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读完金庸的小说,印象最深的不是主人公的潇洒与恣意,而是寺院中伴着一杯清茗的高僧,茶香袅袅,悠然自得,不禁使人沉醉在那个神秘莫测的世界中。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茶与禅是一体的,因而有了“茶禅一味”的说法。我们已经无法考据这一说法的来历,也无从窥测其本来的含义,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一说法却十分恰当而且贴切。 禅文化是中国佛文化的一部分。而所谓的“参禅”即慢慢领悟佛文化的精髓,茶与禅在佛教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茶是僧人的必备饮品,每日伴着一杯清茶,并开始了当天的早课。于是就有了茶香与诵经声交织缠绕着,氤氲升腾在寺院上空,从而形成一种特有的禅意境。 茶与禅的亲密关系,更是衍生出了所谓的“茶禅”。据有关资料所知,相传公元前52年,吴理真在四川蒙顶山种下七株茶树,开创了世界上人工种植茶树的先河,吴理真因而也被称为“茶祖”。而公元前4年,佛教传入中国后,吴理真在蒙顶山落发修行,首创“佛茶一家”;而“茶圣”陆羽在三岁时就被一禅师收养,从小就练得一手采茶、煮茶的高超技艺。于是茶有了禅的洗礼,世人喝着这沾有禅意的茶,也似乎心境有了不同的变化。 茶与禅究竟为何如此的关系密切?据说这是源于二者之间有着许许多多的共通之处。说到共同之处,第一是要说的是“苦”。为什么呢?相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曾谈论道,“四谛之理”,以苦为首。”佛家讲究参禅以达到对苦的解脱,而茶性苦,则是说僧人在参禅的同时,伴着一杯苦茶,实则就是在品味人生!而第二要说的共同之处是“静”。佛教中讲究的是静坐以参透佛理,但在这其中,难免发困,这时一杯清茶能够缓解僧人的倦意;第三是“简”。因为参禅者要从平凡的小事中悟透人生,从而品茶亦是求得简单;而第四是要说的共同之处是“放”。佛教讲究“四大皆空”,放下一切,海阔天空,而饮茶也是要放下手里的事务,放下紧绷的神经,才能品味出其中的滋味。综述上述四点共同之处,我们知道茶与禅本是两种不同的文化,但因为其他因素却在其相互交织发展中融为一体。原因何故?我想或许是其产生时便注定了这样的命运。 弘一法师爱茶,他的一生从未离开过茶。有趣的是,在他未出家之前,所娶俞氏即为天津芥园俞家庄老板的女儿。龙应台在《什么》里说“他是否很早就看见了我很晚才看见的!”我等俗人想不透他们看见了什么,只能从表面猜测,那里面或许是个精彩无限却又是神秘深邃的世界吧?“禅茶一味”,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禅需茶助修行,而嗜茶之风尚,又促进了茶事发展。茶禅文化亦交融辉映,合而双利,从而形成人与自然的佳缘。 作者 李玉良 2014年8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