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晚,许多人共同见证了一场152年一遇的视觉盛宴,时间跨度为1866—2018年,当晚20时51分至22时08分,天空中呈现出的是一轮橙红色的满月,这便是被许多网媒冠之以“超级蓝血月全食”天象下的“血红色的月亮”。因为这枚“红月亮”,现存所有的地球人从来都没见过,错过了这一晚,下一次再会时,也许就不知道你在哪里了!尽管机遇如此稀少,2月1日一大早,还是听到好多人说;“好遗憾,没有看到哦!” 其实,仔细想想,即便是错过了欣赏这枚“红月亮”的机遇,也大可不必心存多少遗憾。“红月亮”出现时,你若在加班工作,或者是在读一本经典、看一个精彩的影视剧,抑或陪父母聊天、伴老友小酌,如此种种,是在做着庸常而又实在的事情,那就没什么纠结遗憾的。俗语“针没两头快”,你的时间没有白白浪费,已足可聊以自慰了。 先哲有言,“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正因如此,人们往往容易忽视这个司空见惯的“新太阳”,而把比较稀缺的“红月亮”视为稀罕物。殊不知,其实月亮每天也是新的呢。哲学上有个命题,叫作“人不可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其揭示的就是一种万事万物都处在随时变化之中的规律。而大多数人潜意识地觉得,太阳和月亮古今如此,就如一个人去年见到过黄河,今年又见黄河,就觉得还是那条曾经的黄河。也许,只有黄河改道了,才有人会觉得它跟以前有些不太一样。这就说明,人们往往对渐变的事物不太在意,而对突变的事物或少见的事物会比较关注。 人生在世,大多都有一个从少壮到老年的成长轨迹。尽管多少古圣先贤都一再告诫大家:“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但照样有不少人在青丝染白发之时才恍然长叹,大把韶光都在年少时被无知地虚掷;尽管早有明白人发出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感喟,但照样有不少人“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尽管有白头翁高歌“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但仍不乏有人满怀凄楚地倾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人生在世,时光对谁来说都是珍贵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然而,时光无声无形,它看起来又是那么平常,一如日升月落,却总是容易被人忽视了它的珍贵,以至于好多人都觉得自己拥有这大把的时光,不去只争朝夕,往往把该是当日要干的事情拖延到明天,以至于到头来落了个“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仔细想想,还不都是吃了不把平常时光当作“红月亮”的亏。 对父母尽孝,我们是不是也常常犯下同样的失误呢?但凡父母身体尚可,为子为女的,是不是总觉得有的是时间来为父母作些事情以报答养育之恩,而用忙碌为遁词一而再再而三地挪去了给他们端茶递水、和他们促膝长谈的时机呢?及至“子欲养而亲不待”之时,又有多少人涕泪长流,扼腕长叹!由此及彼,对爱人、对子女、对挚友,我们是不是也有欲表达而总是很少甚至从未表达到位的情意呢?你以为你的时间众多,殊不知“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连一世豪杰曹孟德也发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感慨,你又何时把每一天都看做罕有的“红月亮”来倍加关注呢?因此,凡事能做就趁早做吧,“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行文至此,不由想到了毛泽东和习近平都一再强调的“本领恐慌”问题。尽管这两位领导人都是特指的党员领导干部要强化学习掌握本领,但即便是普通民众,身处知识爆炸的信息化时代,在大家都在铆着劲与时俱进的新时代,我等更是需要不断学习,使自己具备生存发展的本领的。前几日,与一上世纪80年代毕业于某名牌大学的一位朋友小聚,他竟感叹不咋会用智能手机,对当下世界的巨变也感到吃惊,大有落后于时代的危机感。实际上,他的危机感倒不是坏事,当务之急,就是打起精神,焕发出当年高考时的学习劲头,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为警悟,多读专业书并关注社会这部大书,以此增长才学,化危为机。也不单是这位朋友应该如此,我等众生,生逢其时,要想不虚度年华,做一个对社会对家庭对亲友有用的正能量的人,又有谁不该勤奋学习,增加干事立身的本领呢? 想明白了此番道理,我等就不能坐而论道。一言以蔽之,既然“悟以往之不谏”,就当“知来者之可追”,人生有更多不可错过的“红月亮”,还是要珍惜当下,惜时如金,把每一天都视为人生中难得一遇的“红月亮”,用心对待,不因错过而遗憾。这样,我们再仰望星空时,方能感知,那轮看似寻常的月亮其实也是一轮独一无二的皓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