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清晨,随西安市统战部考察团来到了秦岭深处的丹江河畔。旭日东升,青山绿水从薄雾中挣扎出来,毫不掩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嫩柳摇曳,波光粼粼,除了远山火一样红的杜鹃花,江山一色,苍翠欲滴。 送友人上了皮筏,我们乘车沿江边简易公路,陪伴着歌声、笑声、桨声、喊声缓缓行进。也许是城市喧闹的反差,也许是野趣的陶醉,竟使这些繁华城市的游子忘乎所以,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十几个人在三条皮筏上尽情嬉戏……从庙沟口到红鱼渡口,10余里行程只用了一个多小时。 我本是“旱鸭子”,看着绿茵茵的江水心里就发怵,不知是城里姑娘水中歌声的呼唤,还是小伙子们拍打江水的激励,在湘河街吃过午饭,我也随6名同事含笑爬上了皮舟。 7个人,乘两条筏子,我所在的筏子上3个人,另外两个同事也只有狗逮蚂蚱一一瞎扑的本领。开始在平静的江面上飘动,不掌握要领,皮筏总在水面上打转转,我模样虽然在笑,心里却直扑咚。 到了紧水流处,江水不安分起来,聚起一个个波涛,将皮筏推上浪尖又送到低谷,我紧紧抓住把手,害怕皮筏翻了,心中懊悔不已,脸色都变了样,直叫喊:“别让船横了”。两个拿桨的同志,使出浑身解数调正航向,小筏虽然没翻,可浪花还是溅进了舱内,打湿了我们的衣裤、鞋袜。从“风口浪尖”上过来,进入深不见底的回水湾,费了好大的劲才从旋转的水流中划出来。还没喘过气,丹江大桥到了,水流虽不急,但很深,我们奋力划动才避开了桥柱。进入浅水区,没把握住航线,小筏搁浅了,我们只好挽起裤管,下水把筏子拉到深水的地方,重新上筏,随波逐流。不一会儿,慢慢地悟出了秘诀:要船向左,用桨在右边划两下,要船向右,用桨在左边划两下,皮筏象驯服的小马,听从我们指挥其沿目标线路平稳地漂流。 这时,心也不跳了,人也不慌了,任小筏不紧不慢地在水中荡漾。江水微微碧波,清澈见底,两岸青山逶迤,花浓竹茂,一阵细雨过后,轻烟蒸腾,给人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难怪贾岛会吟出“一路绿溪花复水,淼淼清江下激流”的佳句。皮筏在刀斫斧削的峡谷间穿行,秀美的江天山色令我们目不暇接。 丹江,在商州、丹凤县界时,两岸宽阔、平坦、山不险、水不恶。进入商南,却被群山紧紧环抱,山回峰转,碧波涌涛,清江激流,险象环生。小筏漂到枣园,眼前开阔起来,我们边体验着江流将小筏抬起来,掀下去的刺激,边指点着悬崖上的花草,黄土岗上浓荫掩映的农舍,水边洗衣的村姑,忙于春耕的壮汉…… 漂到马家凸,水不深不浅,平稳又少波涛。两条筏子上的伙伴,打起了水仗,童稚的欢乐,竟逗得岸边孩子也跳着、叫着鼓起掌来。 滩沟口到了,夕阳斜照,等后边的筏子赶来后,并排漂流到寺沟口,接我们的车也来到了河边。我们停筏靠岸,放了气,收起筏子,信步来到梳洗楼山下一家盖楼房的小店,老板娘殷勤接待了我们这些不速之客。小憩后,拾级而上,远眺“犀牛望月”的景观和三省交界的白浪,余辉中,梳洗楼更显得挺拔、傲岸。3间正殿,旧貌依然。几个不大的石头,一前一后,竟支撑着十几立方大的石头,矗立在数十米高的峭壁上,任风吹雨洒,寒来暑往,岿然不动。梳妆台留下了苏娘娘征叛寇的神奇传说。 景虽没有画家笔下的浓烈,没有文人笔下的诗意,但漂流、观景、怀古,却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