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已经参加了第17次高考的梁实委托早报记者帮忙查询自己的高考成绩。“这几天心里一直悬着,也没找标准答案对过,心里多少有点畏惧,怕错太多,心里打击太大。”电话里梁实幽默地说。差1分上400分他很不满意,但这已是他参考高考以来的历史最好成绩。(6月24日《中国新闻网》) 像梁实这样参加过17次高考的人也许并不多,但如此执着誓要通过高考独木桥的他却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高考对于人生依然举足轻重。17年光阴,对于年近半百的梁实来说,他可以做更多的事,并且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做的和上过大学的人一样好。花费数年时光让人生堵在高考的独木桥上,在笔者看来,这实在是一种愚蠢之举。 高考之后,每年都会有新闻报道某某学子放弃上名校的机会,复读多年,然后一举考上清华北大。通过复读来实现自己未竟的理想,这在许多人看来是一种人生的执着和奋进的力量。但考上了清华北大之后,这些学子的人生是否就一路光鲜了?当高考成了改变人生命运的一道门槛之时,大学教育的效果和质量被人们过分的夸大,越有名的大学在人们心中被夸大的成分越多。但凡是上过大学的人却多多少少对大学有些失望,更要为四年之后的毕业求职整日烦忧。奋斗多年考上了大学,才知道人生的命运其实并未改变,上大学只是让自己多了点亲戚好友的殷羡,也让自己有了点面子。除此之外,自身似乎并没有再多其他有用的砝码。 制度一旦形成,想改变就变得困难。高考也是一样,尽管目前的高考改变着一部分寒门子弟的人生命运,但却未能人的观念。部分学子为了心中中意的大学不停地奋斗,但却很少能够顾及家人的看法,因此也让家人跟着受累。而奋斗多年之后,如若还未上得起自己心仪的大学,这些人难免会对人生产生抱怨,进而变得悲观消极,以致原本应有的锐气和执着也逐渐丧失。高考在成就了一部分的人生理想时,必然要抛弃掉另一些人的人生理想。倘若人人都试图通过高考的独木桥,否则就将自己的人生堵在此处,这不但会让自己浪费很多时光,也难免让自己对高考再多一份抱怨。 高考改革的声音尽管微弱,但已然是有了。当高考都在进行变革之时,考生的思想能否也进行变革?不要将一年又一年的时光浪费在高考上,或者浪费在自己那遥不可及的梦想上。如果考生自身能够变得务实一些,在决定人生命运的关头也便会给自己多些选择,上不了大学,依然可以继续人生的梦想和精彩。(王瑶/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