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其真实,才有价值,才更具可信性。文章除了文学作品(小说、诗歌),也主要靠真实打动人,真实是评价一篇文章好与不好,有无价值和可读性的的一个重要指标。 世界上书籍汗牛充栋,文章浩如烟海,互联网时代,网上每日产生的文章更是数不胜数,泥沙俱下,但精品的珍珠宝贝并不多见。再好的文章(文采、技法取胜),如果是作者凭空捏造,就不会有什么生命力,因为观众花时间、精力去读你那虚假的文章,会有被欺骗、愚弄之感,谁也不会舒服。 读《雨花》一篇短文,感觉活人的传人大都不可信,因为无论是自传还是他人替写的传记,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当事人在回忆时都会选择性失忆,好的都大吹特吹,不好的事都一笔带过或干脆避而不谈,这是人的自私性的真实流露,实属正常,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换成你我也一样。谁不喜欢给自己脸上涂金?谁也不希望往自己脸上抹黑,更何况真实的历史还不是抹黑,但不光彩的事让活着的人还是难受,谁能有卢梭那种自我揭批的勇气? 当代着名的历史学家兼传记文学家唐德刚,采访过许多名人,包括胡适、张学良、李宗仁、顾维钧等一大批现当人名人。他们不管思想境界如何的高,在对一生的回顾或某些历史事件的回忆时,无一例外都有很强的选择性,能给自己增光添彩的事记得清清楚楚,说起来眉飞色舞,不大光彩的事或较为灰暗的记忆,不是“想不起来”就是“记不清楚”,反正不太配合或不情愿配合。幸好唐 早有准备,做足了案头工作,不然这写出来的书谁还想读,真实性能有多少? 个人以为乘活人在,写的传记与人死后由他人写的传记均有其利弊,为健在的人写出的传记关于好事、成就方面的记述要防其夸大,死后由他人写的传记在其好事、成就方面谨防有遗漏。总之,读者要带着批判的眼光,不可全信但又不可全不信,如作深入研究,最好借助相关档案资料,才能尽可能掌握更多真实可靠的信息,印实之,增强真伪的甄别力。 名人传记之所以好销,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读者的事功、猎奇、偷窥心理,有许多人就是通过读名人传记找到成名之捷径,包括历史上的一些大奸大恶之人,如希特勒、袁世凯等人的传记有更好的卖点,因为它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读者的猎奇心理。我们不可小看名人传记对青少年的启蒙和示范作用,好的传记会让一个小孩树立远大的志向和奋斗不息的进取精神,坏的传记会让人在邪路上越走越远,甚至做出大恶不赦的事。写书出书的人不可不慎之。 关于文章、书籍的真实性话题,作者陈鲁民说得好:“读书如欲求其真,读回忆录不如读传记,读传记不如读大事表,读大事表不如读日记”。个人以为就可读性、趣味性而言,传记肯定比回忆录和大事表好,因为大事表虽然真实,但太过枯燥。其实日记是最真实的,但绝大多数要在其本人过世之后。 我也喜欢写日记,过去在本子上写,大大小小的日记本装了一大布包,现在是网上写,但凡公开发表的,也基本拈好的说,得罪自己和他人的事,那要在我私密的日记里见。也许在我临终前将告诉家人密码,也许我一辈子不说,也可能想说没时间说就完蛋了,但日记在诸多文体中是最真实的一种,因为做假没必要,不真实的东西写了也难受,有违日记之初衷:记录下自己的真实感受,理顺情绪,平衡心理,清空自己,轻装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