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的黎明来得晚,“老爷儿”(这一带人对太阳的称呼)想越过东山老爷顶要费一番功夫。
松树坪小学唯一的民办教师——校长李同均比“老爷儿”起得早,打扫过校园兼操场的打谷坪,挑满一缸水,开始做自己的早饭。
他烧了一大锅开水。水开了,起了满满两暖瓶,然后用剩下的水做饭。舀了瓢玉米面儿,用凉水搅拌一下,要不下到锅里会起疙瘩。起了疙瘩,一锅稠糊糊就会变成沥汤沥水的稀粥,别想吃饱了。玉米面儿是有数的,决不能多舀。学生们中午饭都在里面,定人定量,村会计过了秤的。
学生们陆续上来了。
升旗。学生们的无伴奏合唱在山谷中回荡,李校长打着并不合拍的节拍。仪式显得格外庄重,因为李校长说,今天是你们自己的节日。
一年级到五年级在一个教室里。低年级脑子灵光的孩子自己“蹦级”了,爱逞能哩,抢着举手回答问题,眼神儿还挑衅似地乱瞅。
讲了两节课,“老爷儿”才穿透雾气照到满是窟窿的窗棂上。进了六月,夏天了。
中午放学,三十三名学生都不回家,学校有伙,各家兑了面的。
每人都认领了自家的大粗瓷碗,端坐在自己位置上,等着李校长端出热气腾腾的糊涂面条,书包里有娘给装好的腌蔓菁,就着呵喳呵喳地嚼,下饭。
李校长今天没有端出冒热气的锅,却提溜出来俩暖瓶。然后钻到里间,再出来时,手上多了个大纸箱。
孩子们好奇地望着箱子,心里猜测着里面的稀罕东西。有眼尖的五年级同学试探地念出包装上的字迹:方——便——面。
李校长神秘地撕开包装,露出了一个个小塑料袋子,红红的,方方正正。挨个桌儿发,一人一包。呀——上面画的画儿可诱人呢!白白的面条,红红的卤油,还有肉片儿,青菜叶。
这里面真装着这些东西啊?
同学们看看方袋子,谁也不敢动。最后目光都集中到李校长身上,这真是给我们的么?校长微笑着,孩子们,今天是你们的节日,乡里特意给大家送来了好吃的,喏——方便面!每人一包,我这里有开水,都来我这儿倒。
同学们欢呼雀跃了。方便面,头一次听说哩。城里人吃的吧?准好吃!
怎么吃呢?大家都没吃过,看李校长演示吧,他去过城里,什么都见过。
李校长小心翼翼地撕开包装,取出来硬邦邦的面块,同学们如法炮制,将面块儿放到自己家的大瓷碗里,刚好放下哟!嘿,里面还有个小包包呢!也撕开——校长指挥着大家,均匀地洒在面块上,然后排队倒水。
个个面前热气腾腾!该怎么办了呢?该盖上盖子闷了!李校长看着包装背面的说明,得五分钟!
可是,拿什么盖呀?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没有盖子呀。
李校长这才想起来,孩子们都是用的家里的粗瓷大碗,哪里有什么盖子?自己把这点疏忽了,让孩子们怎么吃?
就听底下一个声音说,我有盖子!大家都朝声音来源的方向看,是三年级的李少勇,他手里赫然端着一个四四方方的铝饭盒。哦,想起来了!他爹在山外打工,回来给他捎回来的。大家都眼气起来,多好的饭盒哟——盖上盖儿热气一点都甭想跑出来!
可就这一个饭盒呀!
李校长,有办法了!又有人开腔了。大家望去,四年级的捣蛋鬼李花子(从小到大身上总破破烂烂,村里人都这么叫他),正拿着本书展开扣在碗口上,嘿!这主意不错!大家呼啦呼啦地翻开了书。很快,每人面前都堆起了一个小小的“富士山”。两端还有些漏气,大家就用小手捂住,保温。有的人被蒸气哈疼了,抽回啦搓搓手,再放上去。
五分钟了!李校长一声令下,孩子们翻开书,全部开动!刺溜儿刺溜儿……这方便面真香啊!孩子们小口咽着,细细品味着,生怕一不留神儿吸多了。有的还用筷子高高地挑起,对着阳光眯着眼仔细观察研究——这东西咋这么好吃?李同均眼里含着泪花,抖着手挑起一根面条,放在嘴里抿着,活这么大,他也是头一次吃哟。孩子们哪里知道,这箱面是他用自己省下来的伙食补贴给大家买的。因为,今天是六·一。
孩子们吃完了面,喝光了汤,咂吧着小嘴,一个个还在回味。
正午的阳光照在头顶,打谷坪最光溜的一片石头上,整整齐齐地摆出一溜儿课本,每个上面压着两块儿小石头——刚才吃面时薰湿了,正让“老爷儿”晒干哩。
当然,里面也有李少勇的一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