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是父亲的背影,任时光的风雨怎样吹打,也无法将它磨灭。那是1981年,我才12岁,在离家乡30里外的镇子念高中。 一个黄昏,父亲为我送米来,他把米交给我,我拿到寝室,我们一同出来。我站在寝室外的墙边,看着父亲的背影消失在雨里,我的心里一阵感动,父亲还要走30里山路回家,天都要黑了。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幕,看着父亲的背影消失,渐渐走远,融入黄昏,被雨雾吞没。从此,这背影永远贴上了我的心壁。 后来,我上了大学,学的是中文专业。我在大学里学会了写诗,我记得我写了一首散文诗叫《背影》,发表在1987年17期的《黄河诗报》上,出现在一个叫“父亲”的栏目,标题是“同题四章”。彼时,我已经从江油市武都中学调往小溪坝中学。 在学校里,我教的是语文。其中,有一篇课文,就是朱自清的《背影》,每当上这一篇课文的时候,我的眼睛就会湿润,声音哽咽,因为我想起了自己的父亲,自己父亲留下的背影。天下的父亲是同一个父亲,天下的父亲有着同一颗爱子之心,心里装满了慈祥的父爱,让我们一生感动不已,陪我们走完生命的历程。 父亲到我的学校为我送过钱,那是借玉米卖的钱;到过我所任教的第一所学校看过我。现在的学校,他也来过几次,最难忘的是我逃课去成都做生意,失败后回来写检讨,父亲陪我写,又去找领导。后来,我发疯,同领导吵架,父亲为我把事情搁平。 父亲是个乡下人,念过高小,一生在山村劳动。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个夏天,父亲早上起来去赶东兴场镇,80斤海椒压迫了他30里路,中午回来,下午又打谷,晚上带领一家人剥玉米。为此,我写了一首诗叫《父亲的一天》发表在2005年第5期的《诗潮》杂志上。父亲说过一句话,人吃了饭是做活路的。 我病后,常回故乡,与父亲一起劳动,了解了自己的父亲,父亲勤劳,沉默。他用自己的劳动养活了一家人,培养了3个儿女。我也是做父亲的人了,我更加理解了父亲的不易。 2006年我写了一篇文章叫《重读父亲》我写了我对父亲的认识,一开始,父亲在我的眼里很高大,随着自己渐渐长大,发现了父亲的矮小,平常,觉得自己比父亲强,到了中老年,才会真正认识父亲,理解父亲。 现在,我的心中依然时时浮现我上学时父亲为我送米时留下的背影,那是凝聚了父爱的背影,它叫我学会感恩大地的恩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