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四季轮回,时间就在这循环中催促着人们前行。前行的路上,人们总想给自己留下点什么。带着锻炼自己、提升能力、支援山区教育的想法,2013年秋,在“支援民族教育活动”启动之时,我毅然踏上了前往峨边的支教之路。支教时间很短很短,却给我留下很深很深的印记。 有句话说,理想总是很丰满,现实总是很骨感。当我在颠簸了四五个小时后,见到那望而生畏的高山,见到那简陋的校舍时,一腔热情跌到半空中。习惯了城市的繁华与便捷,习惯了人来人往的热闹与喧嚣,我心中涌起了阵阵担忧:我能坚持到最后吗?我能适应艰苦的环境吗?短暂的矛盾交织过后,面对大山惯有的淡定和从容,面对山区孩子渴望的眼神,我给自己说:“相信你能!” 支教的第一步,我开始学习怎样徒步山路。从偏僻寒冷的黑竹沟到红星村小,我每天要徒步往返行走两个小时。崎岖狭窄的山路,凹凸不平的路面,险峻的山崖,这就是我路上面对的风景,每走一步,都是对我意志的磨炼。记得一次放学回去的时候,天下着大雨,我小心翼翼地贴着崖壁往山下走。湿滑的道路没有对我特殊照顾,一个不稳摔在地上,身旁就是悬崖。疼倒在地的我,头上淋着雨,心里又怕又急,浑身发抖,在大雨中放声大哭。不知道哭了多久,遇到山里的路人,把我扶下山,送到了住处。那天忍痛回到家,妈妈给我脚上边擦药酒边说:“孩子,既然你选择了这条路,那就勇敢地走下去,我们支持你。”听着妈妈的话,我再次留下眼泪。第二个星期,我收拾心情继续踏上了那条小路,只是这次我给自己精心准备了两样东西:一根竹竿,一顶草帽。在这两样东西的陪伴下,我在崎岖的山路上越走越顺,越走越有信心。 支教第二步,建立“新课堂”。彝族是一个喜好音乐和舞蹈的民族,孩子们从小就热爱唱歌跳舞。然而因为受环境限制,孩子们除了过节的时候在家里跟大人们一起跳跳唱唱,到学校几乎就没有与音乐、舞蹈接触的机会。于是,我通过与学校老师交流和深入班级与学生谈话,了解摸清孩子们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地民族特色,参考音乐教学新课标,利用现代音乐教学新理论,运用最新多媒体手段,设计出了一套更加适应孩子们的新课程。我还教孩子们变废为宝,自制了沙锤、竹板、竹响筒、啤酒瓶串等简单的乐器,再利用这些简单的乐器讲解最基本的乐理知识……看着孩子们音乐课上那兴奋劲儿和专注的神情,我觉得那一个个的不眠之夜是多么值得。我利用学校简陋的操场,组织起了80多人的舞蹈队,每天带着队员们以墙壁为扶手、以泥土地面为红毯,进行舞蹈基础训练。在我的带动下,校长让全校老师都当我的学生,加入到舞蹈队跟着我一起学习。红星村小,这所偏僻的村小,在音乐和舞蹈的陪伴下,焕发出勃勃的生机,让我重新领会了“课堂教学必须时刻追求因人施教和创新”的真正内涵,为我今后的音乐课堂教学树起了一盏明灯,为我今后的课堂教学改革指出了方向。 支教第三步,实现心与心的交流。“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作为一名教师,当你的孩子们喜欢你,才能喜欢上你的课,喜欢听你的话,那么你的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从走上讲台那一刻起,我一直把这句话牢牢记在心底——用真诚的关怀去打动他们,以平等的沟通交流去了解他们,用真切的鼓励去鼓舞他们。中午我陪孩子们一起在食堂吃饭,和他们一起感受饭菜的味道;放学后孩子们到我的宿舍玩,我给他们讲故事、唱歌,给她们说外面的天地,鼓励她们好好学习。为了鼓励他们进步,我在班上自费设立了许多奖励项目:字写得好,奖励;进步很快,奖励;剪掉长指甲,奖励;不再说脏话,奖励……虽然奖品不多,但是激发了孩子们认真学习、不断改正的信念,拉近了我和他们、和家长间的距离。 支教第四步,大写“送温暖”。来到山区,我发现这里的冬天特别冷,尤其是到了11月底,呼啸的寒风夹杂着冰冷的雨滴,让人冷得瑟瑟发抖。因为条件差的缘故,很多孩子穿着单薄的衣衫,光脚穿着胶鞋来上课,在寒风中冷得直流鼻涕,手脚生满冻疮。此情此景,促使我来不及难过,立即去买来镇上全部的保暖鞋,给穿着胶鞋的孩子们换上。当住校的孩子告诉我,晚上寝室太冷,被子盖不暖和时,我利用周末回家的机会,在网上订购了200多个热水袋,回校后分到每个住校孩子的手上。为了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温暖,我发动以前的同事、同学献爱心,为孩子们捐赠了60袋冬天的衣物。同时,市中区教育局也大力支持我的行动,为最贫困的孩子送上了45件崭新的冬衣。当孩子们整整齐齐地站在临时操场上,挨着领取过冬的衣物时,灿烂的笑脸成为冬天里最美的花朵。当仪式结束回到教室,我泪流满面,因为孩子们在黑板上写下了几个大大的字:“宋老师我们爱你!” 支教的时间眨眼而过,作为一个过客,我知道自己能留给孩子们的不多,所教也有限。但是,我很高兴的是,我已经在这里留下了教育的痕迹:孩子们学会了讲卫生,学到了礼貌待人;他们懂得了要不断认真学习才能做有用的人,知道了要为理想而努力才能前进……大山以它宽广的胸怀接纳我,教会我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一步一步走向理想的目标。我回馈大山的,则是这样一句心里话:“让教育为孩子们引路,让人才为大山添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