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中秋节,又是一年人拜月。中秋月圆、人间团圆、幸福梦圆,所以缘此,人月两圆,家人、亲友团聚。人们望见圆月、欣赏圆月、拜谒圆月,聆听有关它的神话,享受它的光华。我举头见到圆月,又平添了许多新的意象,由不得产生了许多联想的情绪。圆月寄寓着中华儿女团圆的梦想、积淀着中华儿女团圆的节日,它凝聚着中华儿女的心,熔铸着中华儿女的魂。 中秋赏月活动约始于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中秋之词,最早则见于《周礼》,起源于先民月亮崇拜。古代文人习惯中秋赏月、赋诗怀人。普通百姓则家人团聚,分吃“团圆饼”。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宋时,这一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可见,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清朝伟大小说家曹雪芹在《红楼梦》里描绘了大观园热闹的中秋夜。晚宴落幕,月上柳梢,贾母领着众人前去赏月作乐。书中写道:“当下园子正门俱已打开,吊着羊角灯。嘉荫堂月台上焚着斗香,秉着风烛,陈献着瓜饼及各色果品。邢夫人等一干女客皆在里面久候。真是月明灯彩,人气香烟,晶艳氤氲,不可形状。地下铺着拜毯锦褥。贾母盥手上香拜毕,于是大家皆拜过。”我读完《红楼梦》后,扑面而来的冲击至今难忘,带来了无限的想象。曹雪芹笔下的中秋节,更令人神往。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这首词精妙地体现了中华月亮文化的精髓以及传统文人对中秋的哲思。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月亮也并不总是圆的,阴晴圆缺,周而复始,代表着一种流转的轮回。人若能融入其中,也就能参透日月造化之永恒,赞服天地之化育。这样一来,人间之悲欢离合,又有什么可叹的呢?应淡然处之,融入其中,共享明月之美。 我非常熟悉妇孺皆能背诵的唐朝大诗人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客居思乡之情。虽然短短二十字,言简意赅,却是流传千年,脍炙人口,诗味浓醇,历来深受读者的喜爱。我从孩提时代起就把圆月的拜见栽种在心底,赏月童年的感受是“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当中秋月亮升起时,我的母亲曾经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 天公作美,中秋节的申城夜空上绘制了一幅彩云追月的美景,一轮圆月已经从东方地平线冉冉升起,为申城中秋节之夜增添了圆满。在万家灯火的掩映下,一轮明媚的圆月高挂在天空上,月似圆镜,美不胜收,仿佛在为人间家家户户祈福。在夜空下,车灯川流不息,一轮圆月高悬,画面上静谧而美丽,正如清朝诗人陆奎勋《咏月华》:“五色流苏齐着地,三重轮廓欲弥天”,更是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 皓月当空,花好月圆,韵味中秋,赏月正当时,让人魂牵梦萦,悠然销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