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我很难找到合适自己的一把雨伞。 无论我怎么花心思地去挑选,依然还没有如愿的雨伞出现在我面前,也许是我太过于执拗,能撑着遮风挡雨就行了,何必在意它是否称心呢。
可我还是不甘心,拥有一把称心的雨伞是我从小到大就一直渴望的。想想以前在乡下,下雨都没有一把像样的雨伞,不是伞骨常坏,就是伞的边缘易被刺穿,甚至丑陋得不堪入目,可当雨来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拿着它就往雨里冲,往家里赶,感觉也算踏实,但那个想拥有属于自己称心的雨伞的愿望也就生长了下来。那时在乡下,雨伞讲究的是实用。
后来渐渐离开家,到外地求学,那种想拥有自己的一把雨伞的愿望也就更加强烈了,可终究没有付诸行动,就这样一直拖着。阳光灿烂的日子倒不必为没有伞而发愁,可倘若倾盘大雨从天而降时,总会懊恼没有提前买雨伞,而一但天空放晴了,在心里就会又生出好几种借口来安慰自己,大不了就跟别人拼一把伞,因此也不再去为买雨伞而伤神了。如此反复的结果,每次到下雨天,我都不免会成为最狼狈的那个。
其实我看见过符合自己风格的雨伞,可这时候大多数的伞是在别人手上撑着的。有时我也会问别人的伞是在哪里买的,可一找时间出去买,却被商家告知产品已经脱销了,总不免让我黯然神伤。我记得我撑过的伞屈指可数,其中大部分撑的都是身边朋友们的雨伞。
雨伞能给人一种浪漫温馨的感觉,但我一直想拥有属于自己的雨伞的目的,并不是想要撑着它在雨中漫步故作出浪漫的姿态。其实大多数的时候,包括下雨天,用伞的地方并不多,有伞只是图个方便,可总有那么一种情结把我跟雨伞拉在一起,也许是自己喜欢雨天的缘故,所以那个愿望一直坚持到如今。
我喜欢的雨伞,不需要它太过鲜艳,也不需要它有许多图案花纹的装饰,更不需要它太过于张扬,它最好是质朴而实用,含蓄而内敛,古朴而典雅,简单而不失其特色。它就像是藏在角落里的一朵花,淡雅从容地开放,不卑不亢;也像深山里流淌出来的一条溪流,没有张扬,没有华彩,简单的行程,快乐地淌过。
可我一直都没有把它找到。有些东西,过于想获得,往往最难得到,说的就是这个理。
但我却无意中找到了这样一把伞,说是找到,还不如说是捡到。高中毕业那年,陪伴着快要走散了的人群,除了彼此依依不舍的感情之外,还有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那些大家都不要了的生活用品,在那些快要堆成垃圾山的生活用品里面,我就无意中得到了这样一把伞,捡起来时,其实伞的顶部已经坏了,但我还是毫不迟疑地把它带回了家,后来妹妹去逛街,我就托她拿去把它修补了一番,拿回来后,我爱不释手。这把伞,可惜在我大一的时候就坏了。直到如今,身边依然没有一把属于自己的雨伞。
而关于伞的遐想,也都已经飘进文字的汪洋里了,似乎也再无刻意地要在现实中找到这样一把伞了。
在文学的世界里,雨伞似乎总与江南结缘,先是《白蛇传》“西湖借伞”的情景,一把油纸伞,衍生出许仙和白娘子缠绵悱恻的爱情。于是“喜雨霏霏恋意柔,青山绿水路通幽。相依伞下鬓私语,半为遮雨半遮羞”,着实令我们向往,接着戴望舒笔锋一转,便把那撑着油纸伞结着愁怨的如丁香一般的女子带进了江南的雨巷里,伞也与江南结下了情缘。
我发现文人写到雨伞,大都会把笔墨撒在油纸伞里,那油纸伞是什么样的呢?它究竟有什么魅力?为何引得文人集体地去怀念?
我打开百度图片库,在搜索栏里打下油纸伞,接着按下了搜索键,那些印着古色的水墨画图案的油纸伞就呈现在了我眼前,那被桐油浸润过的伞泛着沉稳的低敛的光泽,有一把白底上绘着牡丹,浓淡有致,密中有疏,空白处补以意,还有一柄做成青花瓷花案的油纸伞,清泠的蓝花中有着江南的清润与灵秀。油纸伞也许是沉淀了太多中国古风文素,这也许就是文人偏爱它的原因吧。
雨伞易被侵染在爱情的河流里,所以有人认为,伞是给佳人添置的,亦是给有情人添趣的,一开一合之间,传达着欲诉还敛的心思,但我喜欢偏向于理性的描写,就像有篇写到雨伞的文章题记这样说:“雨伞,收收合合,包容的是冰凉的伞骨,撑开的是盛放的花”。这是我看到的对雨伞评价最经典的一句话。其实它包容的不仅是冰凉的伞骨,还有世间的冷暖,撑开的又不仅是盛开的花那么简单,它一旦撑开,便是一片能遮风挡雨的天地。
因此,即使我没有伞,也依然活在伞的世界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