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前,何晓从家乡考到省会的一所普通大学,在经历了和其他年轻人一样快乐自在的4年大学生活后,何晓面临毕业的抉择。当时,她可以参加省里的公务员选调,先到基层乡村工作几年,然后回地市级政府机关做公务员,也可以留校做行政工作。但那时,踌躇满志的何晓也同很多年轻人一样,认为这个不很发达的东部城市不足以承载她的梦想,舞台过于平凡,灯光不够绚烂,这种一眼能看到头的生活究竟意义何在?于是,何晓义无反顾地告别触手可及的安稳生活,一个人踏上北上的列车,来到心目中繁华且遍布机遇的北京,准备开始一段精彩辉煌的旅程。
3年后的某天,何晓在清晨6点醒来,匆忙洗漱完毕,从郊区租住的简陋小屋出发,先在寒风中等待数十分钟公共汽车,乘车15分钟后到达地铁站,再拼命挤上如沙丁鱼罐头般的地铁车厢,晃荡40分钟后来到CBD,在林立的高楼间东拐西拐来到自己工作的写字楼,开始一天虽不算辛苦却前途渺茫的工作。是夜,何晓打开电脑,在网上写下:“人在北京,梦想的生活与我无关。”瞬间,跟帖如潮,无数漂在北京的年轻人感同身受地发表观点,间或还有上海、深圳的网友。
其实,何晓偶尔也会想回家乡工作,但是,一想起家乡那个城市太小,商场很少,商品也不够时尚,连设施齐全的卡拉OK都没有,更甭提滑雪、泡吧之类的了,何晓就觉得沉闷。小县城的生活是平静简单的,工作轻松,房价不高,她这个年龄在老家也算是大龄女青年了,必然被父母亲戚逼着相亲嫁人,今后的人生可以一眼看到头。何晓觉得,和五彩缤纷的都市生活相比,这样的人生有些乏味。
秦岭却不这么认为。他是西北高原上的农家子弟,没有任何背景,在北京上了4年本科、3年硕士后,坚持认为北京过于繁华喧嚣,并不适合自己,毫不犹豫地选择回到西部老家的省会城市发展。因为毕业于名校,又有大城市生活经历作背景,短短5年,秦岭已经
成为省里最年轻的处级干部之一,是班里同学中被最早提拔的。他也坦言,西部对人才的渴求给了他难得的机遇。北京汇集了来自全国乃至全球的各类人才,却只能提供有限的岗位和机会,供过于求带来的是过度竞争的压力和浪费。很多人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具备一定的能力,却无法得到合适的岗位,不能人尽其才。北京是比家乡更发达更绚烂,但是如果在这个城市里并没有我们的一席之地,它的发达和绚烂对我们而言又有什么意义呢?
有个女孩回帖说:“我就是在家乡平静的小县城工作生活的。我喜欢早上不用赶拥挤的地铁,而是悠闲地自己做早餐,溜达着去单位上班的生活。下班后可以和男朋友去小河边散步,晚饭后有大把的时间看书、听音乐、下棋,或者和朋友喝茶闲聊。每年有长长的假期可以四处旅游、摄影。等以后有了孩子,可以全家一起旅行,有时间每天陪着孩子、教育孩子,这种可以看到未来的平静愉悦的生活,有何不好?”
换个角度想,家乡的生活或许并没有那么可怕,可以在父母每天的关爱和照顾下享受亲情之乐,可以在能承受的范围内买一套大小合适的房子,可以拥有一个稳定安逸、不需奔波奋斗的家庭……大都市的生活会因为匆忙窘迫而变得十分单调,家乡的生活也会因为精心打理而变得富有趣味。那些在大城市里寻寻觅觅多年却始终没有找到位置、实现理想的年轻人,有时间时可以静下心来想想:会不会是因为我们漂泊的日子太久了,适应了这种生活,就误以为这是最适合我们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