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越便宜,生产得越多 这几年猪肉的价格时涨时跌。2008年贫困山区的农户老王养了3头猪,那时猪很值钱,1斤毛猪4块多钱,到年底把猪卖掉,换了2000多块钱。但2009年肉价大跌,猪不值钱了,1斤毛猪就2块多钱。老王没有别的法子挣钱,为了维持家中正常的开销,只好又多养了两头猪,到了年底卖出去,收入勉强与前年持平。 经济学家们听到这种事,第一个感觉一定是意外。因为按一般的供求原理,价格下滑时,说明需求萎缩,商品卖不出去了,人们自然也会相应地减少供给。但老王却反其道而行之,猪肉价格低下来了,养的猪更多了。 实际上,老王急需钱来应付各方面的开支。可是他们能够拿来交换的只有猪和羊,如果市场对猪羊的需求量降低了,他们别无选择,只能养殖更多的猪羊贱卖,着急地“送上门找剥削”。陷入这种窘境的穷人是悲惨的,生产得越多,市场需求就越萎缩,他们也就必须生产得更多。在亚非拉地区,要帮助这种穷人解脱出来,必须帮助他们搞多种经营。如果老王学会了种苹果,当猪肉跌价的时候,他就可以 在苹果上把损失补回来,也就不必养更多的猪了。 “越穷越生”的成本与收益 在我国的一些边远农村,人穷地少,生育率却比城市要高许多。很多人将之归咎于传统的传宗接代、男尊女卑思想。其实,从成本和收益的角度看,“越穷越生”对于农民来说是有利的。 农村有一句俗语:“一只羊是赶,一群羊是轰。”也就是说超生的成本并不是“1+1=2”,而是“1+1<2”。 如今绝大多数农村已经越过了温饱线,增加一个孩子的口粮不再是难题,衣服也可以老大穿了老二穿。但在产出方面,超生的可能收益往往是“1+1>2”。孩子到七八岁时,可以从事放羊、拾草、砍柴、收粮等劳动,会给家庭带来收益。在中国,一个孩子发展得好,就会 带动家庭中其他的孩子,以至于使整个家庭生活状况好转,孩子越多,这种可能性越大。总而言之,“越穷越生”不能仅仅归结于一些人的觉悟低、素质差,恰恰相反,这是贫困阶层为了适应乃至改变自己的现状,做出的理性选择。 我们需要假货 20世纪20年代,美国为了减少酒精对酗酒者的危害,颁布了著名的“禁酒令”。但令人始料未及的是,这项初衷良好的法令却导致无数人由于喝劣质酒而中毒。 因为“禁酒令”,威士忌的价格也随之大涨,但是这种涨价对于富人和穷人的影响是不一样的。高收入者无论威士忌的价格有多高,想喝照样喝;而低收入者却发现,他们原来喝的威士忌价格已经超出了可以承受的范围,所以他们要么不喝,要么靠劣质威士忌过瘾。于是美国因为饮用了不法分子用甲醇勾兑的烈酒,而导致中毒、失明、残废、死亡的人数急剧增加,受害者基本上都是穷人。 很多时候,为了保证商品质量,政府会强制执行某些标准。但标准一高,成本上去了,穷人消费不起,反而只能购买更加劣质的商品。 提高价格能节约资源吗 这几年公共资源价格涨声一片:供热要涨价,液化气要涨价,电要涨价,水要涨价……不少地方政府给出的理由道貌岸然——提价可以促进资源节约。其所依据的经济学原理也很充分:一种商品的价格提高了,浪费自然也就减少了。 但是涨价真的能导致节约吗?对于富人来说,水电气涨价对他们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他们照样该洗桑拿就洗桑拿,空调想开多大就开多大。对于穷人呢?也同样节约不了。因为必需品之所以为必需品,就是因为其需求能够减少的空间是相当有限的。比如水价涨了,固然可以少洗几次澡,但喝的水却是一口都不能少的,节约资源的效果不大。 不仅如此,生活必需品的涨价还会立刻使穷人的生活变得非常窘迫,为了维持水电气的消费,穷人只能通过减少非必需品,比如衣服、电器、娱乐的开支来维持正常生活。这样一来市场也就会更加疲软,整个社会经济的增长都会被拖累。 这个世界上,富人常常难以理解穷人的行为,认为穷人大概是以另外的逻辑在生活。但穷人不是傻子,穷人的经济学所面临的是如何活下去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