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寺的红火完全得益于“青云”二字。 早先,青云寺不叫青云寺,叫黑云寺。后来,来了一位首长。首长逛完山景,到寺庙歇息,随口问了一句,这寺为啥叫黑云寺啊?陪同人员中就有人说,老辈子传下来的,说这寺庙上空,经常有黑云压顶,所以就叫了黑云寺。首长沉吟片刻,说,黑云寺,真是没文化,叫青云寺,多好。 众人附和,对对对,青云直上,直上青云,吉利,就叫青云寺。 青云寺的主持叫了空。了空主持还是了空小和尚的时候,就在寺里了。他是真正的出家人,无儿无女,无家无业,甚至连他到底是哪里人也知者甚微。如今,了空八十多岁了,早把寺里的事务交给了无尘打理,只专心在禅房打坐。他觉得自己来日无多了。 暮色撩窗时,无尘推门进来。无尘是佛教协会的,了空的俗家弟子,虽剃了光头,穿了僧衣,却并非真和尚。他来向了空汇报寺里一天的事情,比如,香客多少,功德箱里有多少,有哪个香客认捐多少,等等。了空早就不关心这些了,叫无尘不必汇报。如今,信佛的人越来越多,寺里香火鼎盛,尤其是从政的、经商的、考学的,全奔着“青云”二字而来。最近听说一些报考公务员的人,也前来烧香磕头了。无尘每天的晚报都事无巨细,了空虽足不出户,却世事洞明。 晚上,明月衔山,松声些微。了空踱出禅房。寺院沉寂,月色如磬,悠远而清凉。前院的大殿里有灯光透出来。寺里又从附近村子招收了五个俗家弟子,无尘安排他们除了白天上班,每晚还必须轮流有一人当值。当然,值班费是少不了的。 今晚当值的是勿视。勿视、勿听、勿觉、勿言、勿嗔,这五个名字是无尘给他们取的。无尘说,不管在家怎么样,进得寺里就得有个和尚的样子。 当值的屋子在东侧殿,勿视正在自斟自饮,一碟花生米,几只酱鸡爪。见了空推门进来,勿视有些惶恐,赶忙站起来,叫了声,主持师傅。 了空摆摆手,示意勿视坐下。勿视五十多了,在寺里的主要工作就是做饭,每天两顿。了空主持一贯素食,其他人则是荤素混搭。有时,无尘会留下一些贵客吃斋饭,勿视就随便做一点,无非白菜、萝卜、豆腐。这也是无尘特意交代的。无尘说,一定要让客人觉得素,越素越好。勿视这样做了。果然,效果非常好。客人每次都会掏出很多香火钱。这样,勿视除了工资,便也有了一些小费,都是无尘奖给他的。 了空说,孩子快毕业了吧。 嗯呢。勿视答。勿视有一个儿子,今年就大学毕业了。 了空说,那你就轻省些了。 还得找工作,不好找着呢,然后,还得买房子,还得结婚,事多着呢,轻省不着。勿视答。 了空说,这么多年了,钱攒得差不多了吧。 我挣的是小钱,攒的,赶不上花的。勿视答。 见了空没吱声,勿视说,无尘挣的是大钱,您不知道他怎么对待香客,如果看着像有钱人或是当官的,他就上前给人披袈裟,或是留下吃斋饭,香火钱大把大把的。您说,他那火眼金睛是怎么练出来的。 了空说,阿弥陀佛,你慢慢喝吧。走出了屋子。 勿视送出门口,说了句您慢走,便回屋继续喝酒。到青云寺这么多年,了空主持是勿视最尊敬的人,只是勿视不明白,了空大师何以这么清苦着自己。 夜,静,有山鸟夜啼之声,破了窗纸,隐约入耳。了空盘腿打坐灯下,一卷经书展于面前。那是他的师傅传给他的。当年,四岁的他和母亲逃荒要饭到此地,母亲饿死,如果不是师傅收留,自己也早归西。师傅把衣钵传给了他,他枯灯黄卷,刻苦修行,与有缘人谈道解惑。如今,数十年过去,面对芸芸众生,他已无人可传了。 第二天,一早,阳光照彻青云寺。勿视送斋饭给了空主持,发现了空坐在那里,不知何时,已经圆寂了。 勿视隔窗外望,一朵青云正向远处飘去。勿视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王也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