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周边,有好几家不同品牌的汽车4S店。作为一名汽车爱好者,偶尔会溜达过去逛一逛。前几天看了一圈,感受到了一些特别的情形。几家店里看车、买车的顾客络绎不绝,个别车型已经卖断了货,连样车都没了。一些销售员已经不主动招呼来客,与春节前笑脸相迎的景象已是天壤之别。
置身其中,只有一个想法,这哪里有金融危机嘛,形势一片大好啊。不久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数据,中国1月份销售汽车70余万辆,月销量首次超过美国。这个超越似乎很让国人自豪。但也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在目前的全球经济形势下,中国汽车销量超过美国并不代表中国汽车在进步。美国市场比我们要高不止一个档次,中国是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两国水平不同、差距悬殊,不能也不必盲目比较。如果美国经济复苏,中国肯定比不过它。且不论是否比得过,也不管专家如何言说,车还是一辆辆卖出去了,尽管很多厂家日子也不见得好过。在汽车消费带动产业链、拉动需求、得到便利和面子的同时,我们的马路越来越拥堵,空气越来越污浊。同样的路程,同样的交通工具,相比6年前,在顺畅状况下,我每天上下班花费的时间增加了75%,自然的,休息时间也缩短了同样多。我们就这样一面“享受”,一面抱怨,难以辨清是主动还是被动地向前走着。
看着这般火热景象,心下不免有些艳羡和不平衡,为什么我们的杂志或者说很多文化产品正在整体遭遇寒流呢?不久前的一次大型图书博览会上,众多杂志纷纷缺席,气象冷清。在北京金融街高级写字楼包围中的一个报摊前,老板对我说,差钱,今年很差钱。我也似乎有些糊涂了,是我们的人民没钱了,还是物质更重要?精神、思想、文化、知识是虚幻的吗?物质不来源于它吗?又想起另一个关于美国的比较—没办法,我们总是喜欢或不得不与美国比较。本次金融危机刚刚蔓延时,一种观点很是流行。1929年,美国的大萧条开始了,美国的文化却迎来了一场大繁荣。失业并差钱的美国人开始更有时间,更注重阅读、游戏、电影、交流……迪斯尼、大力水手、大富翁游戏、秀兰·邓波儿、Zippo打火机……这些至今仍被我们所喜爱的形象和事物,都发迹于那个特殊的年代,给了当时的美国人极大的慰藉和快乐,也奠定了美国文化大国的地位。于是,我们的一些专家和业内人士,也满心欢喜地期盼着不幸中的大幸到来。可今天的中国和世界等同于80年前的美国和世界?上百个电视频道,互联网,正版、盗版的图书、影碟,上万种良莠并存的杂志、报纸,一张票钱就可以订我们全年杂志的所谓大片……当年的美国有吗?
或许是真正的危机尚未到来,也可能是我们中国人还没有能力用平和的心态、安静的阅读、轻松的娱乐来应对现实的生活。这就是今天纷繁芜杂的中国生态,生存不易,解读不易,而我们每个人,都仍旧需要在这样的生态里,顽强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