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月多前的某日深夜上网,我忽然瞅晃一位失散多年朋友的形象、电话和电邮联系方式,他在外省某市的业务,还与我的业务存有交集,意外加惊喜,忙发送一封署名电子邮件,感谢当年在四川某国企同锅舀饭吃时,他给我报销了10元车票,并自叙身世,表示现今可彼此提携。 次日,我的邮箱收到他的回言,语词简洁平和,言称20年没有音信,相知甚少,难得尚未相忘,所提的票钱之事,这么多年了不应该留在记忆里,你能知道我的邮箱,想必那人也告诉了我的电话,倘若方便,请致电xxxx。我随即电邮回信,表明是在网上查到他的邮箱和其他信息的。 次日,他的回函来临,好的,等待你的联系!我随后电邮告知,明天上午11点,电话联系。 次日,上午11点02分,我拨通他的手机,试探机主的姓名和职位,他的声气显示了个体特征,我问他知道我是谁,他“哼哼”含糊回音,我又提起我们往昔共同清楚的一个话题,问他是否还有印迹,他回应没印迹,我只得说出自己的名字,他“哎呀”惊叫一声:“是您嗦?不准讲普通话,用四川方言!”顺带笑着摆了当年的一件小故事,顺嘴问我的娃儿老婆怎样,10几分钟后,我转入正题,谈起业务交易,他也谈了意见,随口补充,以后再细谈。挂断电话,我突然想起,我没喊他来玩,他也没提同挡事,连视频交流也未提及。尽管如此,我还是随即发出了一封工作邮件,却再无回音。 想来也是,大家彼此早已失去联系,全然不知对方底细,最好保持适度距离。只是,他的形迹出现,依然让我想起20多年前在某偏僻地域的某企业相逢相遇的情景:一起吃伙食、一起吹牛皮、一起打麻将玩川牌、一起瞅看电视体育节目、一起学习党的十四大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