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我的求学之路

时间:2010-09-27 16:28 来源:读者论坛 作者:邓世太 点击:
  现实使我认识到:无论岁月如何更迭,知识改变命运的主题永恒不变。

  上世纪60年代末期,省政府决定在我老家修建水库,动员村民往外地迁移,并把安置条件给大家讲明白:外迁后有自留地,盖新房给予补偿……邻居们任干部磨破嘴皮就是不搬,理由很充足:金窝银窝不如我世世代代居住的狗窝,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被别人欺负谁管?


  水库的大坝修起来后,水逐渐漫上来,看到田地和树木大部分被水淹,人群出现了分化:有人接受政府的安排哭天抹泪地走了,死活都不愿意走的开始在山头上开荒,把巴掌大的土地开垦出来种植粮食和蔬菜。水越涨越高,直到外出的道路全部被淹,全村人聚住的山头成为孤岛,大人们才想起一个重要问题:孩子们要读书!于是,由辈份最长的二爷出面,动员大家把质量最好的木板拿出来造船,由水性最好的三叔摆渡我们去水库对面的小学校念书。到了学校才知道根本没有书,惟一的教材是红皮的《党章》,老师教我们认字、朗读。终于熬到放学了,三叔的农活还没有忙完,我们就拿着自带的小板凳往家走。看到道路上的水并不深,几个小伙伴就壮着胆子牵着手往前探。走着走着,大家禁不起水里游鱼的诱惑,纷纷用手中的板凳去罩,一次次扑空过后,衣服湿了,书本和铅笔也丢了。回到家,父母给予的奖赏是屁股底下多了几道红印。以后上学时家长用黑墨水在手心做记号,放学时老师用红墨水在手背做记号,有一个记号消失,要么罚站要么挨打……


  真正读书识字是全家搬出孤岛到了一个陌生的村庄后。父母忙着解决全家人的生计问题,我则需要与陌生的小朋友建立友谊。家里没钱交书杂费,我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小伙伴捧着崭新的教科书,嗅着浓浓的墨香,欣赏精美的插图,心里庠庠的。为了读书,只好等同学把作业写完了,再把他们的课本借过来,用写过的作业本背面抄写课文……正常情况下教室上课没问题,一旦遇到天气变化,外面下大雨,室内大雨下,最难受的是冬天,教室里四处透风,同学们伸出手来,轻者皮肤皴裂,重者冻伤累累,手握不住笔。为了解决冬天取暖问题,早晨上学时,家长们将木炭和柴埂放在破脸盆或者陶制的火坛子里点燃,自家孩子提着往学校赶,烟尘缭绕的求学之路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一路走到教室,柴埂刚好烧完,剩下的炭火可以维持半天的热量。


  初中毕业刚好赶上恢复高考制度,我幸运地考取了高中,但五块钱的学杂费却让母亲犯了难。当我拿着母亲走家串户借来的一袋毛票和硬币时,心里感到沉甸甸的。正是有了这份沉重,我的学习格外刻苦:别人可以不上课偷偷跑到街上去看电影,或者弄点零钱来买口香糖尝尝鲜,我则老老实实地坐在教室里写作业、温习功课。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结束,学校将各年级前10名学生的成绩张榜公布,高一年级4个班有2人5门功课同时上榜,我是其中之一。从此,我各门功课的总成绩始终名列同年级前三名,有了这个基础,从第二学期开始,我的学杂费被全部免除。学费问题解决了,接下来是如何获取更多的知识。说实话,乡村中学老师的水平并不高,担任主课的老师既有刚刚高中毕业的留校生,也有刚毕业分配回来的工农兵学员,学生提的问题常常得不到圆满的解答。为了找到问题的答案,小镇上惟一的新华书店成了我流连忘返的地方,因为没钱买书,开始只能隔着柜台看书皮,去的次数多了,惟一的营业员似乎认识我,经常漫不经心地把我需要的书放在柜台上任我自由翻阅,我常常倚在柜台前,陶醉在浓浓的书香里,忘记了饥肠辘辘作响。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老师们想方设法寻找外省市的高考试题和各门功课竞赛的试卷,这些资料一贴到墙上,前几天还有人挤着看热闹,等到它们被高年级同学遗忘后,我便搬着凳子坐在地下将它们抄录下来,学过的知识等于复习一遍,没有学到的等待老师讲解。初秋的太阳暖洋洋地照在身上,微风吹拂身后沙沙作响的树叶,现在想起当时的情景,心头还涌起阵阵暖意。


  跨过高考这道门槛,幻想中的大学美梦变得如此具体,想起将来的职业,看看身边的同学,突然觉得一个从偏僻农村走出来的孩子,要适应眼前的生活和将来的工作,不知要付出怎样的努力!为了让每月18。5元助学金充分发挥作用,每花一分钱都精打细算:五分钱买块豆腐乳,要管早、晚两餐,晚上下自习回来,实在饿的不行了,就拿咸菜条泡点白开水充饥……,为了扩充知识面,星期天照例到新华书店去蹭书看。记得那年冬天,作为书店的最后一名“顾客”,走到街上已经下起鹅毛大雪,摸摸口袋,仅剩5分钱。当时的规定是5分钱只能坐3站路,好不容易挤到公共汽车上,坐到第三站,尽职尽责的售票员让我出示票根,我只好中途下车。一个人走在空旷的街道上,听着脚下的积雪发出“嚯嚯”的声音,想想今天学到的知识,忍不住放声唱起来,所有的烦恼和忧愁都被抛到九霄云外……


  参加工作后,我不高的工资,除了接济弟弟妹妹上学外,大部分都用在学习上,在增长知识、丰富精神生活的同时,提高了工作能力和学历层次。日常生活中,我经常把自己的求学经历讲给女儿听,她象听故事一样听的津津有味;课堂上,我把求知带来的愉悦和学生们分享,透过他们发光的眸子,我感到知识的魅力;工作中,我给年轻的同事讲述往事,鼓励他们加倍珍惜今天的大好时光。


  现实使我认识到:无论岁月如何更迭,知识改变命运的主题永恒不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匿名?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左宗棠究竟多彪悍:趣谈伟人

      作者:李根

        《左宗棠究竟多彪悍》运用轻松幽默的语言详细介绍了左宗棠的生平经历和主要事迹,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记几位高中老师

        时光荏苒,一晃眼,我离开学校已有很多个年头,各位老师也都因年纪的原因而陆续离开了...

      • 酒中“陌上行”

        已经过了吃饭时间,饭店里只是偶尔有食客出入。除了上班以外,我的时间观念不是很强,...

      • 春节临近话吃糕

        农村人饭量大,吃油糕之量更大,一顿饭吃掉3斤黄米油糕的不是神话,有一个人吃了3斤米...

      • 魂系梦牵的海军情怀

        建国初期至1954年实行义务兵役制的前三年中,海军各院校先后从文化程度较高的江浙沪等...

      • 幸福之花香又美

        这是一位大学毕业的职场女生在“社会大学”的人生抒情,充满对成长历程的怀恋与追思...

      • 春的遐想

        北方的春天是在冰封万里的时刻降临人间的。从立春开始,人们便翘首期待着第一声春雷,...

      热点内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