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妹妹"的儿童节贺贴

时间:2011-06-05 20:06来源:半壁江原创中文网 作者:带雨的云 点击:
妹妹儿童节这天发来一贺帖: 祝哥哥儿童节快乐! 开始,哥哥晕了。已经七十又八,还祝贺什么儿童节 . 继而却又高兴起来。于是马上复帖: 哥哥忽然返老还童,接受妹妹的儿童节祝福,很高兴,谢谢! 妹妹又发贴来: 哥哥高兴就好!羡慕哥哥的充实晚年。 其它的

  妹妹儿童节这天发来一贺帖:祝哥哥儿童节快乐!

  

  开始,哥哥晕了。已经七十又八,还祝贺什么儿童节.继而却又高兴起来。于是马上复帖:哥哥忽然返老还童,接受妹妹的儿童节祝福,很高兴,谢谢!妹妹又发贴来:哥哥高兴就好!羡慕哥哥的充实晚年。

  

  其它的年节他常得到祝贺,唯儿童节是第一次。于是忽然想起了儿时的儿童节。大约1941年,小学二年级,才八岁吧。

  

  据说1931年《上海中华慈幼协会》呼吁政府,儿童需个他们自己的节日。从此开始中国儿童的节日,每年的四月四日,叫做《四四儿童节》,属世界上最早的儿童节之一。是民国年代的老事。

  

  那时的父母不把儿童节当回事,只看重过年、元宵、端午、中秋,有好菜吃。甚至腊月二十四祭灶节也有鸡鸭鱼肉供灶王爷,供后也是一家人吃。他问奶奶为什么要祭灶王,奶奶只回答说:为了求灶王爷菩萨保佑

  

  后来才知道供奉灶王爷,是因为他是玉皇大帝派来人间考察”“蹲点的,是他在人间的派出机构”“派出人员,家家户户的事都由他负责汇报,包括这家人的表现和各种所作所为。

  

  灶神还常常不地道,像人间的坏官员们一样的徇私舞弊,还喜欢打小报告,爱歪曲、造谣、中伤、散布谣言、造谣惑众,如果不与他拉好关系,不请吃饭、不送礼,他就会在玉皇大帝面前胡言乱语、告刁状。所以有民谚提醒说: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否则获罪于天,就无所祷也。于是家家户户就年年的腊月二十四祭灶王讨好,给他好吃好喝,让他:

  

  天上说好事,玉帝降吉祥;

  

  好话多多说,坏话少声张。

  

  那年他告诉奶奶要过儿童节,奶奶说:她从来就没有听见过什么儿童节,奶奶一年到头那么辛苦,可是连奶奶节都没有,过什么儿童节。

  

  194911月,在莫斯科召开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定每年的61日为《国际儿童节》。可是那时他已经上初二年级,已经没他的份了。

  

  小学二年级时是他过的第一次儿童节,印象非常深。这天全校同学互相交换礼物,几天前他就催奶奶赶快买好东西。奶奶把亲戚送的一包桔饼用牛皮纸给他包好放在厨房,他有点不太高兴,怎么不是买的。可他还是非常高兴,前一天晚上兴奋得醒过来了好几次。

  

  那是一个月光皎洁的晚上,月亮如同银盘一般的锃亮锃亮,把窗户纸照得透亮雪白如同白日。那时的窗子没有玻璃,是那种老式屋子的隔扇窗,窗上就糊一层白纸。

  

  他一觉醒来发现窗户纸晶亮雪白便以为已经天亮,赶紧轻轻的起床穿上准备好的新衣服。可没等穿好鞋就惊醒了哥哥。

  

  哥哥问:那么早起来做什么,还没有天亮呢!他打开房门看,果然厅里还黑黢黢的,原来是月亮的光。

  

  家里只有一台奶奶陪嫁来的和一台妈妈陪嫁来的座钟,他哥哥开玩笑说那是老爷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他哥哥常常晚上睡觉前开好,可是没等天亮就又停了。那时还没有电灯,晚上起来也看不见,是点菜油灯,哥哥不让弟弟自己点,怕不安全。

  

  因为时间还早,他很不情愿的回到床上,巴不得马上就天亮。

  

  这天他起得特别早。这次他的动作更轻,起来后脚步小小的,一点一点的迈,然后悄悄的打开房门不弄出来声音。他很高兴,已经天蒙蒙亮,一高兴便又惊醒了他哥哥:急什么嘛,老师没有那么早去学校。他不管,迫不及待的捧着备好的在天蒙蒙亮中捧着大礼包走了。

  

  那用厚纸包着,包外面贴了一条红纸。学校规定不写名字,到学校统一编号。

  

  学校的校门还没开呢。寂静中听见学校对门的操场已经有了声音。操场还是黑糊糊的,一些叽叽喳喳的孩子,有些同学去得还要早。

  

  操场上横七竖八的系了许多绳子,礼包后来就是悬吊在这些绳子上,大的、小的、长的、短的琳琅满目,每包的上面编了号,各人根据自己抽到的号签去领取。

  

  多么遥远的童年记忆呵。妹妹忽然提醒哥哥想起了已经过去七十年的往事。

  

  他的晚年确实挺充实,五年里把七十余年的感受和所见、所闻、所经历,从童年到老态龙钟一一的写下来。写的过程同时是回忆和重新感受。

  

  写的过程中有感慨不已,也有隐隐作痛和浮想联翩,还有兴趣盎然,常常是断断续续、隐隐约约,似梦般的难以捉摸,还像是灵感和意境:在远近之间,才着手便煞,一放手便飘忽去

  

  现在的生活确实很充实,于是又常想起曾经的过去,那些年代是多么的空虚。回头想想做了一些什么呢,说是庸庸碌碌还嫌起来,几乎是无所作为。

  

  从事美术专业却很少日子需要动画笔,似乎需要的仅仅是嘴巴,需要的是写批判文章和大字报的毛笔或者是是锄头镰刀。几十年里这大半辈子几乎不是劳动就是念报纸、读文件、学习讨论,或者搞运动和展开批判斗争。

  

  就一些这样的日子呵。古人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一年到头做了些什么哦,天天得挖空心思揭发别人或者披肝沥胆的批判自己,有人把这叫做改造思想,也有人背地里形容是洗脑子,是换脑筋。

  

  那些日子简直是无聊极了,一年到头朝夕相处的同事忽然间会变成了敌人,需要揭发,需要批判,需要痛斥,需要喊打倒,揭不出来或者不喊打倒还通不过,叫做右倾、麻痹、轻敌,叫做立场问题,甚至是危险的边沿

  

  那年代的人怎就那样蠢那么笨。动不动就批判,能批判出钢铁吗?能批判出粮食吗?能批判出文艺作品吗?

  

  参加过一次小高炉炼钢,什么也没有炼出来。一车车的煤炭木材送进炉膛,然后变成了一炉炉的灰烬。材料糟蹋了,时间浪费了,大好光阴浪费了,宝贵的青春耽误了。可是还叫做炼钢炼人呢,说是钢没有炼出来但是炼出来了人。真的炼出来人吗?炼出来了吹牛说谎的坏作风。真是是吃饱饭没事干,想入非非折腾人。

  

  这人生最后的五年倒是写出来一百多万字,想想,那宝贵的光阴那雪白的纸被白白的糟蹋白白的浪费了多少啊,那些批判有什么用,还不如留着擦屁股划得来。

  

  哥哥谢过妹妹的提醒,想起了儿时。儿童节已经过去,紧接的是端午,礼尚往来,发一篇感触短文顺便祝端午心情更快乐,论坛缤纷更动人:

  

  蝶舞翩翩纷纷,寒秋花开纭纭;

  

  燕燕莺莺齐飞,粽香缭绕阵阵。

  

  不分热热冷冷,朝霞晚雾欣欣;

  

  不辞四处茫茫,不顾彤云滚滚。

  

  旭日冉冉东升,层峦叠嶂纷纭;

  

  夜半细雨霏霏,依然从容凛凛。

  

  济济百味人生;熙熙攘攘沸腾;

  

  去去来来哓哓,啧啧赞语声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淘宝中国:祖国各地民俗物品的特征

作者:乐耕耘

在文化大发展的时代潮流中,我们应当更加关注祖国的传统文化,将其深入挖掘,创新,发扬光大。正是出于这种心情,我们…

发布者资料
带雨的云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10-01-03 20:01 最后登录:2013-07-15 20:07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云上的时光 第十四章

    小叔还跟以往一样,每天在外面闲荡,无所事事,跟一帮朋友混在一块,虽然如此,所幸没...

  • 云上的时光 第十章

    小叔还没有回来。当初小叔在家时,他那杆鸟枪几乎没派过用场,除了上次一枪打落了祖父...

  • 云上的时光 第四章

    一清早,二爷爷便在院子里伺弄花草。花草散发出清香,混合了清爽的空气,让人心旷神怡...

  • 云上的时光 第一章

    假如时光可以倒流,让我回到从前;从前,那段纯真无邪的童年;哪怕只在今夜。...

  • 月光如水的夜晚

    记得秋天的夜晚,与小伙伴们围拢在生产队的场院里,在大人们的欢声笑语里,围着场院里...

  • 爆米花的回忆(修改版)

    和朋友到电影院看电影,我们买了一包爆米花。电影开始后,朋友将爆米花的袋子轻轻撕开...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