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美术馆出来,还有些恋恋不舍,于是举起手机又拍下这个貌似教堂的艺术宫殿。
我在心里细细回味,也是平生第一次系统地看到中国画的发展历程。虽然不懂丹青艺术之妙,但自从世博会看到了动态的《清明上河图》,我就喜欢山水人物的栩栩如生。我知道这是很浅的一个层面,但打开了我的一扇新门。
在《馆藏现当代中国画代表性作品展》区,我第一次领略了中国画的多面性,也第一次如此系统地领略如此多的大师原作。有林风眠、刘海粟、关良、朱屺瞻、钱瘦铁、谢稚柳、陆俨少、丰子恺、赖少其、汪亚尘、唐云、吴冠中、程十发、刘旦宅等,还有方增先、施大畏、卢辅圣。我郑重地记下他们的名字,也是想在心里刻下艺术的灿烂以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趣。
看到吴湖帆的《石溪僧秋山图》、汪亚尘的《紫绶金章》、关山的《贵妃醉酒》……我尤其喜欢谢稚柳的《荷花》,因为是夏季,也因为前日才走过一池碧荷,而今又看到了这白荷,内心涌起一份清幽雅致之怀。
在二楼看到版画的葛优的画像,不禁微微一乐,比他给中国移动做广告的样子还生动。我也极喜欢俄罗斯版画家拉甫鲁辛的版画《秋》,喜欢那一份秋日的静谧悠远。
出来后望见大光明影院,我想暑期一定很热闹吧。匆匆而过,越过西藏路,走过沐恩堂,穿过莱富士广场,走进我熟稔的福州路。
我的心里有一种艺术的美与遐想。我走在炎热的世界里,我走得很慢,我的心便不觉有了诗意的流淌,我甚至那时候想做一个花匠。
在书店里消磨两个小时,因为宝宝最近对生肖感兴趣,给孩子买了上海辞书出版的《中国生肖文化》,也给她买了《中国名人故居游学馆》南京卷:潮落金陵。这是一个读图时代,我想先让孩子用眼睛丈量中国的山水人文,将来或有可能懂得远方的力量。何况南京有我一些同学散落在城市的几个角落。
关于买书,我还是饕餮的,又不得不节制。我几乎已经把整个家堆砌成散乱的书房,幸好我的心没有杂乱无章。
又买了一个山东文艺出版的《戴望舒经典诗集》。我喜欢它的封面,它的简笔的勾勒而又诗意无限。抚摸它,抚摸一份油纸伞的浪漫与忧伤。
买了《香港文学》的精选集《秋日边境》,里面的作者大都是内陆人,有些名气的如舒婷、王安忆、苏童、陈染、邓友梅、韩少功、孙绍振、肖复兴、迟子建等。港澳台海外华人里有我读过的董桥、马家辉、李欧梵、白先勇、钟怡雯、梁锡华、简媜、聂华苓、尤今等。不只是好奇,是想阅读香港文化的开放性与包容性。最近许多高考的状元放弃了北大清华复旦等而选择游学香港,这是令人深思的。
法国经典文存,卢梭、蒙田之后,我选择了狄德罗。
总也绕不开中国当代文学。现当代文学一如我来江南的初衷,这里有鲁迅、茅盾、丰子恺、郁达夫、戴望舒……买了一本《首届郁达夫小说奖》获奖作品集,江南杂志社主编的,算是我十年江南情结的一个当代归宿吧。
那天飞白友留言谈到《日本文学简史》,今日又遇到郑民钦着的《日本民族诗歌史》,厚厚的六百六十六页,犹豫了一下,又想起俳句大师松尾芭蕉,还是不想错过它。
还有一本是日本文学大师芥川龙之介的《中国游记》,我想看看这个只活了三十五岁的大师他眼中当年的中国的样子。芥川龙之介仅仅有《罗生门》,他就可以不朽。
买书,总会花去一些银两,又想到养家糊口,实在要有些节制才好。
那日看王祥夫和葛小平的聊天,看到王祥夫曾在一个庙里住,谈到那个夜里吃虾喝酒的和尚。这也是有趣的。我想和尚也是有烦恼的,看到王月星编的《佛也有烦恼》也便拿下。
遍寻佛释道,谁能真的没有烦恼呢?
从美术馆走进书店,从图画走进文字,我的心就有一种缤纷的美,连一直无声呐喊的颈椎在这一天也没喊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