仙丹后得道升天。黄帝成仙于黟山,山上多座奇峰至今仍以轩辕、容成、浮丘、炼丹、望仙命名。唐天宝年间,崇信道教的唐玄宗闻听黄帝于黟山白日飞升,下诏改黟山为黄山。

清晨,告别三伯父夫妇,只身登山。盘山公路沿逍遥溪蜿蜒而上,直至黄山温泉。紫石峰下的黄山温泉古称汤泉,又名朱砂泉。黄山温泉水色清澈,可饮可浴,自古以来与骊山华清池同为天下名泉。温泉一带山清水秀,松竹蓊郁,景色宜人,因溪泉西边桃花峰初春时节桃花遍山,美称桃源仙境,山溪松壑畔多宾馆和疗养院。我到温泉后寻路去人字瀑,前面山道上十来位游客三两成行,谈笑风生。他们是上海、南京等市的医生和教师,来屯溪参加中医研讨会,东道主好客,会后请他们游览黄山。一众书生得知我来自苏南乡下,似信似疑,但很是热情,邀我一起游山。这帮书生看似寻常,衣着朴素,真相不露,会议方派专人全程陪护。一位姓赵的中年人文质彬彬,忙前忙后,既是大伙的服务员,也是导游。

人字瀑古名“飞雨泉”,一源二流。桃花溪畔紫石、朱砂两峰间百丈危岩将飞瀑分为两道白练,轰然下泻,水帘飘洒,喷珠溅玉,飞雨满山。徐霞客当年过汤池,“仰见一崖,中悬鸟道,两旁泉泻如练”,说的正是人字瀑。那鸟道乃开凿于飞瀑中间岩壁的数百级石阶,古代文人叹鸟道险如罗汉登天,称罗汉级。老赵看似心事重重,说到黄山话语滔滔。黄山风光以云海、温泉、苍松、怪石为四绝,溪泉潭瀑媲美匡庐。明代诗人谢室赞美黄山水景:“入山千万曲,曲曲皆清溪。绝溜挂青壁,晴光含翠微。”人字瀑、九龙瀑与百丈泉为黄山三大名瀑,位于黄山东南香炉峰和罗汉峰间的九龙瀑最为壮观。九龙瀑落差120米,激流翻腾,分九叠倾泻而下,九折九瀑,宛如九条飞龙悬挂峭壁,被誉为黄海飞泉第一奇观。

老赵多次游历黄山,云峰松石、佛寺道观了然于胸。他说黄山古代地处偏远,舟车闭塞,少有人涉足,之所以灿然于世,是历代文人墨客的传世佳作成就了黄山奇绝天下的美名。明清以来,石涛、梅清、黄宾虹等国画大师潜心云壑,钟情山水,师法自然,丹青妙笔将雄奇秀丽的黄山风光传遍四海。博物多闻的老赵是位热心人,山林间寻来一捧黄山竹,每位游客人手一枝,于是盘山道上如闻击筑,笃笃有声。迈步山林,峰迥路转,山道旁石崖松竹触手可及,横悬崖壁的毛竹管内泉水汨汨流淌,清洌甘甜。转过了几座山峰,一众游人渐渐拉开。九月的黄山重峦叠翠,林壑秀美,抬眼便是横空出世,气势磅礴的天都峰。游目骋怀,我兴致勃勃,顾盼不及,仰望摩天拔地的天都峰,在它脚下我们宛似蝼蚁趱行。 

朱砂峰下的慈光寺古称朱砂庵,明清时香火兴旺,声名远播,曾统领徽、宣两州禅林,而今断垣残壁,僧去庙空。老赵告知,明万历年间,五台高僧普门和尚云游东南来至黄山,被邀为朱砂庵住持;募化四方,重修佛寺,改寺庙为法海禅院,信众云集。当年万历皇帝敕额“护国慈光寺”,李太后与郑贵妃赐佛经、佛牙和七层万佛像。慈光寺盛极一时,普门和尚也被奉为黄山开山宗师。明代诗僧释大壑赞颂普门和尚:“一自头陀象法兴,胜多香刹定多僧。风来处处朝闻磬,月出山山夜见灯。”黄山佛教因普门开山誉盛江南。到了清初,康熙皇帝赐寺院"黄海仙都"匾,慈光寺殿宇辉煌,僧侣千人,为徽州、宁国二府梵宇之冠。乾隆二年慈光寺突遭大火,殿宇佛像尽毁于火海,风光无限的黄山名刹从此一蹶不振。

慈光寺一片荒寂,游客们感慨无已,问老赵,黄山天下名山,为何寺院毁废,佛道杳亡?老赵说,黄山佛教因清朝末期山洪、火灾、战乱频发而衰落,委实可悲可叹。远在南北朝初期,一位来自新罗国的老和尚在钵盂峰下结茅为庵,传颂佛法,为黄山最早的佛庵。明代在新罗庵遗址建掷钵禅院,后来改称云谷寺,而今只剩地名。唐宋以来山上香烟缭绕,佛寺林立,祥符寺、翠微寺、掷钵禅院和慈光寺号称黄山四大丛林,皆荒废了。如今的黄山汤泉即始建于唐开元间的祥符寺,乾隆年间山洪暴发,寺毁僧亡。唐代古刹翠微寺因开山建寺的印度高僧终年编麻为衣,获称麻衣道场,寺院历代毁了又建,解放后依然香火未灭,待至文革,翠微寺内最后几个和尚也被赶走了。黄山道教始终未成气候,于明代已消亡。

出慈光阁,登金沙岭,对面立马峰峭壁上“立马空东海,登高望太平”十个大字雄健苍劲,书艺精湛,落款“西蜀唐式遵”。每个大字直径六米许,那“平”字一竖长达九米,笔力千钧。当年徽州石工靠绳索悬空凿壁,历时半年方凿成黄山上最为壮观的摩崖石刻。唐式遵川军名将,戎马一生,抗战时为第二十三集团军司令,出川前变卖成都寓所家产资助军费,题诗誓师:“男儿立志出夔关,不灭倭奴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处处有青山!”壮怀激烈,感奋全军。1939年,唐式遵驻军皖南游历黄山,见立马峰如战马奔腾,所向无前,挥笔抒发胸头幽愤。“立马空东海,登高望太平”,以景抒情,立意深远——东海明喻黄山东云海,暗指东瀛倭岛;太平寓意皖南太平县又示天下太平,呼吁全民抗日,捍卫大好河山!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我的剑桥历史课笔记

作者:梁金豹

《我的剑桥历史课笔记》是“大师随笔”系列丛书之一,囊括了世界著名历史学大师的讲义。它将带你走进深邃的历史长河,…

发布者资料
山海天风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10-04-12 11:04 最后登录:2018-08-14 13:08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台北车站寻妻记

    写下这篇短文,正是为台北车站的青年警察点赞。我还要向那位卖唱的艺人道个谦,病急乱...

  • 禁区

    退一万步,即便说得再好听点,是为了现实这严酷而残酷的竞争与生存,没有办法不染尘嚣...

  • 岁月成殇

    伫立在年终岁尾的日子里,翻开2012年的记忆库, 紫陌千红,韶华尽逝;那些班驳的过往...

  • 孤独无侣 堪以折磨

    生命就个体存在的真实意义来说,都是孤独甚至是孤单的所在。但是每个人的生存意义和境...

  • 蓦然回首的时候

    生命的某些时刻是独自一个人面对世间的咸咸淡淡。独自一个人,蓦然回首岁月中早已流逝...

  • 生命只是个行走的过程

    如果有一天我们都老去,突然心生感慨。是啊,有一天我们真的都会老去,当满头白发,步...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