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天育记忆

时间:2015-12-11 19:03来源: 作者:玉芙蓉 点击:
一 美丽家乡 受上级安排,我们调研组一行五人向天育出发。 容城至柘木是南北走向,到天育要向东行驶。然而,去天育只有水路最方便。下了车,接待的老支书带着我们走下桥,再下坡,走向停靠在水边的机帆船。船不大,内陆小河行驶只需丈四五大小,一般都是农用

一  美丽家乡

受上级安排,我们调研组一行五人向天育出发。

容城至柘木是南北走向,到天育要向东行驶。然而,去天育只有水路最方便。下了车,接待的老支书带着我们走下桥,再下坡,走向停靠在水边的机帆船。船不大,内陆小河行驶只需丈四五大小,一般都是农用船,船尾架上舵轮,就可起动行驶。

河水不大,站在河底抬头望公路桥面,只得仰望,相对两岸也很高。机船慢慢行驶,破开平静的河面,船尾八字分开细小的波纹,渐远渐大,波到远端触及堤岸就成了 雪花大浪,一群悠闲的鸭子,被大浪掀得此起彼伏,鸭子却是悠哉游哉,象是见过大世面似的,我行我素,波浪不惊,列队着自然前行。

因为河水不大,诺大的天育人进进出出只有水路 一条,来往的船只自然也多,船只来来往往,也就把河水柔 得象黄河水样的,浑浑沉沉。

因为河水小,河面也很窄,堤岸显得很高很高。两边堤岸长着稠密的丛林,被严寒的风雪剪刀剪去了所有的叶子,光秃秃伸着枯枝似的,随着袭来的阵风,并不一致的左右挥舞,如 果见到一点绿绿色,也是竹叶或松柏。河堤水边,一些树木根扎在堤上,枝却横着伸向河中间,因为堤中堤上的树木占住了先机,而这些顽强的生命为了得到阳光雨露,不得不横向发展。也就是这些顽强的两岸生命,造就了一条美丽的天然水上遂道。早春的寒意并没退意,阳光很难强硬,一层薄雾继续笼罩,若隐若现,林重水复,河道弯曲,如入书中仙境水帘洞前,又如荒无人烟的原始森林,我们恰似一支探险队行进在荒原地带。

机船行驶约半个时晨,前面的河道笔直笔直,视野开阔,一马平川。堤岸平显,堤上新栽的白杨,错落有致。阳光通过努力,射开了云层,把温暧撒向我们。地面上点点绿色,油菜、麦苗顽强生长,白天是温暖的阳光,夜半却冰冻寒霜,每天历经温差磨砺,意力坚强,坚韧生存。

同一条河道,为何前部分弯曲树密堤高,而后部分笔直、堤矮、植新?带着疑问;接待我们的老支书讲开了:弯曲的河道是千百年的老河道,笔直的河道是解放后广大的劳动人民与天斗、与地斗、与自然灾害斗,改天换地,挑肩磨担开出来的河道。同时,高高的河堤也见证历史:这里地处平原湖区,过去三年两水,人们为了躲避灾难,只有选择高地建房,河堤就是其中之一,并且在河堤上继续加土,增加高度,防止水害。他说:这条河一直通罗山河排灌闸,旱能灌,渍能排,旱涝保收。

转 了一个九 十度的弯,机船开进了天育河。一河两路笔直向南延伸,排排白杨树整齐站立两旁,随着船的前进,树干渐渐后移,这条河一直通到杨林山。这是一个多月后我们才知道的。那是一个星期天,我们向上级请了假,组长带我们集体出游。

这是一个天高气爽的日子,借了村民自行车,迎着太阳,向南方进发。虽是直路,却没能垫上石头或砖渣,全部泥土路面被雨淋牛踏,变得坑坑洼洼,自行车行进也只能随弯而动,队伍蜿蜒前进。只有队员刘金海驮着向导美女玉莲,吃力地跟在后面。

前面是一道大堤,也看到了山,向导指着一个方向,告诉我们这里过去是个飞机场,是战争留下的遗迹。我们仿佛看到一架架飞机嗡嗡起飞,又嗡嗡回来。还有枪声和炮响。

杨林山不高,庙堂轩昴,有神仙坐镇,门首对联:江水长,长长长长长长长;古庙朝,朝朝朝朝朝朝朝。钟声缥缈,氤氤氲氲,香烟缭绕。寺外绿树成荫,小路曲折云迴。奇石印景,竹木繁茂。更有一江滚滚春水,从门前流过,西望不知来处,东去不见何方,无穷无尽。背靠一望无际万顷良田,河网密布,格局紧凑。绿油油,波浪起伏,金灿灿,喜悦人间。

有人说:是庙里的神灵在保佐万民、降福田园!也有人说是:是万民和田园供养着神灵。

青山、流水、神庙、绿林、田园广阔;

音频、色彩、波动、红日、万年长青。

二   聪慧玉莲

我们驻地在天育河西边,与天育管理区一河相隔,是一栋新建的二层楼。为了方便我们的工作,房东让出了整个第二层。中间是办公室,左右是卧室。有阳台方便洗晒,工作之后也能闲散聊天。

天育村是陈姓大族,书记村长干部都姓陈,只有会计姓刘。房东也姓陈,三十来岁,一双儿女,女主人很好客,邻家侄女玉莲常来串门,主要是研讨针头线脑、画龙雕凤的事。见面多了,和我们也搭上了腔。

玉莲青春少年,肤色白净,眉目清秀,上嘴唇略薄,下唇稍厚,脸面须许汗毛。(乡间俚俗很多,在这儿,少女出阁才能动脸上的汗毛。也叫“开光”。)一双大眼灵动,却常眯眯微笑,无饰胭脂水粉,脸侠亦自然红润。齐胸短辫,整洁光滑,言语谨慎轻细,笑不露齿。

一次,队员刘金海看见了玉莲的一双鞋垫,硬要玉莲送给他,还说出钱也行。只是玉莲陡然满脸通红,也不言语,夺了鞋垫,奔自家而去。这下,刘金海感觉没犯错,却惹恼她人,直成了丈二的和尚——摸不清头脑。

这双鞋垫十分精致:脚掌绣一对鸳鸯戏水,脚跟绣一对并蒂莲花,周边用各色花线绣着鱼牙边。色彩鲜艳,针线细致。这可 是玉莲花了两年时间绣成的精品。

当地有个习熟:少女最好的精品只给心上人。

玉莲也有心上人,是她幼小时父母给她订的娃娃亲。这也是当时乡俗之一:无论生男生女,都要订娃娃亲。这也是婴儿父母的人格人品的表象:一些好逸无劳,游手好闲的家庭儿女就失去了竞争对象,而勤劳、诚实、善良家庭的儿女,也就成了尊重的对象。这样的家庭也是方邻左右地面的荣誉、地位的象征。玉莲家庭素质好,性格淳朴,受人爱戴,中间人牵起了红线。

去年九月,玉莲男朋友来了,带了一些乡俗礼节见了父母,也带来了喜信:考起了大学。兴喜了一阵的玉莲赶紧绣起了嫁妆,办起了女红。然而,喜庆过后是沉默:男朋友上学后一直没有来信,给玉莲和家庭带来了愁情。这些精美的绣品就等着主人来接收。这冒失的刘金海,无意的索取,也是对玉莲的一种伤害:少女怎么能将定情特产送与他人呢?!

夏天来了,退去了厚厚的棉衣,少女的春光更是显露,白色衬衣下的一对兔子颤抖欲出。愁眉紧锁的心思写满了玉莲的脸上。虽有纪律约束,金海却是有意无意与玉莲缠绵。组长三番五次和金海谈话,才在责任期内没能深入进行。直到我们调研园满结束,玉莲童婚也一直没有露面。

但是、但是,鸿雁传递了两年,第三年,刘金海得到了玉莲的那双精美的绣花鞋垫,玉莲也进入了刘金海的家。

三    乳名“猪婆”

在地方调研,有三个依靠:依靠党组织;依靠地方政府;依靠人民群众;也有几个配合。这一天晚上,老支书带着几个干部,要求我们配合行动,捉住“猪婆”。

是雨后的晚上,也是突然袭击。虽然在地方上行走过一些时间,但毕竟路上陌生,走上一段堤埂,穿过一段树林,再上田间小路;很多人都踏进了水窝里。幸好我有“晴走白雨走黑”的夜行经验,才干干净净回家。但很遗憾:没能捉到“猪婆”。

究竟“猪婆”何人?为何父母要给他取名“猪婆”?他到底犯了何错?

“猪婆”也姓陈,也有名字。只因父母生他 的时候,己经失去了他前面的四个哥哥姐姐,为了让他能够 活命,给了个贱名字——“猪婆”,果真,他如猪一样命贱,身体健康地活了下来。这地方还有叫“狗婆”的,也有叫狗儿的。还有取名叫根的:如稳根、关根、根生。这些都是父母的希望,希望儿女健健康康。其实,这是一个迷信的说法。在当时医疗设配以及医疗技术严重缺失,跟不上社会需要,何况远隔城镇的天育,更是难上加难,小病得不到治疗,大病得不到治理,生存听天由命。孕妇从来不上医院检查,接生就靠“稳婆”“神仙”,有多少个新生儿在不明不白中腰折?甚至产妇失去生命。

“猪婆”三十来岁,家境并不宽裕,全靠妻子维持生活,带小孩。他常在岳阳一带着做斋公和尚,干一些坑蒙拐骗的事情。有一个关于他的故事,是否真实,但有流传:夏天的某一天,在街上行走,见到一位抱着婴儿的熟人,上前礼貌打着招呼,并连夸孩子漂亮。并左右观察孩子面容,双手触摸孩子脸蛋。说笑中话锋一转:“我们是朋友,我想说句实话,不知你相信不?”

孩子的家长见“猪婆”如此说话,也认真起来。

“孩子可能犯关煞!”“猪婆”说,并嘱咐:“一定要注意”

是日,太阳高照,温度高升,孩子身上脸上沁出了汗液。感觉很不舒服,接着大哭起来,汗越流越多,而且越哭越厉害,止也止不住。家人没有办法,最后想到了神仙“猪婆”。

“猪婆”一阵装香发烛烧纸,吩咐倒来一碗水,咒语连连;喝上一口水,用力喷在孩子脸上,继续念咒。还吩咐用水仔细洗清孩子。

霎时间,孩子哭声渐停,“猪婆”脸露喜色。

原来——原来,是“猪婆”早有安排:当时在街上,发现了熟人,双手在一家销辣椒面的袋子里面搓了一把,后来摸在了孩子脸上,当时不出汗,孩子没反映,后来孩子出了汗,也就出现症状。孩子不会说,大人也知情。

另外,“猪婆”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正带着一个女孩子四方游走,,怀着身孕。

无论是国家法律,还是地方政策都不能容忍此类事情发生。

四  灏主任的故事

灏主任叫陈逢灏。这一天,家里来了个宜昌的小伙子,要认他当爹。他蒙了,周围的人更蒙了。

小伙子说是他妈要他来找爹的。而且长像也和灏主任很象。不管咋样,陈姓是大姓大湾,总不能让小伙白跑一趟。如是,老支书把人安排到了我们这儿暂住。

是真是假,只有灏主任清楚:

当时国家有个330工程在宜昌境内,是国家重点工程。各行各业全力支援,各地方抽调人力物力投入。农村安排人员轮流施工。灏主任当时年轻,也是其中一员。工地进驻山区,四面都是高山,工作就是开山炸石,工程热火朝天。当然也有星期天,就是星期天休息,工人也没地方去,想走也走不远。又是一个星期天,几个青年又想出去走一走。

爬上一个高坡,发现了一个值守的哨棚,一位老人正在休息。也是有缘,青年和老乡攀谈甚欢,好客的老人邀青年回家吃饭、喝酒。当时条件差,大家都非常艰苦,老乡只有野菜和苕供客人亨用。客人也是随乡入俗,主、客好不开心。

时间长了,青年也把家乡的产品送给老乡。青年送去的可是资拨粮食,大米白面,还有湖区的干鱼、野藕,可以说样样精品,正好解决了老乡的急需口粮。年青人尝到的是原汁原味野生产品。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不在别处:困境人生,温情哲思

作者:鲁引弓

40岁的报社女编辑苏秀,突然意外怀孕,曾经怀孕困难又特别喜欢孩子的她决定生下对于她来说不亚于中彩般的“二胎”。然…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川滇游记(五)——夜逛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因集中体现了纳西文化的精华,并完整地保留了宋、元以来形...

  • 日出先照踏浪归

    日出先照踏浪归 山里长大的孩子从小向往大海。然而,在外漂泊的几十年间,与大海近距...

  • 清凉武夷

    武夷山上最多的花是兰花,而且——我推测——是野生的兰花,因为它们的形态如此天然,...

  • 寻找太极拳

    周未整理书柜,偶然翻出一本《武当秘传太极拳》,回想起四年前武当山之行,想用点笔墨...

  • 桑耶寺的声音

    经幡,一直在追风途中,坚持用梵语说西藏。 距离泽当镇38公里的桑耶寺,在下午五点以...

  • 五台山镇海寺游记

      在半山腰,我回望镇海寺,心想,这里确实是一个宝地,但这又能怎么样呢?如今,出...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