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读累了,我便喜欢信手去翻阅一些中国写意画册,以此消解读书带来的倦意。时间久了,便养成了习惯。不期然这个习惯让我在中国写意画的阅读过程中,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与文学之间的关系有了一个更为清醒的认识。与国画的亲密接触,让长期住在水泥方阵中的我,不由得心生瓜棚柳巷语,在一派充满田园野趣的意境中,又回到了纯真的童年,又记起了家乡的原野,又找回了那份久违的童趣。 中国的写意画讲究“意在笔先”创作原则。一管毛笔,配以水墨,用最简约的线条,淡雅的水墨将艺术家心存的那份生命感动,挥洒在洁白的宣纸上,让人们在黑白两色的鲜明对比中去体验画家心随笔动的那个瞬间所产生的艺术灵感。这份灵感像一曲优美的旋律在线条上流动,像一湖碧水在氤氲的墨色中涌动,面对这样的艺术所产生的画面,呈现在眼前的已不是一个物理空间,而是一个诗意的空间,哲理的空间,精神的空间,让你的思维插上精神的翅膀,展开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逍遥游。 了解中国画,一定要“读”。为什么我们不能看中国画,而是去“读”中国画呢?这正是中国画的玄妙之所在。中国的写意画是在文人阶层中发展起来的一个特别画种。它生来就与书法、诗文、印章相沟通。人们往往把画面和书写诗文,钤盖印章誉为“三绝”。一张出彩的水墨画,只有匹配以相当的书法,诗文,印章,才能彰显出宏阔博大的艺术性。因此,小小一幅写意水墨画本身就是多方面艺术修养渗透补充而形成的综合艺术。如果缺乏一双慧眼,往往就会把一幅极具艺术性的中国水墨画给看走了眼,不知所云。要欣赏好中国水墨画,就必须潜下心来,像读书那样,细细品味画面在你眼前徐徐呈现出来,不是一下子就能捕捉到的那种独特的艺术韵味。 欣赏中国水墨画,一定要静下心来,在一种安静的情境中,手捧一杯清茶,坐在画面前,细细端详,看久了,看得入神了,不期然就会进入到画的意境当中。画面上的山、水、花、草、鱼、虫、鸟、兽、树木、房舍、人物都仿佛在那里见过,有种一时想不起来的感觉。是呀,这种意象在我们还未出生时,它就寄寓在我们的文化基因里;在我们一出生时,它就在母亲的催眠曲里;我们一上学,它就在老师的言传身教里。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气息弥漫在我们的精神血液里。一旦我们的眼睛与无声的中国水墨画面一接触,就会擦燃起思想的火花,让你的情绪不能自持,尺幅的画面会让你不由自主地发思古之幽情,叹人生之苦短,赞江山之秀美。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似乎都被眼前那幅简约而灵动的中国水墨画所包容。只要静下心来,用一种淡定的心态去阅读,画面之外许许多多的信息就会源源不断地进入到你的脑海之中,激起无尽的情感波澜。 中国水墨画是中国文人于文学之外运用笔墨抒发感情,进行艺术表现的另一种有效的渠道。这也就决定了中国水墨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根本特色。因此,欣赏中国画,不但但是赏画,贵在捕捉这些文人画家在画面中呈现出来的那种“意趣”。这种“意趣”仅凭一双眼睛是捕捉不到的。中国的文人大都是一些以诗书存世,彪炳史册的人。他们是中国文化的精英,是中国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中国人向来有着敬重文人的传统。把文人称作墨客,把知识叫做墨水。称有知识的文人是喝了一肚子墨水的人。把没文化之人称之为胸无点墨之人。舞文弄墨是中国文人的职业。他们舞文弄墨的成果,要么是用文字写成的诗歌文集,要么是水墨线条绘成的画面。因此无论是诗歌文章,还是水墨画都寄托着文人们心中一个个梦想和人生追求。读画的过程,我们是在一种不自觉的状态中去解读中国文人们留给我们的一个个梦想。 读画是一种简单的放松,放松得让你进入到画的意境之中,让心灵追随画家的灵感自由地飞翔。闲来无事,取几幅中国水墨画,置于眼前,静下心来,让自己在与画的私语相对中,获得些许源于画而归于心的思想感悟,在简约而不简单的美妙画境中,陶冶性情,提升生活品味,难道不是一件快乐至极的事情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