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春天,迎春花以怒放的姿态报春。 “我是开在春天里的第一朵花,是报春的使者。而你呢,一年四季都是老样子,只知道抱着空腹向上拨节,既没有花儿绽放叶间的绚烂,也没有果子结满枝头的喜悦,一年到头两手空空,一事无成,真悲哀!”花团锦簇的迎春花丢过去不屑的眼神,嘲笑竹的生命的无趣。 迎春花的身旁,是依然挺拔在大自然怀抱里的竹影,只是不语。 远处,一个小男孩儿提着竹篮蹦跳过来。秀俊的叶子在春风里高兴地拖曳,“沙沙沙”,暖风捎去翠竹对小男孩儿的声声招唤—— “快点来摘春笋!回家让妈妈烹出绿色又美味的佳肴!” 小男孩儿摘了满满一篮白白嫩嫩的春笋,带着满足又蹦又跳地离开了。 目送着远去的背影,遥想着小男孩儿家桌子上冒着热气儿的鲜笋,和小男孩儿谗嘴的那个小样儿,翠竹浑身的满足感快要溢出来——对社会、对人类,能够有所付出,有所奉献,还有什么能比这个更快乐呢! 竹是快乐的,快乐地向上、向上。 2 春天很快就走了,夏天来了。 池塘里的荷花舞动着粉黛的衣裳,卖弄着诱人的荷香,招蜂引蝶。 荷花和莲蓬将轻蔑地目光投给翠意欲滴的竹子,对翠竹始终以同一种姿态活于世间表示藐视。 “自古我就是诗人画家笔下的宠儿,北宋周敦颐的《爱莲说》脍炙人口,广为流传,誉我‘花之君子’美名,赞我‘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目睹莲的哗众取宠,竹还是无言。 一少年背着竹制画夹朝池塘翩翩而来。俊美的双眼从“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一闪而过,目光便久久停留在了俊雅朗秀的竹身和疏密有致的枝叶上。少年用画笔和白纸一遍遍地画着竹,直到觉得笔下的竹子终于透出特别的竹韵来。 整个午后,少年和翠竹默然无语,深切对视,心灵交集。离开时,少年似有醒悟状,或是通过画竹揣摩出了画技上的领悟,也或是从竹风竹性上得到了做人的启迪。 少年走了,翠竹还留在这里。他们都相信彼此,经过茁壮成长,若干年后将卓然成才。 竹是有生命的。能做普通人画笔下的景致,灵魂上的慰藉,生命中的过客,这是最实在的生命价值,也是体现生命存在的一种至高荣誉。 3 秋,被挂满枝头的果实压弯了腰。 各种果实以饱满的笑容招徕人们的关注,而翠竹,还是刺向更辽远的天空,吮吸最高端的阳光,与飞倦的翠鸟约会,同驻足的清风交谈,生活是如此的清贫和老套,却也是如此的洒脱与安然。一如壮志凌云的青年、打拼事业的壮汉,为了一个方向和目标,为了实现美丽的梦想,为了美好的未来,拼搏向上,努力追求。 翠竹送走了夏天,又送走秋天,迎来了寒冬,依然是那么地昂首挺胸,笑对风雪。 当初娇艳的迎春花、莲花和果实们,如今早已失去了光华的踪影,徒剩下光秃的枝桠在寒风中叫苦不迭。 逆着风雪,一位年迈的老者破风踏雪,蹒跚而行,每一步走得都是那样地艰难,却绝对没有退缩和回头的意念。就象我们人生中面临的很多个逆境一样,勇者逆势而上,突破重围,最后必然迎来春天。风雪中的老者和翠竹是那么的相似,他们的目光和灵魂一次次地碰撞,一次次地从彼此的姿态里取暖,摄取前行的力量。 “把我砍下吧,我愿当作你的拐杖,助你渡过人生风雪路。”老者砍下一根坚硬的竹杆,继续上路,身后雪地里留下一串坚实的脚印和一缀清晰的竹迹。 与人方便,于人行善,予人力量。竹尚如此,何况是我们人呢。 行走于生活的人,所有的浮华终究会瞬间即逝,唯有清名和情操流芳千古;所有的风口浪尖终归平息,只留一处别样的风景在心间扎营。 你呢,是否愿意一生一种姿态?(刘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