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在写给女儿的《靠自己去成功》一书中,是这样谈论公平的:“你可以化悲为力量。但你不能怨恨,因为怨恨只可能使你更偏激、更不理智,甚至造成更大的失败。”在书中,他还记载了一个亲身经历的故事: 刘墉在台北时,有个小女生来对他哭,说她毕业应该可以得到市长奖,但是因为每个学校有一定的名额,其中一个给了家长会长的孩子,另一个给了有脑瘤的小孩,结果把她挤了下来。颁奖时,小女生在乐队里演奏,看着成绩不如她的同学领了奖,眼泪直往肚里吞,她觉得太不公平了。刘墉一边听,一边眼泪也要掉下来。但是,他听完之后,却对小女生说:“你要想想那个得脑瘤的孩子多可怜!他得那么重的病,动了那么多次手术,还能有不错的成绩,真是不简单。就成绩而论,他比你差却列在你前面,确实不公平。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想,一个才十二岁的孩子,就长了脑瘤,上天不是也不公平吗?你怎不想想自己幸运的地方,而感恩呢?” 想想人的一生其实也不过如此。艰难困苦可能压得我们暂时喘不上气来,失败渺茫可能时常伴随我们左右。但这些只是暂时的并不是永久,相对于那些被夺走一生幸福的人,上天对你我已经是特别眷顾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如果老是以别人的方式和标准去衡量自己,那这个世界对他来说永远都是不公平的。 在我们这个社会中,许多人都认为公平合理是人际关系应有的现象。他们所犯的一个错误便是为自己、或为他人感到遗憾,认为生活应该是公平的,或者终会有一天生活是公平的。我们也时常听人抱怨:“这不公平!”或者说:“因为我没有那样做,你也没有权利那样做!”等等。在这些人眼里,事情的发生及处理过程合情合理,没有偏袒,即为公平,否则就是不公平。然而,这个世界上真的是样样都公平吗?为什么有些人漂亮,有些人丑;有些人高,有些人矮;有些人家财万贯,有些人寅吃卯粮;有些人生在贫穷战乱的地区,有些人生在富裕安定的国家……这世界本来就是不公平的。 在长大成人、直面现实或做出决定的过程中,人人都有其独特的能力和问题,人人也都有感到上当受骗或是受到不公平对待的时候。让所有事情都完美无缺的并非生活本身,而是对我们自己的挑战。生活在充满竞争的时代,当他人超越我们的时候,便从内心感到自己受了冷落,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其实,公平是相对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而言的,不存在绝对的公平。一个心胸开阔的人,能够正确看待自身与他人的差别,既不会自轻自贱、崇拜英雄或偶像,把任何人都看得比自己优越,也不会盲目自信、无谓地贬低他人。不会因别人的权力、财富、地位而愤愤不平。愿意以自己的实力战胜对手,而不愿因对手的缺陷使自己轻易获胜。一切都要求公平,这会使我们失去许多与他人交往的机会。 “这不公平!”其实是一句很糟糕的话。既然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一定是把自己与别人相比较,认为别人能做的事情自己也能够做到,别人不该比自己占优势。这样思考的结果,必然是用别人的情形来判定自己,让别人支配了自己的情绪,是别人造成了自己的不愉快,这便意味着把自己的控制权、支配权以及主权、人格等统统交给了别人。 如果我们陷入了困境,不要只是埋头抱怨,要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短暂的生命中如果积聚了太多的悲愤和怨恨,只会增加自己人生路上的负担,使自己走的艰辛,且速度变慢。我们应该学会放下不必要的思想包袱,轻松上阵,轻松前进,轻松面对人生。 (《武夷撷英》2008.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