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底,和姐妹们相约去北京看香山红叶,看北京美丽的秋色。十一月初,我如约践行。
香山
六号下午我到了北京。七号一早有朋友开车一起去了香山。原以为十一月初的北京已经很冷了,可能已错过了看红叶的机会,没想到在北京的这几天,老天特别给力,天天阳光灿烂。
七号是星期一,虽然不是周末,观赏红叶的人依然很多。刚到公园的门口,就已经强烈的感受到红叶节的色彩了。熙熙攘攘的人们纷纷在公园门口的花坛前留影留念,而周围的树色早已秋意渐浓。进了门,沿着那条上山的石路蜿蜒前行,缤纷的秋色尽收眼中。我自小生活在江南,江南的秋天基本上是緑意葱茏的,即便是深秋,色彩也不甚鲜明。在这样的深秋来到北方,这还是第一次。我惊叹于北京的秋色了。
公园里树木参天,错落有致。沿着石阶上行不多会儿,就见路边不远处有一片水面,周围松柳环绕,景色非常幽美,朋友让过去拍照留念。只见水边的几株垂柳由下而上由緑渐黄,在阳光下影色朦胧。从未见过杨柳有这样的一种色彩,像油画一样美不胜收。而水面的那边一直到山上,一丛丛的松树和香山红叶点缀在一起,红的蓬蓬勃勃,緑的安静沉稳。继续前行,沿途的景色吸引我一直拍个不停,同行的李老师不得不一再停下来等我,这样便耽误了不少时间。快到半山腰,他们早已在上面等我,而我仍流连于路边景色,待匆匆赶上,便被眼前的这一大片红叶震住,果然是“霜叶红于二月花”,红的这样恣情。赤胆。浓烈。激昂,仿佛把一生的心血全部呕将出来,只是为了在这一季的最后给人间留下緑叶的辉煌。我终于理解了那句诗的真正含义。
香山虽然不算太高,却因我们拍照耽搁太久而不能登顶。为了不耽误下午去颐和园的计划,我们只能返身下山,奔向下一个景点。在下山的途中,我破天荒地摔了一跤,不知是冥冥之中香山不愿让我离去,还是我的内心深处不愿离开香山,总之我是重重地躺在了香山的怀抱里了。
香山,我已经将你珍藏进我的记忆深处,今生今世都已无法忘怀了。
再见了,香山,我还会再来的,在下一季的秋天。临别,我再次回望香山,心里默默地念道。
颐和园
下午两点左右,我们来到了颐和园。
颐和园,不愧是皇家林园,它的整体布局之大气。恢弘。雅致非一般园林可比。进门不多远往右手一拐,便步入了一条特别幽静的林荫大道,两边的秋色自是与香山不同。在香山我感受到的是在生命的最后迸发出的浓烈与激昂,而颐和园给与我的则是娴静。优雅中带有一丝丝的感伤。林荫道两旁色彩缤纷,那由淡而浓的秋色,淡黄浅黄雅黄金黄。淡青粉青深青抑或还有淡紫粉紫夹杂其中,给你一种浓郁的秋思,无限遐想。道路尽头往左手拐过来但见一荷塘,荷塘里满眼是枯萎的荷叶垂落于枯干的荷颈之上,象一个个垂头丧气的孩子,在述说着他们的无奈,而荷塘边的那株垂柳,让我们都瞪大了双眼惊艳于它的风华。它硕大的树冠遮住了它身后近十棵松树,长长的柳丝一直垂到荷塘的水面,最令人称奇的是,柳叶从上到下一片金黄,在周围青松的映衬下,艳姿雍容,风华绝代。若是那白衣柳郎见了,不知是否还会吟出“杨柳岸,晓风残月”这般伤感的句子来。
继续前行,不久就看见了着名的石舫,紧跟着阔大的湖面迎面而来,昆明湖终于见到你了。眼前的昆明湖安静而从容,平静的湖面上只有一艘游船在远处行驶,傍晚的太阳不再有刺眼的阳光,些微昏黄的太阳在昆明湖的上空也显得格外温柔。远处一带堤岸上的柳树在阳光下象烟雾一样緑色朦胧。好一个静谧的所在,昆明湖,在你的面前,繁杂与喧嚣消失殆尽,你给与我的只有从历史的尽头穿越而来的那份优柔。
离开昆明湖畔,行入万寿山景区的东西长廊。在这条华美的长廊里,想象着当年宫女嫔妃们婀娜的身影,感受着在时空交错中历史的进程。穿过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沿着南北长廊一直登上佛香阁,一座雄伟的阁塔矗立眼前,抬头便见四个大字“云外天香”。我没进阁内,沿着外面的长廊绕到后面,即看到由石块垒成的山顶上,有一座精美的宫殿,前面的小门上写着“众香界”,这似乎是这座宫殿的后门,究竟是什么所在我不得而知。只是想到当年慈禧太后的奢华与威仪,再看看这建筑群的皇家气势,感慨不已。
面对万寿山的霸气,我更喜爱昆明湖的娴静与从容。
颐和园啊,或许我只见识了你些微的容颜,但你已让我领略了皇家的华美高贵与至尊之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