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别亦难

时间:2014-05-07 07:24 来源:好心情 作者:华野 点击:
人生少不了离别,少不了海角天涯。为追寻理想,实现人生价值,不辞“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旅途艰辛,忍受“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煎熬,为减少离别的沉重,强装“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人生少不了离别,少不了海角天涯。为追寻理想,实现人生价值,不辞“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旅途艰辛,忍受“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煎熬,为减少离别的沉重,强装“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欢颜!

小时候,每到过年,几姊妹就会跟着父亲和姨爹、姨爹家的几个孩子到外婆家去拜年。尽管外婆家和我家相隔三四十里,那时又没公路,全是崎岖难行的山路,一会儿上一架坡,一会儿下一段沟谷,但我们仍然高兴,因为外婆家总有许多好吃的好玩的!舅母很能干,对客人殷勤,我们一到家,就会用一个筛子或木升子,端出黑桃、花生、葵花、苕片儿、米子塘、糖捏包谷坨等许多好吃的——那个时代,只有家境殷实的人家才有。每次我们还在门前的坡下,表姐、表哥就来接,抱小孩,背东西,炸爆竹,热热闹闹。对我们这些顽皮的孩子来说,在外婆家还能得到在自己家中无法得到的乐趣:到屋后水井边,用筷子戳螃蟹;将金竹凿上孔做成一种以纸作子弹的枪;用楠竹绑上一小段木棍做高跷;拉着舅舅去砍一种“响炮树”,放到灶孔如爆竹一般噼噼啪啪炸……春天爬到树上去摘红艳透亮的樱桃,夏日拿着竹竿打紫红的李子、猪血桃;秋天用长梯去摘青皮梨,站到石墩上摘又甜又脆的枣子……这种时候,我们能充分获取自由、快乐,大人在一边谈白、下象棋、打扑克,就算我们偶尔犯过小错误,有外婆、舅舅、舅母护着,不会受骂挨打。可大人仿佛故意与孩子过不去似的,不过两三天就要走,说是要播谷子,要栽玉米苗等等,我们是多么不情愿啊!每次临走时候,都希望外婆、舅舅、舅母的挽留,能起到作用,但大多时候我们的奢望会落空,心里一百个不愿意走,走出几步,还不停的回望,因为又要过一年才能来!这是出生农村的我,早年感受到的离别——虽然更多的是孩子贪玩的成分。有时候,外婆、舅舅也会对父亲说:“让他们留下,玩几天我送。”大人就说“开学不久了,还有作业,回去要放牛”之类,总之,是尽量让孩子少玩。

真正第一次远离家乡、亲人,是我上大学的时候,父亲挑着铺盖、箱子等行李送我,从老家坐车到州城,在父亲一个好伙计家住下,他家离车站近,方便。八十年代初,恩施到省城每两天才有一趟客车,而恩施距省城有千里之遥,那时恩施还没开通火车、飞机,只能坐客车,即使有飞机,对一个普通的农村家的孩子来说,也绝对买不起飞机票。早上四五点就要起来做准备,车过长江还需在枝江、仙桃等地住宿一晚,第二天才能到武汉。路上吃不好,睡不好,上厕所也很不方便。出发前的那天晚上,我与平时很少有时间交流的父亲谈话自然比平时多了许多,天还没亮,父亲送我上车,爬上车顶捆好行李,站在车站外看客车渐渐远去,也不知什么时候离开的。这是懂事后的我体会到的第一次与亲人别离的滋味,但“少年壮志不言愁”,“好男儿志在四方”,这种别离对怀揣梦想、踌躅满志的我来说,当时并没有感受到如后来读到的古诗词所表现出的那样浓郁的离愁!

上了大学,读到古人许多描写别离的诗句,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西厢记》描写张生进京科举与崔莺莺的别离:“四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听得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在科技远没现代发达的古代,如果到省城、京城赴考,常常要几个月才能到达,其间山高路遥,音讯渺茫,也不知会发生多少意外。遭遇强盗;溺水坠崖;名落孙山,无颜回故乡;金榜高中,另娶妻室……也难怪古人看重离别,郊外长亭,至亲好友,置酒话别,“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噎!”旅途的担心、身世之悲、情人的缱绻、家国之思,千头万绪,瞬间涌上心头。在自己读过的写离别写得看似轻松的新诗,我以为当数徐志摩《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地招手/不带走一片云彩。”也许这样一位风流潇洒的才子,是不愿意用一种凝重的笔调,破坏那曾经的最最温柔的美好吧!

在自己读过的现代散文中,写父子离别,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情透纸背!“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在看似琐碎的叙述中,流露出父亲对儿子的爱细致、周到!“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父亲对儿子的那种爱,在无声的行动中,展现出来。每次读到这里,都会落下泪来,天下做子女的,有多少人能回报父母的爱啊!

父亲送我上大学的一幕,还历历在目,几十年后,我送儿子去北京读研的一幕又在生活中重现。出发前一个多星期,就开始准备各种东西。原本打算只送到检票口,因为通常情况,送行的人没票进不去。等到了检票口,却又不由自主想送进去,做父母的,总是想尽量让孩子少操心。我给检票员说孩子行李多,又是第一次出远门,我想进去送送,检票员同意了我的请求。我将孩子送到车厢,找好座位。列车徐徐开动,一向在儿子面前刚强的我,终于也忍不住落下泪来!

在科技如此发达,通讯如此方便的今天,父子送别,尚且如此,况其他送别乎?!我想,无论科技多么发达,通讯多么方便,有灵性的动物,离别都会难受,况于人乎?!

相见难,别亦难!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匿名?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海上的风笛声:凯尔特人的爱尔兰

    作者:阚天下

    本书讲述了爱尔兰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历史上爱尔兰和英国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当时政治、宗教、社会和自然科学等状况,…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外婆”

      “外婆”跟孩子们并不亲近。她打十三岁起就跟着自己的母亲跑些小生意,挑着装满杂货的...

    • 奶奶的照片

      奶奶留下了这张照片,让我能在想她的时候,得以及时看看她,有时还能悄悄的和她唠上两...

    • 粽子飘香

      吃着粽子,就想起母亲日益显老的面容,这已不仅仅是一枚粽子,这里面包着的是无尽的母...

    • 弟弟的梦想

      每次到机场的时候我都会有一种很深的触动,总会想起我的弟弟。我第一次坐飞机乘坐的是...

    • 三个母亲

      有一天下午我刚进办公室,就看到同事刘弈的办公桌下有三个纸箱,他可能发现我的视线投...

    • 城市与人生

      夕阳在城市的楼群里渐渐沉落,一抹血红的夕照洒在病房的窗子上。这间病房有两张床位,...

    热点内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