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许昌”,这是大文豪郭沫若的感慨。许昌原名叫许都,因曹丕在许都坐上了天子的宝座,从此昌盛,故将许都改名许昌。 7月4日上午,我冒着霏霏细雨,坐上北去的列车,想寻觅三国的足迹,感受许昌汉魏文化。11点多来到了三国魏都许昌,下了车,匆匆游览过曾是关羽夜读《春秋》的春秋楼遗址,便迫不及待地乘车到灞陵公园,走上灞陵桥,际会“关公辞曹处”,感受关羽与曹操分手的时刻。 灞陵桥,原名八里桥,在许昌市城西4公里的石梁河,古称灞水,灞陵桥由此得名。又据明嘉靖《许州志》记载:此桥距州城八里,故名八里桥,“灞陵”实系“八里”的谐音。两种说法,一时难以确定孰是孰非。而灞陵二字更富文意,故多用此,沿用至今。相传东汉末年关羽曾在此地“挑袍辞曹”,从此,文人雅士前来访古寻幽者历代不绝。清代诗人甄汝舟《八里桥挑袍古迹》诗是这样写的“野水洄堤浸柳条,道旁残碣记前朝。长髯勒马横刀处,万古英风八里桥。” 八里桥最早建造于什么年代,已不可考。据1991年对原桥遗址的挖掘清理,原桥基为元代构件,上部桥体为明、清构件。原桥青石灰砖结构,三孔,通长17米,高2.88米。桥上遗留构件有石雕栏板、戏水龙头、望桥、石狮、石猴等,都存放在关帝庙内。桥两侧各嵌石碣一方,一刻“挑袍图”,传为吴道子遗墨;一刻“辞曹书”,为清康熙年间许州吏目、书法家滕之瑚所书。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又竖了四通碑,文字清晰,碑文论述关羽对曹操辞其金而挑其袍的过程,歌颂他“依曹已久仍归汉,留得英风在颍州”。 可惜,这座千古名桥于1959年夏天被洪水冲毁,只留下桥基淹没在水面以下。 灞陵桥现在是一座临河而设的公园。公园大门是一幢双层叠檐亭阁式古典建筑。二层檐下挂的匾额是郭沫若题字的“关公辞曹处”,听起来不象是一座公园。进入园门,园中场地上筑有一方红色花岗岩石坛,坛上放置一件书本状的青铜雕塑,上面铸有文字,为《关羽辞曹丞相书》。 走过《辞曹书》青铜雕塑,宽阔的广场上建有一组巨大的“曹丞相拜送关羽”雕塑墙,是一幅曹操在灞陵桥头为关羽饯行的场景。一堵褚红色的雕塑墙上,曹操与关羽立马相向,抱拳相别,情真意切,难舍难分。刻画了曹操爱才惜将,关羽忠不惜死的内心情感。雕塑墙的背面,刻有曹操在灞陵桥饯行关羽时讲的一句话“不忘故主,来去明白,真丈夫也!汝等皆当效之。”充满了曹操对关羽相知相遇而不可得的复杂心理。 走过“饯行墙”便是“望梅桥”。这座桥是否有曹操“望梅止渴”的典故,不得而知?不过向前再走几步有一处“青梅亭”倒确是发生在许昌的故事。“青梅亭”因当年曹操与刘备在此“煮酒论英雄”而闻名。亭中有曹操与刘备的彩色石雕像,工艺精湛,神态逼真,反映的是刘备“闻雷失箸”的场景。青梅亭西侧河边有一艘石头船,船上有一头石雕大象和一个小孩石像,说的是“曹冲称象”的典故,旁边有一石刻曰“曹冲称象处”。曹冲是曹操的小儿子,自幼聪明能干,逗人喜爱。把此雕塑立在河边,让带了小孩前来游玩的客人,可以向孩子讲述那段充满智慧的儿童故事。 沿着河边往南走,不久即到灞陵桥头,一座“饯行亭”为当年曹操与关羽饯行处。桥头立有一尊高大的关羽骑马花岗岩石雕。只见关羽足蹬赤兔马,手提青龙刀,五绺长髯,威风凛凛站在桥头。桥旁有两块石碑,一块是明末大将左良玉手书“汉关帝挑袍处”,还一块是唐代画圣吴道子所绘石刻“关公挑袍图”。 如今的灞陵桥是1993年参照新野县出土的汉代墓葬画像砖浮雕“泗水捞鼎”图中的桥梁模式设计的。桥全长121米,主跨57米,宽6.2米。单拱双柱,柱承轳斗,支顶拱体。栏柱78根,栏板74块,踏步三台十八阶。青石栏板上浮雕着148幅仿汉画像的历史典故、神话故事和天象民俗及农桑狩猎之事。桥的东西拱端各筑有高3米,长11米的阅台。 在东阅台正中入口处,9米高的青石堆雕关羽勒马挺风,身骑赤兔马,手提青龙偃月刀,素冠锦袍,目光炯炯,美髯飘飘,雄姿英发,呈勇猛不可挡之势,令人望而生畏。桥西阅台雕刻有高5.2米的青石子母阙,南北对峙,代表着帝王之仪。石梁河在此弯曲洄转,清波粼粼,拱桥、石碑倒映水中,与河两岸成行垂柳、蓝天相映生辉。 站在桥头凝望关羽雕像,仿佛看见曹操闻报关羽出走,急忙率领部下追至灞陵桥头。曹操身后站立的两员大将蔡阳和程昱窃窃私语,建议曹操诛杀关羽。而曹操却说:“云长封金挂印,财贿不以动其心,爵禄不以动其志,此等人我深爱之。”仿佛听见,曹操在灞陵桥头与关公的一席对话:“云长此行为何如此急速?”关羽在马背上欠身答道:“关某前曾禀丞相,今知故主在河北,不由某不急去。多次进府,不得相见,故拜书告辞,封金挂印,纳还丞相。望丞相勿忘昔日之言。”曹操又说:“吾欲取信于天下,怎能有负前言?恐将军途中缺用,特备路资相送。”关羽说:“累蒙恩赐,尚有余资,留此黄金,以赏将士。”曹操接着说:“特以少酬大功于万一,何必推辞?”关羽说:“区区微劳,何足挂齿”曹操笑道:“云长为天下义士,恨吾福薄,不得相留,特赠锦袍一领,略表寸心。”遂令张辽双手捧袍,呈于关羽。云长恐有诈变,不敢下马,便用青龙刀尖挑其锦袍,披在身上,勒马回头称谢道:“蒙丞相赐袍,异日更得相会。”遂下桥往北,顺官道而去。如此坦诚的一番对话,为日后华容道狭路相逢留下了余地。 走过灞陵桥有一座花岗岩四柱三门牌坊,坊顶匾额是“神勇”两字,正额是“始出五关”。就是说关羽过了此坊还要经过五道关口,才能兄弟相会。 灞陵桥西有关帝庙,为后人追念关羽所建,也是全国与关羽真迹有关的八大关庙之一。沿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有青石御桥、山门、仪门、拜殿、汉寿亭侯大殿、春秋阁。仪门前甬道两侧有钟楼和鼓楼。拜殿和春秋阁前两侧分别有东西配殿、东西厢房,形成三个完整的院落。关帝庙东邻为“桃园”,建有金兰亭、结义堂。结义堂塑有刘、关、张像,让大家感受那以天下为己任的桃园精神的熏陶。四周墙壁陈列着许昌三国胜迹的彩色图片,方丈之内可以饱览许昌的主要三国遗址。 关羽在许昌辞曹归刘并非虚构,历史上确有其事。据《三国志。蜀书?关羽传》记载:“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三国演义》中说,曹操不但不准部下杀关公,而且还亲自率领部将赶到灞陵桥头给关羽赠袍送金,为其饯行。而关羽恐其有诈,便立马于桥上,用刀尖挑锦袍披挂身上,并勒刀回头称谢日:“蒙丞相赐袍,异日更得相会。”遂下桥往北,顺官道而去。到了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刘联合,火烧赤壁,曹操83万人马,一败涂地,最后只带十数骑落荒而逃,恰逢关羽伏兵华容道,为报昔日之恩,放了曹操一条生路。因此关公辞曹的故事,既表现了关公的“忠义”之情,同时也突出了曹操爱才之心,以致千百年来传为美谈。 想当年曹丞相爱才心切,诚意求贤。关二哥无动于衷,一心向汉,知新恩而不忘旧,一旦得知大哥所在,于是,关曹的分别不以曹公意志为转移的终于到来。灞陵桥头的“关公辞曹”遂成为一段千古流传的佳话。 灞陵桥头,关羽立马塑像前,一块未经雕琢的石碑上是清光绪年间黄自元“题许昌灞陵桥 忠义神武”碑,颇得欧体神韵。 石梁河上,一弯灞桥与碧水倒映,见证了关羽辞曹的流金岁月。《三国演义》中第二十六回“袁本初损兵折将 关云长挂印封金”,第二十七回“美髯公千里走单骑 汉寿侯五关斩六将”有极生动的描写,世人皆感于关羽的忠义。我佩服曹操宏大的的胸襟:关羽勇诛颜良文丑,曹操为之请封汉寿亭侯;蔡阳欲追杀关羽,曹操不允,且赞曰“不忘故主,来去明白,真丈夫也”;程昱再度劝杀,曹操更说:“吾昔已许之,其可失信!”关羽道歉:“累次造府,不得参见,故拜书告辞,封金挂印,纳还丞相。望丞相勿忘昔日之言。”曹操则表白:“吾欲取信于天下,安肯有负前言。”曹操以锦袍相赠,云长恐有他变,不敢下马,用青龙刀尖挑锦袍披于身上,大将许褚大呼:“此人无礼太甚,何不擒之?”曹操则理解万岁:“彼一人一骑,吾数十余人,安得不疑?”可以想见,当曹操勒马桥头,望着关羽渐行渐远的身影,想着尚不知如何进行的一统天下的大业,心中涌上的何止是几分惆怅,几分无奈? 灞陵桥,千里走单骑的出发地。虽是近年重建,不算斑斓古道,日暮残照下,灞陵怀古,竟也透出几分悲壮、怅惘的气息。 如今的灞陵桥已是别离的象征,眼前凄迷的灞桥暮景,更易牵动羁泊异乡的情怀。灞桥不仅目睹人世间的离鸾别鹤之苦,而且也是人世沧桑、升沉变替的见证。 暮色苍茫中,杨柳如烟;柳色明暗处,灞陵横卧。眼前又进行一场深情的饯别,而即将远行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走过灞陵桥,谁为我践行?作者简介:汝南县三中 王继伟 河南省驻马店市作协会员 笔名:荆北 邮编:463300 邮政地址:河南省汝南县第三初级中学 至今已在《天中晚报》《驻马店日报》《教育时报》《四川日报》《青年文学家》《新疆文学》《驻马店新闻网》《中国 网》等发表散文、诗歌、小说200余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