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过去城堡的门口
时间:2012-10-11 18:05
来源:
作者:嘎玛丹增
点击:次
如果你有两片面包,请你拿一片去换取水仙花。 穆罕默德 雍布拉康。 聂赤赞普神态安详,端坐在大殿中央,用藏王时代的眼神打量着世界。这是一个面积不到30平米的殿堂,悬挂着各色经幡,墙上挂满了唐卡。佛和藏王的塑像排列在靠墙的地方,用稍显狭窄的空间安放
如果你有两片面包,请你拿一片去换取水仙花。
——穆罕默德
雍布拉康。
聂赤赞普神态安详,端坐在大殿中央,用藏王时代的眼神打量着世界。这是一个面积不到30平米的殿堂,悬挂着各色经幡,墙上挂满了唐卡。佛和藏王的塑像排列在靠墙的地方,用稍显狭窄的空间安放他们,看上去有一些委屈。只有一条甬道用于朝拜和供奉,屋子中央摆放着一张木制短腿方桌,上面堆满了朝拜者布施的酥油、朵玛和面值不等的钱币。想在里间多逗留一会儿有困难,人们排着队,紧跟在身后。
古老寺庙或城堡里的石头、雕塑和画像是有生命的,只是换了一种表达方式。多年前,我就由心敬服藏族工匠艺人的技艺和灵性,他们比藏传佛教传入更早的时期,就掌握了塑造神像的技艺。
我曾经在藏东澜沧江源头扎曲河河畔,深入走访过久负盛名的工匠和艺人。他们的祖先从嘎玛巴希时期,就开始了制作铜像和绘制唐卡,后来随着尼泊尔匠人的陆续到来,昌都嘎玛乡的银器加工技艺得到了飞速发展。我当年去的时候,已是享誉世界的藏艺工匠之乡。在嘎玛德列二楼的作坊,我们喝着浓香的酥油茶,一边和噶玛噶赤派唐卡第十代传人聊着天,一边观看艺人们坐在堆满画布和颜料的屋子里,借助窗格投射的光亮绘制唐卡。
扎曲河缓慢地流淌在山谷里。草地上的牛羊看上去很悠闲,但一直在埋头工作。不时有成群的鸽群飞过炊烟浅笼的村庄上空,把视线引向雪山起伏的远方……
那是一段难忘的旅程,也是我记忆中经常醒来的幸福。
藏区匠人既是艺人,也是精神关怀下的信徒,在同一个地方,大多代代相传,并以此为生。他们一生用身体抚摸石头、泥巴、铜皮或袈裟,一代又一代地坐在澄净的阳光下,用普通的铜皮、布条、石头、泥巴、矿石粉,敲打、塑造和描绘着祖先经验和终生信仰,在把物质变成精神的过程中,融入了古老传统的体温,给造像赋予了生命;这些塑像和唐卡,通过活佛、堪布大师们的开光加持,便有了神性的光辉,成为参拜者审度、评介、修持和知觉心性本质的精神观照。
我到过青藏高原无数的寺庙、经堂和佛殿,站在那些造型各异的塑像面前,焦灼和不安纷纷退却,神灵让我安静下来。稍稍屏息静声,就能听到由远及近的均匀呼吸,其间既有工匠艺人的,也有活佛和堪布的,塑像所具有的灵性和神性,完全改变了原来物质的属性,既能审度你的行为,也能透视你的灵魂。
眼下,我就站在西藏人类历史上第一间房子里,拜谒诸佛众王。释迦牟尼佛位于藏王殿正中,给人智慧至尊的圆融光辉,仰望着他,我的内心有一些慌乱。我每次仰望佛像、菩萨和护法神像,好像被人脱光了外衣站在法庭,等待接受精神审判,难免惶恐。这种慌乱只在内心瞬间显现,别人难以从我的表情中觉察。我在长期的世俗活动中,学会了掩藏和虚饰,很少直面自己的心灵。
我忧伤地明白,不管多么恭敬和愿望,佛缘于我总是咫尺天涯。正在腐烂的肉身已无干净住所,用以容积我对信仰的最后划地。我无需进行精神冒险,更不需用自己的身体,喂养饥饿的狼或鹰鹫以加持果报,对信仰的等待和敬畏,还没有苦修者那样空我。或许,这也是我无缘信仰的鼠目寸光。
大殿内的喇嘛和我差不多年龄,正在为礼佛供奉的信众诵经加持。我将布施投进木箱,希望能像我的同行者一样得到喇嘛的抚顶开示,通过咒力修持,洗净我心口意沉积的罪业。喇嘛只给我了一个毫无表情的眼神,并没有把左手放到我的头顶。喇嘛的身体通常是没有任何表情的,一个无我的人怎会有情绪呢。
我有一些失望。也许,我必须独自空洞地走到尽头,直到某天和但丁交头接耳。聂赤赞普藏王,让我的内心获得了平静。他在释迦牟尼佛左侧,面容清癯,剑眉高竖,周身充满冷静而寒冷的光芒。塑像栩栩如生又神秘莫测,一如他模糊传奇的一生。松赞干布法王站在佛陀右边,这个统一了西藏的伟大王者,翻开了吐蕃王朝的第一页。在位33年里,不仅收复了旧地,还向西征服了在今克什米尔地区的大、小勃律,向南取得了泥婆罗(今尼泊尔)等地,占有今四川西部、滇西北等广大土地。他脸上所有的表情都散发出咄咄逼人的君王之气。塑像体性魁伟,形神合一,而服装佩饰原本就是缎绣精品,穿在任何人身上,一样的可以显得高贵。
碉楼式样的雍布拉康城堡,是西藏先民结束穴居时代的第一座建筑,建造它的就是第一代藏王聂赤赞普。寺内壁画,详尽描述了这段传说中的历史。
寺庙里的图像与俗世的视觉语言有所不同,它所呈现的叙事语境,大多是备受珍视的宗教思想,很少代表物质和价值。站在精美的壁画面前,你可以和艺人同步呼吸,耳边伴有喇嘛手摇的金刚铃声。此时喇嘛们集中在二楼经堂工作,唱诵着清亮净耳的经文。壁画上的环境描述于我显得陌生,许多神圣的符号也看不懂,在佛、菩萨、护法神、藏王、喇嘛、信众共处的大殿里,那些用矿石粉描绘的线条和色彩,逐渐把过去清晰地唤醒。
在山南,现今在地理上叫做泽当、乃东和琼洁的地方,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南岸以远、雅砻河流域的三角区域,发源并孕育了藏族祖先和西藏文明。在我们不能确定的时间里,罗刹女在贡不日神山山洞里与神猴产生了爱情,使得寒冷的山原大地除了阳光、鸟兽、雪山、冰川、森林和河流,第一次有了人的踪迹。然后经历了非常漫长的狩猎、游牧时期,在雅砻河定居了下来。聂赤赞普在公元前三世纪中叶流浪至此时,雅砻悉补野部的人们已经开始种植青稞和畜牧牛羊。此间,藏民族本土雍仲苯教业已形成。出生于地球上最寒冷国度的象雄国王子辛饶弥沃,在藏民族相信万物有灵的原始苯教基础上,通过大量改革创立了西藏最古老的雍仲苯教。这个冈底斯山下的先圣,传承了原始苯教中天文、历算、地理、医药、占卦、超度、石碑铭文、雕刻以及沐浴等法,坚决剔除了杀生供物的祭祀仪轨,改用糌粑捏成各种形状(朵玛)取代各种动物作为祭品,这是雍仲苯教能够走向人心的最大贡献。朵玛荟供,先期在青藏高原的推行有一些艰难,但为后来藏传佛教传入后借用此法进行祭祀供奉,奠定了坚实基础,一直沿用至今。
据说,聂赤赞普和释迦牟尼,可能是同时代的人,但他的出身远远不及身为王子的觉者荣耀,因长相特异,性格刚烈,自小就被部落长老视为异相,刚好成年即被出生地的波密所在部落开除了户籍。
那是某个遥远的早晨,太阳刚刚从喜马拉雅山东端升起,没有温度地照耀着冰雪覆盖的念青唐古拉山。一个母亲站在草木葱茏的山岗,眼泪像帕龙藏布河水流一样奔流不绝,无奈而悲伤地把儿子送上了漂泊的旅程。年轻的聂赤赞普佩带着刀剑,非常坚决地告别了母亲,开始了漫长的流浪生涯。
危机四伏的青藏高原,雪山耸峙,冰川纵横,沟深林密,聂赤赞普在没有道路和任何交通工具的高山河谷,独自穿行了多久,经历过多少险象环生的磨难?我穷尽想象也无法还原,就像当年雅砻部的牧人在羌脱神山,第一次见到这个形迹怪异的人一样不可思议。据说,由于语言障碍,当牧人问及聂赤赞普的来历时,他顺手指了一下高蓝的天空,牧人们以为他来自天上。
聂赤赞普是不是天神的儿子,现今无任何准确的史料可以查证,藏语言文字书写,是在他身后800多年,在三十三代藏王松赞干布时代才发生的事情。是不是天神的儿子并不重要,他很快就被部落推为首领,先后将周边大小部落收归麾下。至此,雅砻部发展壮大到了整个雅砻河流域,聂赤赞普因此被推为雅砻邦国的藏王(赞普),并得到了代表广大部落话语权的苯教僧团的认证和加冕。这个早先被藏东南原籍部落驱赶的流浪汉,在山南雅砻河流域取得了尘世的最高荣耀。聂赤赞普大力发展农业,开始制造弓箭刀斧及简单的生产工具。他还将部落成员划分了等级尊卑,建立起藏王世袭制度,正式将雍仲苯教立为国教,并率众建成了藏族历史上第一座地面建筑物:雍布拉康城堡。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