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前,当魏锋将这本《春天里放飞梦想》的电子书稿发给我时,他谦逊地说:“烦请纳兰老师帮忙指正书稿中的不妥之处。” 我记得那时我真的比较忙碌,孩子又小。我花了近两个礼拜的深夜时间,逐字逐句阅读完这部电子书稿。 要说“指正”,真的没有多少不妥之处,只是几处较明显的笔误我指出来了,让他改正了过来。 一年之后的今天,我就收到了魏锋特意寄给我的厚厚一本《春天里放飞梦想》。摩挲着封面,回想一年前阅读电子版的那些深夜,体悟着梦想成真的感动。 虽然电子版早已阅过,然而捧着纸质书阅读的过程中,我依然非常感动,并感慨。感慨于魏锋的坚韧与执着,更感慨于他笔下各行各业人们那种鲜活的追梦精神。 正如着名 陈忠实的题词所说:“美丽梦想,成就美丽人生!” 果真是不错的。 这是一本纪实文学集。正是因为纪实,它没有虚构、没有浮夸、没有矫饰,它原原本本地袒呈了那些追梦人生命不息,追梦不止的执着情怀—— “新中国优秀出版人物”、已96岁的的皇甫束玉老先生,将毕生事业致力于中国的出版事业,虽年已耄耋仍壮心不已。他说:春蚕丝尽何曾死,化作飞蛾育后昆。蚕之为物,很小很小,但春蚕不仅抽尽生命之丝,为人间增添锦绣,还要忍痛化蛾育后昆,其精神很大很大。他说:春蚕精神自古伴随那些甘于奉献、不知老之将至的人们的旅程,今日又激励着我们不仅要活到老,学到老,还要奉献到老,把更多的精神和物质财富留在人间。 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后,中国首位哈佛大学企业职工文化访问学者乔东,1986年初中毕业,因家庭困难,放弃了重点高中的录取,以所在中学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全国人大原委员长万里的母校,山东省曲阜师范学校就读。然而那个大学梦一直在他心底深藏。为了这个梦想,他在师范里仍然刻苦努力,几年后他如愿以偿考取了山东师范大学,终圆大学梦。此后,他在梦想的路上一路追逐,先后考取山东大学硕士、清华大学博士、博士后,成为知名企业管理学者,访问哈佛。 出生农家,从小喜欢音乐与歌唱的徐静,因为家庭原因,长大却只能成为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然而,梦想像个不死鸟一样,从未泯灭于心。在2013年,梦想引领她闯过层层海选、复试,在上千人中突围而出,走上了《星光大道》的舞台,在2013年10月26日,她面对如林的竞争对手,征服评委与观众,获星光大道月赛亚军的好成绩。她说:“当一名歌唱家是我多年来的梦想,从未放弃过,不管以后遇到多少挫折,将一往直前,为梦想继续拼搏。” …… 这样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们,一次次打动我的内心。 尤其是乔东,让我想到我自己。那一年,也是因为家中贫寒,除了我还有两个哥哥都在读书,家中经济不堪重负。原本中考成绩高出重点高中许多的我,只能含泪选择师范学校,只因为师范学校学费低,补助多,毕业出来就可以挣工资,为家中减忧。 同样是那样一个大学梦,让我心里无法安宁。 读师范的时候,我努力通过自学考试考上了安徽师范大学专科。 到上海之后,利用业余时间又通过自学考试考上华东师范大学本科。 白天上班,晚上复习,没有辅导老师,只能自己一样一样啃。十多门科目,一样一样啃下来,考出来。这期间经历的五味,心中铭记。 只有初中毕业英语水平的我,《大学英语》里的许多单词像天书一样。白天上班不能明目张胆拿着厚厚的《大学英语》书背,就“假公济私”悄悄把书上单词在公司复印机上复印下来,藏在口袋里,趁着上司不注意,赶紧背上几个。就用这样的“老鼠偷米”办法,一点点背熟了所有生词。 只是后来,没有再像乔东那样继续努力,成为硕士、博士、博士后。 一篙子荡远,再荡回来。 比起魏锋采写的那些人们,更打动我内心的,是这部厚书的写作者——魏锋本人的坚韧与顽强。 说他坚韧,说他顽强,事实上已不足以表达内心对他的钦佩。要知道,他是一个80后年轻人,出生于普通农家,现在是一名普通的公司职工,有妻有儿,身上背负着养家糊口的重担。他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更不能拼爹,不能比财。 那年,年轻的魏锋踏入社会这座围城,有了一份聊以维生的工作。他完全可以白天上上班,晚上看看电视打打小牌吆五喝六推杯换盏。 然而,在俗世浮躁的时间长河里,在庸常寡淡的现实面前,他常常莫名就会有一种紧迫感与无力感。他心底的那个有关于文字或者文学的梦想,常常在午夜梦回之时,从心的深处跳出来,拥抱他。 他常常眼睁睁地看着时光从眼前飞逝,总有一种泪盈于眶的感受。那种灵魂的煎熬,煎熬得他很辛苦,很狼狈。 于是,似乎是很自然地,他的身体听从了灵魂的指引,他拿起了笔,写下了自己想写的。 而且因了某种机缘,他开始关注身边或者远方那些促人向上、令人感动的人,或者事。从此,无论酷暑寒冬,他从三点一线的职工生活中挣扎出来,从延伸的射线出发,背起照相机,拿上录音笔和采访本,挤上公交车或搭乘出租车,记录别人的梦想,同时也追寻并延续自己的梦想。 他在别人的故事里走过,同时回味着自己的人生。 他基本白天上班,晚上写作。 多少个深夜,这个背负着养家重担的男子,他翩飞的思绪,在灯影里,追逐着那个渐行渐远的背影。那个背影叫——“梦想”。 人们不会无视于他的努力与执着,他发表作品百余万字,成为共青团中央励志故事人物,“中国梦*青年志”我们身边的陕西好青年、陕西咸阳市十大杰出青年、青年突击手标兵等。 这些称号虽是表象,但它们承载的是他的汗与泪。 他挖开沉重的生活之山,炼就一颗赤子之心。 他知道,梦想就像蜡烛在水上漂浮,不点燃,永远不会有一丝光和热。点燃了,也许它会覆灭,但同时它也有一路光焰摇曳的可能啊! 在浮华的时代,人们更加执着于功利的大小和物质的充裕。一晃多年过去,有多少人,从年少怀抱“天不怕、地不怕”的凌云壮志中,跌至“怕天、怕地、更怕人”的现实生活中。在脆弱而孤独的灵魂里,我们渐渐成了一个孱弱而懵懂的人。 读至这本书的第8页时,我看到了一年多前,我为这本书写下的几行字: “在这个浮躁扰攘的时代,说起‘梦想’这个词,也许会有人不屑。是啊!梦想已经被残酷的生存之境挤到了夹缝里。魏锋与我,可算是同龄人,出生于乡村,成长于乡村,却为了‘梦想’二字离开故土,赴异地寻梦。而在寻梦的路上,亦同样经历艰辛,经历痛楚。 如果,我们不再做梦,或者梦里全是现实主义,那是否说明,我们的想象力与生命力正在日渐枯竭? 对于许多人来说,梦想已经是一场失落的梦境,是无法抵达的彼岸,是内心深处不能抹去的疼痛。像一根弦,偶尔无意间拨动,还会震颤,却再也不能发声。” 我清晰地记得 蒋方舟说过的一句话:“只要是坚持了一件没有人理解,没有人支持,没有人看好,甚至注定会失败的事情,就是热血的青春。” 是的,没有哭过笑过痛过唱过的青春,该算什么真正的青春呢? 温吞水一样的平淡时光,在多年后回忆起来也会有丝丝遗憾。遗憾自己那一年、那一月、那一天我为什么没有不顾一切去做那件我最想做的事情?! 医院里,医生在抢救危重病人时,最怕看到的,是仪器上的那条线变直了。 事实上,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人生就像心电图,一帆风顺就说明真的挂了。 起起伏伏,有梦可追的人生,才是真正值得珍惜的人生。 魏锋的这本书,“梦想”,是一个无法逾越的关键词。 让我们以坚韧为弓,以勤劬为弦,弹起春天里崭新的序曲。 将梦想,在这个春天放飞…… |