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深圳,看了一些书的书,似乎心比去年要静了许多,但我深深的知道,那是我另一种形式的逃避,我不知道这些书里究竟能带给我什么,但我知道在目前不能带给我什么,不能改变我的生存状况,不能让我赢得爱情,眼目下我最想拥有或者说改变的东西,它并没有给我,似乎我应该气馁,抱怨,但是我没有,我能感觉到是我浮躁了,就像带着浮躁的心情看《浮躁》。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古人早已有了论断,似乎现今也适用,我坚定不移的相信,即便我知道有很多人不信,金屋美玉我是没有看到,更加没有得到,但不可因为我一己的愚钝,就磨灭他的存在,应该是不正确的。金屋美玉纵使离我甚远,但他们的光泽勉强还能折射到我这边,让我不至于完全在黑暗之中,还能够感受到一丝丝残存的温暖。 我与《红楼梦》
庆幸自己能读完这本书。很多事情说起来很奇怪。红楼梦是四大名着之一,我清楚的记得是念小学五年级时当时的语文老师说的,他当时给我们这群不知啥叫文学的孩子讲到了四大名着,并且还把书名写到了黑板上,而且还给我们讲了空城计的故事。但我拿起这本书真正开始读是在我高中毕业后,其间足足有7年的时间。当时,我正在打暑假工,工作的内容是看管被双规的官员,我们一起有几个人轮流看守,所谓的看守就是让你坐在房间的门口,除了给他送送饭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活,所以说这个活很轻松,但更无聊,最初坐在哪啥都不干,后来听说可以免费借书看,便去借了书,不知当时怎么想的,竟然鬼使神差的借了《红楼梦》,但我自身对《红楼梦》是有畏惧心理的,这种畏惧心理来自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自身,即是对权威的畏惧,我天生对于外界有定论的比较艰难异常艰苦的事物有种与生俱来的畏惧感,现在似乎还在;第二是周围的环境,我高中是学理科的,理科生是很少读文史类的书籍的,书里说《红楼梦》很伟大,周围的同学也在说,但就是没有几个人看过,即便是现在,我周围看过红楼梦全书的很难找出几个,我虽喜欢文字,但当时仅限于沉醉在对优美文字的幻想中的那个初级阶段,就记得有看过巴金的《家》和余华《活着》,而且感觉特别好看。在这样畏惧的心理下,我人生第一次打开了这部过去现在而且必定会在将来被无数人传诵的传奇着作,那一时刻,于我应该是神圣的,但我当时却没有任何一丝神圣的感觉,神经到是有一点。我当时强忍着看到了100多页,感受是八个字“晦涩难懂,不知所云。”但当我今年拿到红楼梦翻到第一页开始看时,完全被曹先生的语言风格吸引住了,尤其是全书第一段,当时我就反复诵读,“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虽我为学,下笔无文……”而且还大声的读给我旁边的同学听,那一刻,另外一种感情遽然从胸中升起,我强烈的鄙视曾经的我----当时竟然是那样的无知和幼稚。这一感情尚未熄灭,却又顿生一种疑惑,时隔六年之后,感受竟会如此之大,难道是我的心态变了,或者说在这六年过程我真的是有所进益。我倒希望我真的是有所进益。但不管怎样,我是高兴的,因为我真的能从头到尾能把它看完了。
说到有机会看完《红楼梦》,于我而言,必须说说我当时的境况。为了生存,我和同学相约南下打工,我们去找工作才知道,自己听别人说的和自己亲历的没有任何相关性,最终,我们进工厂成了工人,在我和同学的大脑意识里从未将工人同自己的人生经历联系在一起过,但人生不管你有没有想过,有没有准备,它就是发生了,这可能就是人生的残酷之处吧!苦闷是自然的,我仍然能清楚的记得第一次进车间的心情,用两个字形容----畏惧。我当时真的畏惧了,畏惧我的人生,畏惧我未来的路,我没有方向了,我真的迷路了,所以我当时做事心态像极了林黛玉初进大观园的心情-----“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为了表达当时的心情,当时还曾写过一首打油诗。还记得里面的两句“一路也进取,奈何不如意。”这可能是我那时最真实的情感吧!当上工人后,我们的生活变得异常简单,更准确的说是单调乏味,因为每天就只干三件事,即上班,吃饭,睡觉。一天,同学把他房子箱子里的书拿了出来,就两本,一本是《道德经》,另一本就是《红楼梦》,同学让我挑一本,我拿的不是《红楼梦》,而是《道德经》,可能真的是太无聊了,所以心可能才比较专吧!就看始看了,感觉还能勉强看下去,即便大部分句子不能完全理解,第二天,又找《道德经》来看,不料找不着了,实在没事干了,只好拿《红楼梦》来看了,当我看完第一段时,于是就有了上面我发的诸多感慨,第三天,《道德经》又出来了,我还是继续看我的《红楼梦》,此后,每天都会看半回一回或者两回,极少有隔天再看的。如此一个半月的时间,就把整部书都看完了。那一个半月,白天上班,下班吃完饭洗完澡就拿红楼来看,而且是躺在床上看,看着看着自然就睡着,我喜欢这样的感觉,然后白天时会不经意的想想红楼梦,有时,情之所至,拾掇出一首难登大雅的打油诗,然后欣喜的递给的同学看,同学不时也会赋诗一首让我观赏。如此一来一去,在旁人看来似乎很平常,可在我内心里有这异常复杂的情感,我绞尽脑汁地搜寻词语和编凑词句,可我与辞典相比显然差的太远,所以我只好用我独有的语言方式来表达,这种复杂的情感,一方面来自于我对自我境遇的感伤和更是对前途未来无尽的惆怅和迷茫同我极度渴望被认同和成功所产生的矛盾心理,一方面来自于汪国真的热爱生命和食指的相信未来总能在我无助时给我以生活的希望与生存的动力。另一方面在我正在阅读的《红楼梦》中把人生看通透里透着挥之不去的悲戚,但似乎又能带来短暂平静和一丝希望。这样表达看来很奇怪,但无疑是我最最真实的情感。《红楼梦》这部传奇大书我确实是看了一遍,但他究竟带给了我什么,在说这之前,我更愿意说说我看这本书的初衷,一则是为了增长见识,提高文化修养;二则是为了习得书中的智慧;三则是为了了解曹先生的思想和情怀;四则是为了学习曹先生的写作语言与笔法。从看完红楼梦到现在已近过去了半年多的时间,期间也有再次翻过红楼,但主要是看前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倒是反复看,也都怪我天资愚笨,书中许多情节已望却十之五六,只能记得主要的人物和情节,对于我认为的很细枝末节早已殆忘,倒还记得几句诗词和警句,诸如“假做真时真亦假,无作有时有还无。”“幸于始者怠于终,善于辞职嗜于利”“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读完红楼后,又找来了周汝昌先生的红学研究系列书翻了翻,由此也对曹先生的思想境界和情怀能够知晓一二,当然还有红楼的艺术手法只能知其说尚不甚解,所以说以上四点,我还差得太远,据说毛泽东同志读了10多遍红楼梦,还谦虚的说有些地方他自己还没能理解,伟人尚如此,我这般粗鄙,真应该反复一读再读,才能说自己曾读过红楼。当然了,阅读的阶段不同,阅读的深浅不一,自然阅读的感受也大相径庭,我本着无知者无畏的精神写了上面的文字,就不访让我再走远一点,在阅读红楼的过程中,也曾作过几首打油诗,就让他们结尾吧!
叹黛玉
心气比天高几分
心眼比针窄几许 花开花落寻常事 自哀自怜泪自流 人情世故总想离 空有诗才馥兰质 梦红楼
连日无事翻红楼
每有倦怠掩书憩 一觉方醒忙开书 只因仍系梦中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