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游四川,大长见识,天府之国,人杰地灵。我在都江堰闻知,古蜀国开明帝的岷江分洪工程比李冰建造的都江堰还早数百年。西蜀历史古老神秘,诗仙李白也仰天感慨:“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载,不与秦塞通人烟。”早年不知蚕丛、鱼凫为何人,读了《山海经》方明白,“蜀之为国,肇自人皇,其始蚕丛”。蚕丛为古蜀国创始者,他与其后的柏灌、鱼凫、杜宇、开明四代蜀王,乃“天府之师、蜀中先导”,被蜀人奉为祖先。蚕丛与鱼凫教民养蚕渔猎,杜宇和开明功在田畴,皆以身垂范,开创了巴蜀的繁荣昌盛。杜宇和开明亦称望丛两帝,丛帝鳖灵原是望帝的丞相,岷江泛滥,鳖灵率百姓开凿玉垒山治水有功,取代望帝为开明帝。公元前316年,历世三百余年的开明王朝被秦国大军所灭。公元前256年,西蜀迎来郡守李冰,于是玉垒山畔崛起千秋伟业都江堰。 孕育了巴蜀文明的岷江发源于岷山南麓,古名汶江、都江,水量丰沛。滔滔江水从川西北高山连绵的松茂峡谷汹涌而下,于灌县出峡,流向地势平缓,河道狭窄的成都平原,逢春夏大雨,洪水暴发,泛滥成灾,成都平原一片汪洋,洪水退后,赤地千里,因而蜀地古代有“泽国”、“赤盆”之称。郡守李冰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家,通晓天文地理。他深知必须根治岷江水患,变水患为水利,西蜀百姓才能安居乐业,蜀国才能生存发展。李冰与儿子李二郎赴玉垒山勘察数百年前开明帝修建的岷江分洪工程,发现分洪工程渠首选址不尽合理;再则,当年虽然开凿了玉垒山但泄洪效果差,所以未能根治岷江水患。李冰详细考察分析了岷江上下游的地理水情,制定了“壅江作堋,开凿离堆”的治水规划,拟在岷江中筑起堤堰,分流江水,并开凿玉垒山宝瓶口,以引水灌田、分洪减灾。 在两千多年前的历史条件下,不可能在洪流迅猛的岷江上建造蓄水防洪的大坝。李冰顺应山水自然,乘势利导,制定的“壅江作堋,开凿离堆”无坝治水规划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的伟大创举。古语中“堋”意分水堤,壅江作堋是指修筑分水鱼嘴;离堆则是开凿玉垒山宝瓶口形成的独立山体。李冰在玉垒山前的岷江出峡处修筑一条名鱼嘴岛的分水堰,将岷江分为内外两江。外江循原流去向川东,内江通过宝瓶口流入与都江堰同时开挖的成都平原扇形渠道网,灌溉千里农田。为了确保泄洪排沙,又在鱼嘴岛分水堰与离堆之间修筑了巧夺天工的飞沙堰,遇洪流可自溢洪水并将洪流挟带的沙石抛入外江。鱼嘴岛、宝瓶口、飞沙堰三大主体工程及成都平原渠道网是福荫万世的扛鼎之举。都江堰水利工程竣工后,西蜀“沃野千里,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天下谓之天府。” 太史公曰:“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文中的沫水喻岷江暴涨的洪流。岷江水流湍急,李冰父子用抛沙石筑堰之法失败,独辟蹊径制作楗尾:“破竹为笼,圆径三尺,长十丈,以石实之,累而壅水。”楗尾层层累筑,终于筑成卧伏江心的鱼嘴岛,又称百丈金刚堤。鱼嘴岛巧妙地利用内江河床低且深,外江河床宽而浅的特征,实施“四六分洪,二八排沙”——枯水季节六成引水,洪水季节六成泄洪,并利用弯道漩流将大部分沙石排向外江。开凿宝瓶口更艰难,玉垒山“崖峻阻险,不可穿凿,李冰乃积薪烧之”。李冰让民工用柴火将山岩烧红,泼水使其爆裂,攻山八年于山脊劈开一条高四十米、宽二十米、长八十米的宝瓶峡口。宝瓶口功能奇特,素称“离堆锁峡”,与飞沙堰相得益彰,自动控制内江进水量,确保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历史悠久的都江堰是世界上年代最久的无坝引水工程。如今还成为四川著名的旅游胜地。二千多年前,李冰父子分洪引水目标明确,治水理念质朴简洁,创建的鱼嘴岛分水堰、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流工程,布局合理,功能互补,形成了在岷江不同水情下自动分洪、除沙、引水的大系统。后世对李冰父子当年运用系统学、流体力学原理创造的奇迹仰高弥远,叹为观止。都江堰三大工程首尾衔接,相辅相成,奇思妙想,神幻莫测。人们至今还在探索:玉垒山前鱼嘴岛为何能“四六分洪,二八排沙”?宝瓶峡口为什么宽二十米且外窄内宽?飞沙堰看似寻常却神奇无比,为什么堰高必须保持2?15米?春秋战国时期建造的安丰塘、漳水渠、郑国渠和都江堰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风雨沧桑,岁月流转,现如今唯有都江堰风采依然,仍在防洪、灌溉和运输诸方面福泽天府。 “君不见秦时蜀太守,刻石立作五犀牛,自古虽有厌胜法,天生江水向东流。蜀人矜夸一千载,泛滥不近张仪楼。” 诗圣杜甫寓居成都多年,与黎民百姓共同感受了都江堰对西蜀的巨大贡献,题诗《石犀行》盛赞李冰功绩。诗中厌胜法为古代崇信的镇物压胜法,称颂李冰凿造五头石犀牛镇压江中精怪,江水东流灌溉西蜀良田;张仪楼为唐代成都一景。都江堰水利工程分洪排沙功能神奇完美,使西蜀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李冰的“乘势利导、因时制宜”、“ 深淘滩、低作堰”等治水方略至今仍应用于治水工程。李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还引导百姓凿井煮盐,修筑索桥,并在宜宾、乐山开凿滩险,治理岷江水道,疏导汶井江、洛水和绵水,终因劳累过度,倒在导洛工程堤岸上。西蜀百姓知恩图报,称颂李冰大禹再世,尊李冰为山川之主,西蜀遍处川主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