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宠儿莅我家
时间:2012-11-04 23:20
来源:
作者:刘来堂
点击:次
再有半月,我们这个固守了4年之久的五口之家就要迎来添丁之禧一双龙凤胎孙宝宝的面世!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我们也不例外,从儿媳怀孕大约3个月、并确定为龙凤胎那天开始,我们就把迎接这两名家庭小成员的到来当成头等大事。整个孕期儿媳该做什么自不用说,
再有半月,我们这个固守了4年之久的五口之家就要迎来添丁之禧——一双“龙凤胎”孙宝宝的面世!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我们也不例外,从儿媳怀孕大约3个月、并确定为“龙凤胎”那天开始,我们就把迎接这两名家庭小成员的到来当成头等大事。整个孕期儿媳该做什么自不用说,儿子主要配合儿媳的安胎保胎工作,先后3次驱车北京妇产医院、每隔半月去本市哈院,检查胎况,质询专家;老伴充当“营养师”,根据儿媳挑剔的饮食好恶,搅尽脑汁,跑细双腿,变着法地为儿媳做可口饭菜;亲家更是操理备至,4个月前就聘好月嫂,并花大量时间,亲裁亲缝,为外孙宝宝备做小铺小盖20套,准备穿戴、玩具一大堆……当产期临近,我们又郑重其事地召开了一次包括亲家、妻妹在内的家庭扩大会。家会在全面总结前期各项工作的同时,重点对围绕宝宝面世后应做的事情进行再查再议,其中发现亲朋所赠奶粉品牌过杂,家庭相关人员摇篮、催眠曲有的不熟,宝宝月教、婴教计划内容过繁等项纰漏,要求限期弥补。家会还“讨论”了将来宝宝的“发型样式”,比较一致的是孙子剔“光头盖顶一撮毛”,孙女理“支鸡翎式小羝角”。
在迎接孙子女面世的“举家体制”下,作为家长,我更是“煞费苦心”地做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是起名字。起名,是人们对子孙后代寄予期望的一种表现。其实一个人名字好差什么也不管,比如我的祖父,用现代的办法测算,姓名指数很高却英年早逝,不准;父亲姓名指数很低则一生清苦潦倒,很准;我的姓名指数只有68却又儿女双全、俱家美满,也不准!尽管谁都知道不准,谁都知道“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但现实中谁都津津乐道地“甘为儿孙做马牛”。就我而言,仅为起好两个隔辈人的名字就不知大伤了多少脑筋。“伤脑筋”原因有二:其一是家庭成员的高标准、严要求:所有成员都很少参与提名,又都踊跃参与表决,在他们那儿宝宝的名字“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其二是名字本身的制约:在我们家族,名字绝大多数含有固定的“辈分字”,自由选择空间狭小。我的做法是,先定出起名原则,即“龙凤关联、兆吉兆利、好听好叫、减少重名”,然后采取如下步骤:①以《在线汉典》为选字蓝本,通过形、声、意、蕴综合权衡,选出一批入围字;②用“入围字”与“辈分字”搭配成名,到起名网测算姓名指数,高分保留,低分淘汰;③每次好中选优,挑出3组“候选名”,按照“提名—否决—再提名—再否决”的公式,在全家(包括至亲、当家长辈)范围征求意见——还好,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天我的“苦心”感动了“上帝”,儿子、儿媳和女儿告诉他妈:“先这么定吧,爸爸身体要紧!”
第二件大事是订产房。上周三,我专门到全市唯一的“三甲”医院——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找有关领导求情,在产房、医护极其紧张的情况下,预订单人产房1间,协调主刀医生1名。做完这件大事,自己在感觉放松不少的同时,“感慨良多”也每每溢于言表:“晚辈人如此体面地面世,是过去我们想都不敢想的!”是的,50多年前我的出生,是在一个寒冷的傍晚,那天晚饭后围在桌旁的一堆儿女还没散去,母亲就觉腹痛难忍,随到西胡同请来会接生的“四姑奶奶”,2个小时后我就出生了,据说当时由于缺乏营养,母亲1天多没下奶水,多亏堂祖母拿来仅有的半瓶“益母膏”和两块红糖,这才保我没有夭折。儿子的出生是1982年,那时农村依然很差,只是“接生婆”代之为“赤脚医生”,当时为儿子接生的是一个邻村亲戚,事后的全部酬谢只是4个鸭蛋和6封挂面。将今比昔,真有天壤之别!事实上,今天我们2个宝宝的面世花费,看上去上万,但平均只有几千,这在我们当中根本不是高的,甚至不算中等。可让我时有不解的是,人们个个如此慷慨大方,究竟是“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需要,还是左邻八千、右舍一万的需要!
第三件大事是做项坠。我是个十足的唯物论,从不相信什么“八字吉凶”、“天命运势”,但为孙辈准备一付“家训项坠”却是我由来已久的情结。我们这个徙从山西大槐树、世代生息清凉江的刘氏家族,于冀东南平原腹地虽不是什么“名门望族”,但在其600年繁衍生息过程中,史载进士及第者有之,州县居官者有之,抗倭敌寇者有之,舍粥施衣者亦有之。及至十五世以后,又在家族理念上逐步形成“耕读为本、诚信为人、勤俭持家、礼仪处世”的十六字家训。100多年来,这一“家训”时刻激励它的后人男耕女织,春忙冬读,孝内廉外,本分自强。而今,随着时代发展,每每面对孩童满街的天真烂漫,自己总有一种莫名的“忧患”萦绕在胸。不是吗?那些置身现代生活的“宠儿”们,衣食无忧,却不知耕织为何物;追逐时尚,却不知勤俭为何物;坐享其成,却不知创业为何物!“世风”、“家风”如此冲突,别人不管,轮到自身心又何堪?鉴于此,为让自己后辈永承“耕读”家风,常树自立意识,日前随专程到当地工艺之乡饶阳,为两个隔辈子女定做水晶质、宝塔形项坠一对,一枚上镌“礼仪早树克勤克俭”,一枚上镌“书香传家唯耕唯读”。
祖辈苦心如是,唯期这双“时代宠儿”将来不负父祖所望,踏踏实实做个对社会、对家庭有作为、有责任的人。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