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梵高,便是因为他的系列作品《向日葵》,画中黄花,灿烂、耀眼,品味伊始则令人沉醉,深入其中,不禁有一种莫可名状的孤独,是因为孤零零的花瓶?抑或背景那看似纯净的黄色调?犹如盛宴后的凄美、喧嚣后的寂寥,令人为之心沉。此后,不论是《夜晚的咖啡馆》、《星夜》,还是《乌鸦群飞的麦田》等画作,《向日葵》都始终是我想起梵高时,最先印入眼帘的画面。
再识梵高,因为一本名为《渴望生活——梵高传》的着作。毕竟,梵高是一个距离我们十分遥远的人物,如若我们可以从他的画作中尝试着去捕捉他精神世界的一隅,那么,《渴望生活》这本书给我们带来的便是一个较为完整的他,以及他的精神世界。
这是一本令人静默的书,字斟句酌中,我的脑海里不断浮现出关于梵高的画面,不断思考着他那种发自内心的执着追求。在梵高眼中,喜悦和金钱物质的富足无关,和美味佳肴无关,也和别人的认可及赞许没有关系……他,只是在纯粹的画画,一种不计任何困难的纯粹:刮风还是下雨,受冻还是饥饿,抑郁消沉还是卧病在床,这些都无法停下他的绘画!他是一个孤独的偏执狂,用自己无法按捺的激情与无法停滞的执着,去创造自己脑海中的世界,并享受其中。
读罢《渴望生活》,将书本中的联想再次带入梵高的画作,更加耐人寻味。他的每一幅作品如今已价值连城,可在他的有生之年,伴随他的只有抑郁的落寞和几近崩溃的悲凉。面对饥饿、病痛、心灵的煎熬、情感的失意等打击,他锻造着自己,不屈的头高高地仰起,他脆弱的心越加坚忍,他执着追求并践行着自己的理想。这正如《向日葵》,象征着梵高内心涌动的热情。他没有勾勒田野中的生机勃勃的花朵,而是插在花瓶里看似快要凋谢的花,苦涩、孤独,这样的向日葵,虽然即将面对终结,但依旧灿烂、金黄,没有失去希望!它,依旧燃烧着自己的活力,绽放出光芒。或许,《渴望生活》一书中所表达的梵高,与《向日葵》画作中反映出的梵高,是最为贴切的。如向日葵本身所代表的花语一般——“沉默的爱”。
梵高,在独孤与悲苦中学会沉默,不断执着的追求。他的精神,或许就是一朵向日葵。如向日葵,温暖但令人心痛,因为他燃烧着的自己的青春。如向日葵,灿烂耀眼的金黄,因为他在短暂的人生中纯粹的祈盼着自己的梦想付诸实现。
在困境中,撒下希望的种子,怀着谦卑的心,以自由的姿态,去践行心中的信念。因为,没有人能够预知,现在所为,到底是在浪费颜料,还是在创造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