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会有缘,人与书之间也会有缘,从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可以找到拥有一生的情谊。人与书结缘,则能获得千百年的智慧。人生在世,不能没有知己,因此需要交朋友。而书籍,是有识之士的阅历总结的经验、思想认知与感悟的精华。所以,品读一本好书,就等于交了一个好朋友。书读得多,朋友也就多了。 一个喜欢在暇余时光沉醉于书香的人,喜欢这样的一种生活方式,业余时间爱好在网络上行走和学习,在书房阅读或写作。上网也许是为了逃避生活的单调枯燥,学习则是为了提高和充实自我,阅读则能积蓄潜力,厚积薄发,写出好的作品。当然了,这也不能闭门造车,同时还需要得有相应深入生活作为铺垫。而读书则能让你见多识广、开拓视野,领略一份来自心灵深处的慰藉。
读书,不仅能知兴替、明大义、辩是非、增长知识,古人云:“德者事业之基,未有基不固而栋宇坚久者。”学习可涵养品德,读书可提升修养。多读些书,让休闲娱乐生活也多些笔墨书香,让心灵浸染于古圣贤经典着作的教诲中,会逐步达到“表里如一俱澄清”的境界。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之多也需要学习的时代,仅靠过去的老知识、老经验、老做法是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了。要说“知识越少越需要学习”,大家都能认同。而要说“知之多也需要学习”,可能会有人认为是故做文章,类似的观点不一而足。古有“学然后知不足”的名言,今有“愈学习愈发现自己无知”的警句。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所谓的知识多,看和谁比,如若换一个参照系,不仅谈不上多,还可能变少了。山外有山,与高手一比,就有班门弄斧之嫌了。
爱因斯坦把人所掌握的知识比作一个圆,圆内是已知的,圆外是未知的,已知越多,圆周越长,接触不曾知晓的知识也越多,因而也就发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用。正如苏格拉底所言:“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以时代的眼光和发展的观点看待自已所掌握的知识,就会发现“知之多”永远是暂时的,今天的了如指掌,明天就可能出现捉襟见肘。
据了解,人类科学知识总量在19世纪50年翻一番,20世纪后期5年翻一番,进入21世纪则变成了三两年翻一番。面对这种历史大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的观点。
我们知道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知之不谓不多,张口就是之乎者也,一个“回”字会四种写法,但没有一门精通的专业知识,什么也干不了。德性靠学习以立,才智靠学习以增,事业靠学习以创。学习不是简单的兴趣爱好,而应该是一种精神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