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行走在路上,我都会一路走,一路想,眼前的景物,尤其是这遍地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像一堵堵墙,不但阻挡了我的视线,更有一种壅塞心灵的感觉。眼前灰蒙蒙的天空,没有任何空灵的感觉。在我内心深处,突然对天空的“空”字产生了一种联想:其上面“穴”字头,就像一面下垂的无垠大幕在缓缓下坠,下面的“工”字,就像一个急速上升的巨大台阶,与上面的大幕急速地聚合,于是置身其中的我,内心世界便有了一份压迫感,让我每天在困惑中,生发着许多杞人忧天的思考。 曾几何时,我们唱着“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每当歌声响起,悠扬,婉转,抒情的旋律,将我们心中一份美好的情愫撩拨着,虽然不是诗人,但内心深处依然能体验到“天人合一”的美好生命状态,依然为“天苍苍,野茫茫”那种辽阔壮美的大自然具有的原生态所产生的天然美感而暗暗叫绝。人作为会思想的动物,时常有一种奇妙的精神感觉,这便是怀旧。现实经历的事情在当时那一刻,我们的心灵显得有几分迟钝和麻木,可一旦脱离了,告别了,久违了这份经历并形成一种鲜明对比的时候,便会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思恋萦绕在心头,让你无法割舍的同时,还伴随着一份怅然若失的美好向往与牵挂。 不知何时早已经厌倦了市井喧闹生活的我,思绪时常停留在儿时那份美好的记忆里。蓝天白云下,无忧无虑的我和小伙伴们,在鲜花盛开,绿草如茵的原野上疯玩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每当星期天和节假日,总想到户外,投进大自然的怀抱,让心灵在和煦的清风和温暖的阳光里,静静倾听和感受自然的美好,并重温一下儿时的美好记忆。告别人声鼎沸的都市喧嚣,来到清净的原野,放眼望去,灰蒙蒙的天空下,烟筒林立的工厂,升腾着条条蛇形的烟柱,幽灵般将刺鼻的工业气味散发在空气中,天空没有飞鸟,更看不到白云,只有一块浅灰色半透明的天幕呈现在眼前。眼前绿色的植物也蒙上了各种工业粉尘,用一种苍老的颜色,绝望地呈现着生命的迹象。河流里缓缓流动着恶臭的浊流,没有一丝鱼儿欢腾带来的生命气息。自然的怀抱虽然安静,但安静中透着几分令人窒息的气氛。没有花的芬芳,没有鸟儿的歌声,也没有溪流的喧哗,一切是那般的安静,安静得让人孤独,安静得使人恐惧,置身这样的自然环境,儿时心中的美好记忆早已没有了踪影,心中便也毫无快乐可言。 没有了好的去处,只好呆在家里,坐在书房里,捧一盏清茶,读一卷诗书,来打发自己的业余生活。《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从古至今,一路读来。古代文人墨客们用妙笔生花的文字,将他们心中那份美好的自然景色,以及这份美好景色带来的愉悦心情,留在了书中,每每读到这些文字,诗文中那些灵动,美丽的景色描写,就像一瓶开封不久的陈年老酒用迷人的香气,微醺着你的生命情绪,令你陶醉。美妙的文字,散发着诗意的气息,将一片清新的人文精神世界呈现在心中。带着兴奋,带着留恋,带着向往,我一往情深地在阅读中进行着乐此不疲的精神远足。“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究竟是怎样的美景,触动了古代文人心灵的琴弦,让他们获得如此的灵感,留下如此绝美的诗句,我们不得而知。但就凭这些优美的诗句,我们便足可以感到美好的自然对于人类心灵的启迪力量是何其伟大!在自然面前,我们人类永远是自然的一部分,隶属于它,永远不可能凌驾于它直上。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类自身能量的不断释放,人心的贪欲也在自然放大,于是乎,为了一点现实的利益,忘乎所以,为所欲为的人类变不惜放手一搏,疯狂地向大自然宣示自己的能量,于是乎我们人类赖以生存了几千上万年的自然家园在我们今天创造的繁荣面前,彻底地改变了模样。虽然有了富足的物质文明,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天不再蓝,水不再清,空气不再清新,一切都在悄悄地发生着改变,一切也在威胁着我们的生存。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生存环境的恶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伴随着人类改变自然能量的日益释放,我不由地为我们人类的未来深深担忧起来。也许有一点杞人忧天,或者自作多情,但内心悲天悯人的情怀还是时时刻刻刺激着我的心灵。每天电视里不断出现的雾霾,泥石流,气候反常诱发的极端天气,江河湖海的造成的水体污染,物种灭绝等一个个现代工业文明制造自然灾难,犹如一枚枚语言炸弹在耳边回响。科学知识赋予我们人类强大的能力,让我们借助知识和技术的力量,拓展了我们的精神疆域,但面对辽阔无边的自然界,我们人类永远不可能去主宰大自然,我们只能理性地去适应自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自然法则如果违背得太离谱,大自然就会凶猛地惩罚我们。今天面对持续的生态恶化局面,而出现的那一幕幕生态灾难,其严重程度,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我们人类自己作茧自缚的结果。时至今日,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自诩为无所不能的人类还在争论不休,在各种国际环保会议上为了一己之利,还在唇枪舌剑,讨价还价,几乎达不成一致的意见,无法采取一致的有效的行动来遏制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这不能不让我们这些遭受生态危机之苦的人们感到无比的绝望和无奈。 满眼的高楼大厦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像一柄柄直刺苍穹的匕首,宣示着人类聪明智慧的同时,我们也同时在感受到世界在我们的眼前变小了,我们的心灵有了几分拥堵。曾几何时,作为自然之子的人类,自由地徜徉在大地母亲的怀抱,头顶蓝天,脚踩大地,一步一步用脚丈量着脚下的土地,虽然生活节奏有几分缓慢,但内心对生活的理解和生命的感受,比当代人却深刻得多。今天借助科技的力量,我们的生活虽然便捷快速了,一方面我们享受着现代文明创造的便利,另一方面也在承受着现代文明造成的危害。这让现代人步入了文明的怪圈,在一份精神的苦闷中,奋力地挣扎着、前行着,并试图找到一条突破这一怪圈路径。我们现代人就像一群戴着脚镣的舞者,并没有在优雅的舞蹈过程中体验到一个舞者应该享受的那份真正的精神快乐。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虽然复杂,其中一点就是过分看重了科学的力量,在一种功利主义的心态驱使下,慢慢为自己套上了一条精神的锁链。这让我们的生存环境日趋复杂,生存代价也日益增大。原本简单的生活快乐离我们渐行渐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种没有任何精神羁绊的生命情绪,从我们的精神生命中几乎挥发殆尽。摆脱这一困局,当下我们十分有必要重新亲近古今文人圣贤在传承千年的人文典籍里留给我们的生命智慧,并以超越一切功利的人文主义态度去重估其内在的精神价值。虽然这些智慧无关乎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现实生机问题,且令我们感到玄之又玄,但它却是一种滋养我们人类心灵的精神营养。面对这份精神营养我们好多接受了现代科学精神洗礼的现代人对此却不以为然,甚至自以为是,导致我们在行为处事方面缺乏了人文精神的引领,致使我们这些聪明的现代人一直在办着糊涂事,甚至傻事而不知自省。 人类从茹毛饮血的时代走向文明的过程,始终是一个与大自然相互依赖,密切联系的过程。对待自然的态度,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始终是关乎我们生存的第一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我们人类的生存是断难和谐和幸福的。两眼紧紧盯着物质利益的我们有着比我们父辈、祖辈丰富得多,优越的多的物质享受带来的生理惬意,然而我们内心世界却并不比他们快乐和幸福。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让我们的生命节奏变得紧张了,机械了,枯燥了。面对自然,面对社会,面对现实,面对人生,如何在世俗生活中求得心灵的安顿和精神的愉悦,走近先贤,聆听一下他们的生命智慧,无疑是我们在人群大化中寻求超越,于喧嚣的世俗声浪中,过一种艺术化,心灵化的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唯有如此,我们才会在内心深处,心存敬畏,不至于为所欲为干出一些违背自然规律的傻事和蠢事来,致使我们与自然的距离越来越远。如此简单事情,我们这些充分接受了现代文明洗礼和熏陶的现代人,如果在忙碌的工作之余,都能静下心来去品读和吸收一点这样的精神营养,日积月累,我们内心的浮躁之气就会减少一点,内心世界也就变得澄澈一点,便会对物质利益的诱惑看得淡一点,这样我们的心灵世界也就会在岁月的流逝中不断得到精神的滋养,并日益丰富,从而用人文关怀的态度去善待自然,善待社会,善待一切,这样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内在与外在的协调,心灵与自然的和谐,就会催生一种简单质朴,快乐幸福的本真的生命态度,陪伴我们在文明的进程中一路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